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读习近平总书记春日寄语 听新征程奋进之声【详细】
习近平: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详细】
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促进消费作出重要论述,强调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详细】
从2018年到2022年,每年习近平总书记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赴春天的约定,在全国两会上同大家深入交流、共商国是,成为中国式民主的一道靓丽风景,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党校和地方各级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党校姓党”这个立校办学之本,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高高飘扬。【详细】
【本期课代表】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胡建琛: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详细】
那是2013年2月,习近平来到当地一家养老餐厅。一进门,他就笑呵呵地跟老人们打招呼,并问道:“一餐饭多少钱?”“贵不贵?”大家没想到会在这儿见到总书记,纷纷抢着回答。【详细】
每日一习话·不负人民|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详细】
习近平: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这段话出自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详细】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详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详细】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调研了一些地方,看了听了不少情况,很有启发和收获。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详细】
习近平: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段话出自2021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详细】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详细】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自立自强发表重要论述,为建设科技强国指明方向。【详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国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详细】
习近平: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这段话出自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文中指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详细】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曾引用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这句谚语如何解读?此处引用有何深意?看动画,涨知识。【详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发表的《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中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