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这些新提法、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详细】
永远铭记!跟随总书记一起缅怀英烈【详细】
京华春意浓,植树好时节。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详细】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详细】
4月1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迎来十年之期。【详细】
7年前的4月1日,一项“千年大计”缓缓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详细】
4月1日,雄安新区将迎来“七岁生日”,从谋划决策到规划建设,新区迈出的每一步,都有总书记领航指路、把脉定向。【详细】
【详细】
◇2019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详细】
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详细】
7年,2500多个日夜,华北平原上,一座新城破土、萌芽、拔节生长。【详细】
这是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在北京同美方人士面对面交流。【详细】
北京春暖花开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这是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习近平首次在北京同美方人士面对面交流。【详细】
30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与此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详细】
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分别与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荷兰首相吕特、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会见。【详细】
十年前的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厅座无虚席。【详细】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点明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作为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详细】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和合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美好的社会理想,在中华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中华民族一系列和平实践、和平思想的灵魂面对共同挑战,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详细】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详细】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