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详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详细】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总会给千家万户送去美好祝福,为大家点赞、鼓劲。【详细】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福”字贯穿其中。它是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心中最吉祥的字眼。【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走进乡村农舍,给乡亲们送上祝福,和大家一起谋划发展。【详细】
新春佳节阖家团圆的时刻,总有人在岗位上过节,在坚守中奉献。【详细】
新春伊始,红灯笼高挂、春联墨香飘逸、福字映照门楣,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祥和。【详细】
一习话·温暖聆听丨总书记牵挂的头等大事【详细】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接续奋斗 共谱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激励海外中华儿女共奋进【详细】
艾奥瓦州马斯卡廷是一座见证了习近平主席同美国人民多年情谊的“友谊之城”。【详细】
十一年前的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冒着严寒、迎风踏雪来到祖国边疆的内蒙古阿尔山,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习主席每一句殷切的关心,每一次温暖的握手,都凝结着统帅的爱兵情怀与深情牵挂!【详细】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总书记仔细察看当地灾后重建进展,实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恢复等情况,为乡亲们送上温暖与祝福。总书记说,你们的希望也就是我们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幸福生活过得更好。【详细】
温暖是最醇厚的年味,牵挂是最深情的告白。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2025年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走进北京胡同,同居民一起包饺子;来到山西临汾,兴致盎然做年馍;在内蒙古,同牧民们一起观摔跤,看赛马,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来到干部群众中【详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节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同人民群众在一起,聊家常、问冷暖、送祝福。【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团拜会上引用这句诗词表达中华民族在新春佳节之际,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悦和美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与大家欢聚一堂,叙友情、话国事,辞旧岁、迎新春。“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纵观春节团拜会,总书记的话温暖而【详细】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去年以来,全国多地遭受自然灾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要求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抢修基础设施。春节前夕,各地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受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综合减灾能力提升。在辽宁、湖南、西藏、海南等地,受灾群众住进新居、恢复生产,确保安全温暖过冬。【详细】
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基层,同人民群众在一起,聊家常、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这份牵挂,枝叶关情,春暖情长!【详细】
“乙巳蛇年,希望全国各族人民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5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详细】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看望慰问乡亲们,并鼓励老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神山村曾是贫困村,如今通过道路改造、旅游发展等措施,村民生活显著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村民彭夏英和彭德良通过开办农家乐和创业项目,实现了致富梦。神山村正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详细】
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考察了葫芦岛绥中县的受灾区域和本溪市的本钢板材冷轧总厂,强调了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性。总书记在视察过程中详细询问了村民的生活情况,并对当地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期望。他指出,东北传统产业发展不应一概视为低端或落后,需通过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还强调了春节期间人们在团圆中汲取力量的重要性,展望了东北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机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