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改变中国引领时代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20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沿着“两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余村之变今非昔比,中国之美日新月异。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两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探索凝聚共识、指明路径。(一)人文底蕴 人民情怀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详细】

拾光纪·“不能踩西瓜皮往下溜了”,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习近平这样嘱托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年。【详细】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引领我国在大气质量改善、绿色面积增加、荒漠化土地减少、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上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详细】

近观“两山”丨大漠绘丹青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辽阔的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分布着我国84%的沙化土地,合称“三北沙化地区”,总面积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详细】

微视频|丰碑永铸:伟大抗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华儿女胸中激荡,始终激励着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详细】

感知生态之变丨净土保卫战交出亮眼答卷

土壤质量关系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详细】

看见美丽中国丨共同守护一泓清水 在藕花深处看生态蝶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八年多的时间,这里经历了一场大规模全方位的水生态保卫战,如今怎么样了?一起去藕花深处寻找答案。【详细】

壹视界·任平文章解读丨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发展优势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详细】

第一视点丨这里面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也有马克思主义

“枫桥经验”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提出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详细】

近观“两山”丨蓝天苍洱寄乡愁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大理人的母亲湖,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记忆与情感。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洱海水质急剧下降。【详细】

感知生态之变丨母亲河重现生机与活力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黄河流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详细】

“习主席说会仔细研究此事,他言出必行,我非常感谢他”

今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段中英友谊的历史佳话也在浙江舟山东极岛上续写着新的故事。【详细】

访农家 进社区 总书记时时牵挂人民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深入乡村社区,走进侗寨古城,一路听,一路看,察民情,探民生,论发展。【详细】

第一视点丨黄帝祠宇前的问答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一千六百多年前,黄帝祠宇依山而起,成为中国南方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主要场所。【详细】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详细】

【讲习所·抗战胜利80周年】致敬!东方主战场的英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详细】

看图学习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总书记格外关心

“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强调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详细】

习言道丨古街拆还是留?习近平用一首诗回答

乌篷船摇过小桥,随悠悠流水穿过老街,苦楝树和凌霄花掩映下的老屋,斑驳的石墙印刻着岁月……绍兴,因其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古朴的水乡风貌,愈发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旅游地。然而,20多年前,以仓桥直街为代表的绍兴古城古街区,却经历过一次考验。【详细】

学习手记 | 要富起来,也要健康起来

8月8日,第17个“全民健身日”。“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强身健体,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详细】

近闻·“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总书记始终挂念在心

近闻·“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总书记始终挂念在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