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丨从总书记文化足迹感悟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详细】

一见·“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不久前,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与交易;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办,聚焦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锚定目标、阔【详细】

习语丨心系文化传承发展,总书记步履不停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详细】

文脉华章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鸟元素在商代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对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的青铜鸮尊,分别近50年后首次在北京重聚——日前,“‘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包括青铜鸮尊在内的338件(套)文物珍宝荟萃一堂,铺展殷商文明图景,带观众寻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始终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家国情怀 根植华夏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体现了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本分和职责,并多次引用屈原名句激励民族精神。全国人民通过龙舟竞渡、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展现出奋勇拼搏的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端午节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小树苗”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要到了,祝全国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详细】

一见·“小树苗”何以长成“参天大树”,总书记言传身教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7日上午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少先队要“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如何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需在学、查、改上下功夫,确保有质量、有力度、有成效。学有质量方面,需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吃透规定精神;查有力度方面,要从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防范反弹回潮;改有成效方面,要坚持常和长、严和实,防止虚功,久久为功。【详细】

一习话丨“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走进企业智能工厂,察看智能生产线,同企业职工亲切交谈。回望历史,总书记十分感慨,深刻指出发展制造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勉励大家“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详细】

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会人士表示将贯彻落实指示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各地代表如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玉国、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郭艺凡等,均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详细】

第一观察|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 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河南考察期间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并要求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总书记指出,学习教育要明方向、讲方法、求实效,强调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详细】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工作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从1984年起,他便开始倡导为基层减负,要求减少文件简报、精简会议。2018年,他指出基层负担有所反弹,要求改变现状。2019年,党中央把这一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并深化拓展减负工作。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持续为基层减负,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各地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古城文旅融合和汉服产业国际化。贵州黎平侗寨蜡染、刺绣等传统技艺带动村民增收,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发展民族手工艺品产业,丽江古城活化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山东曹县汉服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产品销往全球,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典范。【详细】

天天学习|一方隋碑 何以让总书记念念不忘?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时回忆在正定保护隋碑的经历,强调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在正定任职期间,他要求保护隆兴寺中的隋碑和朱熹题字碑,组织文物普查和编写历史文献。正定旅游业因此得以发展。如今,中国已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和旅游加速融合,传承中华文化。【详细】

壹视界·微视频|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纪实

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考察调研。【详细】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并构建了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体系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机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详细】

【央视快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详细】

第一观察|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需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并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详细】

图文故事 |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茶,不仅是我们日常相伴的一种饮品,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走好制造业发展之路,总书记指明方向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深刻指出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目前,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下一步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全面提升。国家将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