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这份倡议,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古丝绸之路,也唤醒了繁盛丝路的历史基因和文明记忆。【详细】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回顾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历程,颇为感慨:“做就要做好,坚定做下去。笃行不怠,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详细】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内涵,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详细】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各方将这条造福世界的光明之路拓展得越来越宽广。【详细】
蔚蓝壮美的星球,人类共同的家园。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同肤色、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相遇中相知,在相知中携手,共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推动人类历史滚滚向前。【详细】
《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笔记:文艺工作,要坚持这个“根本方向”【详细】
近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主持召开了四次座谈会。从上游的重庆,到中游的武汉,再到下游的南京,今年10月,座谈会开在了南昌。 一条视频带你从四次座谈会,看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如何破题。【详细】
10月11日下午,在江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婺源县石门自然村。【详细】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详细】
“义新欧”是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推动下开行的。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向来访的时任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发出邀请,“义新欧”铁路计划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中方欢迎西方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共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详细】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察看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婺源县千年古村石门自然村。【详细】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详细】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详细】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习近平主席始终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倡导加强“五通”,推动共建国家在机遇共享、互利共赢中走向繁荣。【详细】
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深入长江岸线、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农村等进行调研。总书记强调,江西要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一起来学习!【详细】
“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办好思政课,总书记一向十分关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