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推出七集系列片《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多次调研古城老街等历史文化地标,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作出重要指示。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寻着古城老街的文化风韵,感受中华文明的品格与魅力。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胡同,是北京老百姓世代生活的地方。历史给这座五朝古都沉淀的人文底蕴,根基就藏在红墙青瓦里、老街胡同中。行走在古朴幽静的胡同里,触摸到的是在此生活的人们留下的历史印记,感受到的是蕴含【详细】

【文脉华章】习言道丨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详细】

金句海报丨“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主席这样倡导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

第78届联合国大会7日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在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详细】

微视频丨总书记看望过的三户人家的新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一起来看“中部人家”的生活新变化。这几天,“金牌”义务讲解员邹会彦格外忙碌。【详细】

牢记嘱托 构筑“三北”绿色长城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详细】

【文脉华章】习言道|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问题,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详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美美与共 交流互鉴 共绘人类文明新画卷

第78届联合国大会7日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详细】

【文脉华章】温故丨引诗句 忆屈原 总书记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在端午节之际,我们重温总书记引用的屈原诗句,感悟其中浓浓的家国情怀。【详细】

文脉华章丨端午寻根 塑心立行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以节载道,以文化人。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经典诗篇,其宝贵的精神品质更被世人广为传颂。【详细】

爱国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从总书记话语中感悟深沉爱国情!

“爱国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端午从总书记话语中,感悟深沉爱国情!【详细】

水墨长图丨端午节,重温总书记引用的屈原名句

策划:梁建强 杨侠 邬金夫书画:周晓东 高栋设计:方亚东【详细】

文脉华章丨端午佳节 从总书记的论述里学习文化传承之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粽叶飘香传万里,端午佳节又来临,跟着总书记一起学习文化传承之道。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编辑、设计:薄晨棣【详细】

国风微视频丨粽香绵绵 文脉悠长

粽叶飘香,岁至端阳;悠悠文脉,绵延不绝。这是探寻端午绵长的文脉,也是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一首首诗作,穿越岁月长河,激荡起跨越千年的共鸣。今日,我们一起在龙舟竞渡和粽叶飘香中抚今追昔,以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行,以奋进之志开创发展新篇。【详细】

文脉华章丨习近平的“舟”之喻

习近平总书记常常以“舟”为喻,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奋楫争先。【详细】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让种粮也能够致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详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1+N”跨界融合 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引领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详细】

文脉华章丨龙舟竞渡,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

作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赛龙舟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勇往直前、同舟共济等精神品质,并在时代发展中焕发新的光彩。【详细】

文脉华章丨品味端午 与时偕行

又是一年端午,千家万户粽子飘香,大江大河龙舟竞渡。端午节源自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沿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符号,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详细】

文脉华章 | 世界遗产大运河“运载千秋”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时,今年6月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详细】

镜观·回响|守护长城,守护中华民族精神根脉

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永续传承的重要标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