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各地考察调研,看变化、听民声、察民情,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以来,我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详细】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各地正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详细】
盛夏时节,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甘蔗林中,‘90后’新农人余才库利用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进行甘蔗种植与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强调,要做强做大这一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国家糖业安全。广西作为中国蔗糖主产区,甘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甘蔗生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了从一根甘蔗到全产业链增值。【详细】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考察。面对济济一堂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他语重心长道:“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详细】
正定拥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和丰富的古建筑群,吸引了大量游客。2024年上半年游客量超过3397万人次。正定的保护与发展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早期推动的“文化兴县”和“旅游兴县”政策,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如修复隆兴寺和设置透明玻璃幕墙展示考古遗址,使古城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南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紧推进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向实质性运作阶段迈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详细】
2025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丽江古城,要求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古城焕发新的光彩。总书记强调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东巴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明确要求。丽江市正加快推进古城保护管理规划修编,努力提升古城品牌价值,让历史与现代交融,古朴与时尚交织。【详细】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详细】
学习·故事丨40年前,习近平表彰的“万元户”【详细】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14日—7月20日)【详细】
1985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率团来到素有“美国粮仓”之称的艾奥瓦州,考察农业和畜牧业。一段真挚的友谊从此开启,跨越40年,历久弥新。2012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期间,专程回到艾奥瓦州,看望老朋友。他用“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表达对老朋友的深厚感情。【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详细】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详细】
人民友好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两国各界特别是青年一代携手努力,中美人民友谊必将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详细】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各地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详细】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详细】
清澈的旋律,婉转的歌声,飘过红墙黄瓦,在夏日里涌动起青春节奏。近日,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在北京和福州两地举行。活动以"歌唱和平"为主题,中美两国近三十支青少年合唱团相聚北京、福州,用音符搭建起年轻心灵间的情感桥梁。音乐的力量,穿越山海,跨越语言。十年前,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林肯中学,中美学生为来访的习近平主席夫妇唱响《在希望的田野上》。历史的回响总在动人处衔接。曾教唱《在希望的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