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丨之江评: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一部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她在地理意义上联通南北,从精神层面贯穿古今,绵延成数千年的中国文脉,生动诠释和有力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接连考察两省区,总书记重点部署这项工作

6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两地考察。在深入西宁的学校、宗教场所以及银川的社区实地调研后,总书记对两省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部署。【详细】

科技向新丨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

没羽箭之飞石绝技,黑旋风之板斧绝招,小李广之称神箭道……《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大多拥有自己的撒手锏。撒是战法、技法,锏是古代的一种手持兵器。当主要作战兵器无法取胜甚至面临被敌追杀的险境时,一方抽出锏来,突然回身给敌人以致命一击。【详细】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6月17日—6月23日)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6月17日—6月23日)【详细】

科技向新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详细】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详细】

联播+|总书记身后这幅画里藏有妙喻

6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详细】

一见·三句话,读懂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后的这次考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青海、宁夏考察调研。【详细】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擘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详细】

热解读|为保一江清水 总书记再提这一“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6月19日,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听取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特别强调。【详细】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陕青宁行

仲夏六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延安,出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并赴青海西宁、宁夏银川考察。【详细】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青海宁夏之行贯穿这样一条主线

6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两地考察。【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青藏高原盛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6月18日,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宏觉寺。在寺前院落,宏觉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向总书记敬献哈达,僧人提香炉、持宝伞迎接总书记。【详细】

长图|总书记考察的这些学校见证山海情深

长图|总书记考察的这些学校见证山海情深【详细】

一见·从青海到宁夏,领悟如何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

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考察调研,在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了解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等情况。【详细】

热解读|从总书记考察的这所学校看教育版“山海情”

热解读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元朔山下,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坐落于此,红墙黑顶的建筑群,大气别致。6月18日下午,在青海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这所中学看望老师和同学们。他先后走进食堂、宿舍、教室,关心学生们的饮食、住宿、学习……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情况。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当地教育工作曾深陷区域教育“发展之困”。“基础设施方面投资不少,但气候条件严重影【详细】

第1视点丨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6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调研。他来到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了解社区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等情况。【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再赴青海考察,习近平始终关注这篇大文章

在延安出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转赴青海考察。这是他今年第5次出京考察。6月18日,总书记来到西宁市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调研。19日,他听取了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详细】

时政微视频丨瞰宁夏

巍巍贺兰,红色六盘西部宝地,塞上江南天下黄河富宁夏。【详细】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瞰银川

银川 西依贺兰山 东临黄河,位于“塞上江南”宁夏平原中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