时习之丨“体育强则中国强”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详细】

第一视点丨对良渚遗址的保护 习近平同志倾注心血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以良渚为代表的“文明定义”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详细】

微视频丨问计于民

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总书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详细】

“携手开创这个星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变局中展现时代担当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讲话,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倡导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维护开放合作,深化与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详细】

习言道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作为全民健身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关切一以贯之。他特别强调,要“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详细】

向新而行丨打造更多“隐形冠军”

在武侠小说里,有一些角色低调、隐秘,却是最厉害的武林高手。在经济活动中,也有这样一些企业:它们总体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但在某一细分领域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它们依靠“独门绝技”打开全球市场,成为产业链、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的“隐形冠军”。【详细】

一见·从一张清单,看总书记关心的基层减负

2024年起,全国3.8万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清单已全部编制完成,凝聚着对基层减负的实践答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和《关于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的意见》明确乡镇(街道)职责,减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来的负担。党中央通过制度建设和执行,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详细】

竖屏微视频丨体育爱好者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对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都很喜欢,十分重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多次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他通过‘体育外交’在国际舞台上传递友谊,助推国之交、民相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正在建设体育强国,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详细】

微视频|总书记与全民健身的故事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是全民健身的倡导者、践行者。【详细】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绿了山村 富了乡亲

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绿意盎然,村民张国利和妻子赵国侠正忙着田间管护山葡萄。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马鞍山村考察,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马鞍山村因地制宜种植山葡萄,并成立合作社,引入酒企建酒庄,畅通销路。近年来,通过种植山葡萄、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旅游项目,村民收入增加,村容村貌改善。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9年翻了一番。【详细】

拾光纪·“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这样寄语改革创新

“国企改革能成功”“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抓创新不问‘出身’”......奋楫者进、笃行者远,通过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这样说。【详细】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详细】

永嘉昆曲重生记

永嘉县岩头镇,三百里楠溪江水孕育出永嘉昆曲,传唱了600多个年头,是研究南戏的“活化石”。2005年5月20日,习近平到永嘉调研。当时岩头镇正有永嘉昆曲曲目上演。他悄悄来到观众席,与村民一起看演出。【详细】

时政微视频丨大食物观里的人民情怀

“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从种植到养殖,从森林到海洋,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多次考察“大食物”,强调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发展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让人民的餐桌更丰富、更健康。【详细】

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21-2025,时间的脚步走过又一个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即将收官。【详细】

学习新语|“十五五”规划编制,总书记强调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详细】

经纬纵横间 百团铸铁魂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详细】

向新而行|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详细】

镜观·回响丨筑牢就业“压舱石” 守护群众幸福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我国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政策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详细】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这一目标,总书记长期关注共同富裕问题,从地方工作到中央决策,不断推进缩小城乡、地区和收入差距。他强调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帮扶,确保重点群体就业和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