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联组会时说道:“教育上必须把牢,从小培养爱国心。”【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3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详细】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详细】
2013年到2025年的全国两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连续13年到解放军代表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与全军官兵代表们共商国是,谋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些话语掷地有声,为强军建设指引奋进方向——【详细】
“我们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使我们国家能够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弄潮儿的角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和产业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等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当前,经济大省勇挑重担,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广东、江苏等十个省份占全国近两成面积贡献超六成GDP。他们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推进改革开放、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等措施,为全国发展注入新动力。【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详细】
文化的繁盛,离不开阅读带来的精神滋养。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过去的书香世家,讲到现在提倡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他饱含期待:“书香是一种氛围。”读书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他也号召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详细】
学习时节|这项“战略性技术”,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详细】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详细】
如何认识“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怎样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详细】
“人心往之,城必兴焉”。1000余条胡同“串珠成线”,让记忆得以新生,文脉得以延续,在一点一滴中以文化城,为世界古城与都城共生提供中国样本。【详细】
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事。【详细】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的“头号任务”。【详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展望未来,唯有“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确保科技成果真正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与福祉。【详细】
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携手各方绘就出一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画卷。【详细】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促进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推动经济发展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详细】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为这个中国“经济大省挑大梁”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详细】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今年全国两会标注下新的时代方位——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详细】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好风起,扬帆正当时,让我们一起乘风出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