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翠云廊考察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详细】
【详细】
路见不平拔不拔“刀”?老人摔倒帮不帮扶?落水小孩救不救起?曾有一段时期,“扶不扶”“救不救”成了社会痛点,实际生活中部分不良示范也让“好人”们不得不思考:见义勇为的“代价”,我们真的付得起吗?【详细】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总书记先后来到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进行调研。【详细】
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先后考察调研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充分肯定上海各项工作,要求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起来学习!【详细】
学习笔记:当好县委书记,聆听总书记的教导【详细】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详细】
以宪法凝聚共识,汇聚团结奋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为全面依法治国进一步指明方向【详细】
长三角,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江苏盐城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大家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详细】
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详细】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题: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江苏盐城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勇毅前行【详细】
天天学习|习近平和良渚的故事【详细】
《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笔记:宪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再到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构成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与标志重要制度……一个个切实的制度举措有力推动宪法实施,让宪法精神在全社会落地生根。【详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宪法,强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一起回顾总书记重要论述。【详细】
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深刻阐明了良渚文化的独特价值,揭示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鲜明特质,表达了对办好“良渚论坛”的殷切期望。【详细】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切希望,必将激励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新篇章。【详细】
2023年3月10日,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重温这庄严的时刻。【详细】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11月27日—12月3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