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新时代中国不断取得发展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提出,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迈向‘十五五’,我们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经济,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详细】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详细】
“法者,治之端也。”一个现代化强国,必定是一个良法善治、法治昌明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详细】
11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详细】
镜观·回响丨丹青刻岁月 石窟映千年【详细】
从跨越三地的公路自行车赛,到精彩亮相的粤港澳联队,十五运会是大湾区“硬联通”“软联通”与“心联通”的生动缩影。【详细】
“我们坚持发展实业,这条路走对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赴地方企业、科研院所考察调研,为实体经济发展把脉定向。【详细】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详细】
“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做好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详细】
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访问的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详细】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他在信中强调,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详细】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详细】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对他们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表示赞赏。【详细】
11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详细】
1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二十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详细】
11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西班牙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交50多年来,两国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树立了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相处、共谋发展的典范。【详细】
金秋十月,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新蓝图,鲜明彰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制度优势。这份宏伟蓝图的绘就,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着眼长远的战略定力和深厚的历史耐心,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接续奋斗的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必将变为生动现实。【详细】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他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并多次强调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和共同奋斗的重要性。各族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通过精准脱贫、对口帮扶等措施,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详细】
11月9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运动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他不仅会观看比赛,还会抽空参与登山、游泳等体育健身活动,对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都很喜欢。在主政地方时期,他就十分重视体育事业发展。【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多次表彰优秀文艺工作者并寄语他们崇德尚艺、创作精品。2021年,他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追求德艺双馨。他给多位艺术家回信,勉励他们继续为繁荣文艺事业贡献力量。这些艺术家如田华、蓝天野、牛犇、游本昌和李雪健等,都得到了总书记的鼓励和肯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