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大海为喻,纵论中国经济。我们有底气、有信心,这片大海经受得起狂风骤雨的洗礼,抵御得住贸易寒流的侵袭,终将让世人见证“海纳百川”的从容与坚定。【详细】
你见过“当代愚公”吗?当沙尘吞噬家园,有人选择搬迁,而王天昌一家却住进了沙漠更深处。他们坚持治沙造林25年。两代人头发白了,一万亩沙漠绿了。【详细】
在中国经济奔涌向前的发展浪潮中,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既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更有扛牢社会责任的担当。【详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了具体部署,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图景日渐清晰。【详细】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详细】
“过去穷,问吃饭了没有,都是问喝汤了没有?吃不了几顿干的。”2018年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起一件当年的小事。【详细】
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4月3日,北京丰台区永定河畔,习近平总书记同首都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详细】
跟着总书记领略中华文明丨千年窑火的智慧【详细】
从2015年开始试点到第三轮第三批完成督察反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被评价为‘建得好、用得好’,强调了责任制的重要性。制度通过抓‘关键少数’、解决群众身边的‘小问题’以及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阅每一批督察报告,强调了严的基调和长远观,推动了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详细】
自2013年以来的13个春天里,无论晴雨,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拿起铁锹,与干部群众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详细】
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详细】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烈士的崇敬之情,强调“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详细】
4月3日,首都北京春和景明、惠风和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丰台区永定河畔植树点。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详细】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致敬英雄的足迹遍布中国及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到雷锋纪念馆,从援坦中国专家公墓到中朝友谊塔……【详细】
清明寄哀思,鲜花献逝者。清明节寄托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家国情怀。【详细】
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详细】
“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大家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详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是清明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深情话语,共同缅怀英烈,致敬英雄!【详细】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种下的白皮松如今已亭亭如盖。2025年4月3日,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习近平第十三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植树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详细】
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英雄烈士矢志不渝、前仆后继,书写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史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