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制造业实力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得到保障。2024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详细】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在关键抉择中不断前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等策略,克服重重困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面对复杂形势,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随着‘十五五’时期的到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精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详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西梁家河的黄土地沟壑纵横。在这里,习近平与乡亲们一起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什么苦都吃。来自城市的他不仅很快过了“劳动关”,还成了村里“最壮的劳动力”。【详细】
在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面值2万阿里亚里纸币上,印着中国杂交水稻的图案。【详细】
百姓吃饭大于天。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关注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详细】
10月16日,第45个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详细】
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推出微视频《大国粮策》。从育种攻关到智慧农田,从绿色储粮到高效服务,视频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展现各行各业如何以全链条创新端牢中国饭碗。【详细】
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详细】
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面向世界郑重提出支持妇女全面发展的4点建议。【详细】
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提出,今天,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详细】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妇”女有“移山之力”,有她在很心“安”,汉字中蕴藏着澎湃的女性力量。【详细】
5年前,习近平主席倡议在2025年召开全球妇女峰会。金秋时节,这场峰会如约而至。10月13日上午,习主席在北京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主席时隔十年,再次出席全球妇女峰会。【详细】
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详细】
2025年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详细】
金秋十月,一场关于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盛会即将举行。【详细】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妇女全面发展、谋划部署推进妇女工作,激励亿万妇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昂首向前、奋斗逐梦,也为加快实现性别平等、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指引方向。【详细】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下的中国文化认同不断深化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充沛动能文明立世,文化兴邦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东方古国,勇毅前行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华夏大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旅游新场景、打造经济新亮点塑造城乡新形象、构筑精神新家园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2025年2月25日,游客【详细】
国庆前夕,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正式对公众开放,为游客提供了精彩的文化大餐。展览中的国宝珍品见证了国运兴则文运兴的历史真谛,是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从未中断、连绵不绝的最好注解。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时,人们在一场场文化盛宴中感悟家国真情,守护和铭记中华民族深沉的文明底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详细】
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详细】
“中华书画、京剧、中医等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雄伟壮丽的三山五岳、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独一无二的兵马俑、享誉世界的少林寺、阳光明媚的热带海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向中外游客发出邀请,热情欢迎各国旅游者来华观光度假。今年国庆巧遇中秋,正是出游好时节。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寻溯中华文化、品读灿烂历史、游览壮美山川、领略城市风光,一起感受多彩中国的无穷魅力。百闻不如一见多彩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