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信心、中国机遇?一场世界瞩目的会见里有答案。【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常德河街,历史上曾是繁荣兴盛的大码头。如今,河街经过修缮与重建,再现旧时的风貌,成为一个集旅游、商业、文化和历史于一身的街区。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首先考察了常德河街,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总书记指出,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如今的常德河街,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历史记忆【详细】
镜观·回响|“古为今用”见新章【详细】
3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场会见,汇聚世界目光。【详细】
中央八项规定,无疑是读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把“钥匙”。【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详细】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躬行调研,以上率下。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脚步从不曾停下。【详细】
在辽宁省锦州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着一面写有“仁义之师”字样的锦旗。这面锦旗背后,有着一个关于“人民的苹果”的感人故事——【详细】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一些地方出现了松动和不良风气反弹。中央将继续推动作风建设,防止松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力量。【详细】
“第一书记制度还是要坚持,脱贫之后乡村全面振兴任务同样繁重,这方面还是要加强。”3月17日,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信团鼓楼里的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畅谈时说道。【详细】
在我国基层治理的庞大网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穿梭于楼宇小巷、田园阡陌,调解纠纷、帮扶孤老,为政策落地“穿针引线”。【详细】
3月17日至20日,全国两会闭幕后的首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贵高原。4天时间,总书记进村寨、到古城、看产业、听汇报,为两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新局面、展现新风采指明方向。【详细】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详细】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一团和气》是桃花坞木版年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人们对‘和’的美好期待。”3月的江苏苏州,春意盎然。【详细】
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即赴贵州和云南考察。细致察看,深入询问,一路调研,一路思考。【详细】
目前,云南是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产区,所产咖啡凭借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详细】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先后来到贵州、云南考察,为中国西部这两个省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详细】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3月17日—3月23日)【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赴贵州、云南考察。他走进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古城,心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详细】
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即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