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今天,党建网微平台对此进行了梳理,邀您一同学习。【详细】

重温“两个务必”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五)

结合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推出“笔记君学党史”系列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体会。【详细】

【学习小组】习近平: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

1990年至1996年,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建设“菜篮子工程”、推动棚户区改造、保护三坊七巷、谋划“3820”工程……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至今泽被当地人民。【详细】

联播+丨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仗 习近平这样部署

央视网《联播+》特制长图,与您一起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这件深得人心的大事。【详细】

第一报道 | 从习主席这些话里,感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力量

这些年,从巴黎到纽约,从日内瓦到北京,从现场演讲到视频对话,习近平主席总是把中国主张和平的理念播撒到世界各地,中国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不断作出贡献。【详细】

再次踏访八闽大地,习近平这些要求一脉相承

看生态、话改革、谈教育……此次再访八闽,总书记的关注点与关切事,同当年他在福建的探索和实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央视网《联播+》与您一起学习。【详细】

让历史照亮未来——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习党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革命老区和革命圣地,重温红色记忆、讲述感人故事、阐释党史启迪,为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树立了光辉典范。【详细】

八闽之行先看山 习近平再次强调这件事

八闽之行先看山 习近平再次强调这件事【详细】

两会后首次外出考察,习近平强调学史明理

在南平、在三明、在福州,红色记忆深深融入人们的血液,成了一种挥不去、化不开的浓厚情感。【详细】

热解读|一个“福”字串联起总书记这些造福故事

“十四五”规划纲要通过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国内考察,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福建,再次踏上山水榕城、有福之州——福州。【详细】

一见·总书记为这所学校留下了宝贵财富

从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到闽江职业大学,再到如今的闽江学院,六十余载,这所院校始终致力于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福建考察,这些关注点一以贯之

辛丑仲春,习近平再赴福建,透过他一以贯之的关注点,可以看到他对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谋划,也可感悟他对八闽大地历久而弥深的情怀。【详细】

一见·城市建设,总书记强调必须把这一点放在首位

总书记多次就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人民城市为人民”到“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二字贯穿始终。【详细】

第一观察 | 改革,总书记福建行的一个关键词

就在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时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7年多来,各方面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考察福州这座城,习近平有哪些深情牵挂?

3月24日,习近平来到福州考察。1990年至1996年,他曾在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担任市委书记。再次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习近平有哪些深情牵挂?又会关注这座城市的哪些创新发展呢?【详细】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 | 一条街,半部中国近现代史(内附珍贵老照片)

24日下午,正在福建省福州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详细】

一见·山水间读懂总书记的“绿色之约”

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这里。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共赴一场“绿色之约”。【详细】

一见·重访三明,总书记再次聚焦这两个字

23日,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夏茂镇俞邦村、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当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等情况。【详细】

习近平关心的科技特派员有什么来头?

总书记说,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第12次赴三明调研,习近平关注这些民生大事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经11次到同一个地市调研。在他的推动下,“国民小吃”从这里走向全国,多项改革从这里推向全国。这就是三明。今年3月23日,习近平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伴随着他第12次到三明,人们了解到更多当年的故事,对于许多民生大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