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丨力量生于团结【详细】
“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里,碗里面主要装中国的粮食。”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饭碗的关切,牢记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嘱托。【详细】
我国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粮食单产水平实现二十一连丰。通过科技支撑,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确保饭碗里主要装着中国粮,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详细】
“祝你们的日子越过越好。”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实地察看三峡移民新村的生产生活情况,为村民们送上了祝福。七年时间过去,许家冲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在乡村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详细】
关注新疆工作,情系各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新疆群众回信,把对边疆群众的牵挂、对新疆发展的关心融入笔尖。笺墨传关切、纸短情谊长,一封封回信,激励着166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的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稳步前行。【详细】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做好新疆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作出生动阐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方向。【详细】
这些年,人们常常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的身影。田埂上一句句话语,一次次握手,让亿万农民感到格外温暖。【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岁至秋分,丰稔江河。今天,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三农”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对农民怀有着深厚情感。让广大农民朋友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他一直以来的牵挂。到田间地头看收成,到农户家中看伙食……在一次次地方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与农民朋友亲切交谈,为广大农民送去温暖、鼓励与关怀。时值金秋,中国大地五谷丰登,硕果飘香。【详细】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新疆工作在错综复杂中守正创新、在矛盾风险中胜利前进,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详细】
“玩得都挺开心吧?”“开心。”“都爱吃什么?”“葡萄。”这段对话,发生于2022年7月14日。那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亲切交谈。【详细】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些地方,藏着人与自然最和谐、最动人的相遇。纪录片《幸会中国》走访全国12个生态样本地,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真实而温柔的故事。【详细】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一支视频看“三农”工作在习近平心里满满的分量。【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初秋的天山脚下,绿意绵延。从边境口岸到热闹集市,大美新疆的斑斓画卷,在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的眼前,渐次展开。【详细】
初秋时节,渭水河畔,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游人如织。【详细】
学习进行时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方向【详细】
9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确立的国际和平日。“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的贺信中道出人类对和平的共同期盼。【详细】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详细】
“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