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三大“高”招 看日照港向海图强

港口,连接水陆交通,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古往今来,港口常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国际贸易活动的“风向标”。【详细】

一见·从总书记的港口之行,看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次在山东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港。【详细】

第一观察 | 领会总书记多次考察港口的深意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调研,来到日照港,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情况。【详细】

时政现场说丨人人都是奋斗者!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日照港,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情况。【详细】

第一观察·瞬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日照市考察。【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山东日照考察,情牵这片战略要地

山东是海洋大省。这里的海岸、海港、海岛,曾经多次留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详细】

第1视点|习近平考察山东日照港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调研。【详细】

时政现场说丨打造活力多元阳光海岸绿道 建设绿色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调研。他来到阳光海岸绿道,了解当地加强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情况。【详细】

跟着总书记,从国家公园看“万物共生”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详细】

近观|茶香醇厚意悠长

茶,源于中国,盛行世界。古籍《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长卷,每一卷都散发着清幽茶香。【详细】

文脉弦歌丨“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孟夏之日,千泉之城济南,万物并秀。【详细】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5月13日—5月19日)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5月13日—5月19日)【详细】

文脉弦歌丨“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详细】

学习笔记丨跟着总书记走进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学习笔记丨跟着总书记走进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详细】

博物致知丨长忆西湖

西湖之美,自古以来引得无数文人泼墨挥毫,留下千古诗篇。楹联大家黄文中曾为其写下“西湖天下景”的绝妙一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8年前,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从这幅楹联中提炼出八个字,向世界介绍西湖的风光。【详细】

学习导读 | 习近平“打卡”过这些博物馆

【详细】

微视频丨春天的事业

2024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被喻为“春天的事业”。【详细】

学习卡丨习近平的博物馆公开课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详细】

习声回响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详细】

全国助残日,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这份“春天的事业”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