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视界·微视频丨中秋佳节,总书记的“家常话”格外暖心

1986年中秋节前夕,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骑自行车拜访厦门大学学生宿舍,与同学们共度佳节。近年来,他始终牵挂异地求学的年轻人和游子。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向侨胞们提前庆祝中秋,并邀请大家常回家看看。他强调,保持家国情怀,团结一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详细】

看图学习·追光的你丨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总书记这样阐释爱国情怀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释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强调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勉励广大青年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起来学习!【详细】

【追光的你】习言道丨这条“绿围脖”,习近平牵挂在心

“经过持续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特别提到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详细】

时政微视频丨爱国情,在血脉中流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详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守岗位只争朝夕 团结奋斗创造未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成千上万劳动者坚守岗位、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着不平凡的贡献。【详细】

追光的你丨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详细】

学习进行时丨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爱少年儿童的成长成才,多次在地方考察时送上暖心祝福。他强调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总书记特别关注残疾儿童、灾区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他鼓励孩子们传承传统工艺,培养多才多艺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详细】

一习话·追光的你︱“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详细】

追光的你丨“没有国家的界碑,哪里有我们的牛羊”

巴依卡一家三代守卫祖国边境。几十年间,他在生命禁区为巡逻队指向带路,行程3万多公里,成为巡逻队眼中的“活地图”。【详细】

微视频丨岁月铭记

从1949年到2025年,新中国走过76年光辉岁月。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空,相同的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详细】

学习进行时丨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沉甸甸的牵挂。【详细】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9)

中国式现代化这幅壮丽画卷,起笔于宏伟蓝图,着墨于苦干实干。【详细】

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详细】

追光的你丨习近平的家国情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详细】

习近平的乡土情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人们常常能在田间地头、农家炕头看到他的身影。【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为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河山添锦绣,盛世中国红。【详细】

天天学习|籽籽同心

分别从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等多方面,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详细】

追光的你丨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2025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番令人热血沸腾的话语,共同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加美好,繁荣昌盛!【详细】

第一观察 | 总书记国庆招待会重要讲话饱含深意

9月30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详细】

学习进行时丨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