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油气勘探开发创新突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为有效提升石油、天然气自给保障能力,我国持续推动陆上油气稳产增产,加速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水迈进,大力开发非常规油气,2022年,我国油气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油气增储上产迈上新台阶。【详细】

五村十年话变迁——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山西乡村考察足迹看乡村振兴

踏上新征程,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再次上太行、访吕梁,深入总书记到过的五个村庄,听乡亲们讲述这十年的变迁,感受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详细】

每日一习话|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我们愿同各国政党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详细】

学习语|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3月22日至28日是第36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了根本遵循。【详细】

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和国际社会热烈反响。【详细】

天下一家:命运与共里的总书记用典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天下一家”、命运与共,主张各国和衷共济,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我们梳理了总书记关于命运与共的用典,一起来学习。【详细】

【每日一习话】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习近平: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详细】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乘历史大势行稳,走人间正道致远。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深入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详细】

时政特稿·行大道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3月的莫斯科,涌动着早春的暖意。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习近平来到这里。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俄“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详细】

时政特稿·行大道丨共建世界文明百花园

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维尔维达基斯教授谈起与中国文明的对话:“中国和希腊两个古老文明在历史上都有一种延续性,都对世界文化和世界体制产生了影响,将两大文明放在一起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详细】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人类命运共同体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给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时代坐标。【详细】

引领中俄关系行稳致远 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20日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详细】

【每日一习话】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四种危险”“四种考验”将长期存在,这些都给我们推进强国事业带来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详细】

【习声回响】 科技创新增加虹吸力 重庆跑出加“数”度

习近平:我们要推动营造科技创新的生态“小气候”,增加我们的虹吸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如我们先人所讲,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强不息。【详细】

国际锐评丨中俄战略协作对世界至关重要

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两份联合声明,对下阶段双边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作出规划和部署;双方签署了农业、林业、基础科研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当地时间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访问取得的丰硕成果见证了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详细】

新华社评论员:携手同行天下大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进步指引前进方向

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走向,习近平主席10年前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重要演讲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从此,这一重要理念成为激荡世界的时代强音,在广袤时空中汇聚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磅礴力量。【详细】

看图学习丨总书记的殷殷牵挂:守护好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水,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的关注点,也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对水生态安全和重大水利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对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提出严格要求,开创了新时代治水兴水的新局面。一起来学习!【详细】

通讯:“习近平主席是有独特人格魅力的领袖”——俄罗斯学者畅谈一场重要演讲穿越时空的思想力量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详细】

擘画中俄关系发展愿景 为世界和平进步提供启迪——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

春日正好,万象更新。莫斯科街头冰雪消融,生机勃勃。“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的巨幅标语牌竖立在主要街道旁,俄罗斯各界人士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详细】

国际锐评丨中俄关系诠释了“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

当天早些时候,习主席在俄罗斯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的关键在于找到了“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并对下阶段中俄关系全面发展表达积极期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