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详细】

习语品读 |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中以“大海”为喻,阐述我国的经济体量、市场资源、人口规模等巨大优势。这一比喻形象贴切、意涵深刻,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在规模、韧性、开放、包容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点明了“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的基础和依据,在与会中外嘉宾引发强烈共鸣。【详细】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丨千年清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不断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一场场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的仪式,彰显了中国人所创造的独有仪式感。【详细】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 | 走进越南

1950年1月18日 中越两国建交,中越传统友谊由双方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详细】

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三个“伙伴”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欧洲各界和国际社会看好中欧合作前景,期待双方联手为世界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详细】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丨中国的由来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展厅中陈列了一件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它的内底刻有铭文“宅兹中国”。【详细】

习言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详细】

看图学习丨中欧关系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双方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以及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双方重点关切、全球治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坦诚交换看法,并就一系列问题达成重要共识。【详细】

新华时评:继往开来,推动中欧关系迈上新台阶

在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参会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会见,就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作出战略指引,双方发出了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积极信号。【详细】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当先锋、展新颜、聚合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线观察

【详细】

习言道|中欧要做互利合作的伙伴

【详细】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4年中国经济工作新动向

【详细】

习近平主席为何强调中欧关系“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详细】

学习时节丨关于经济工作,总书记对党外人士提出三点希望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详细】

重磅纪录片|共享未来

人权,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详细】

习言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详细】

习言道|中欧关系关乎世界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

中欧关系关乎世界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详细】

习言道|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详细】

《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笔记: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

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详细】

人民日报评论员: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四下基层”这一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35年来不断发扬光大,展现出非凡的实践力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