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心动的中国|跟着总书记看九曲黄河展新颜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兰州市黄河兰州中山桥段,了解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同正在黄河岸边休闲旅游的市民、游客亲切交流。【详细】

第1视点|共筑温暖社区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考察了安宁区枣林西社区,了解当地优化社区便民惠民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情况。【详细】

学习绘文|赏青铜国宝,品文化之美

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古称陈仓。周人从这里发祥,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先河。千年历史传承,文脉绵延不绝。【详细】

一见·从苹果故事,感悟治理之道

金秋时节,祖国西北,红彤彤的苹果又挂满枝头。【详细】

时政现场说丨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 推进继承与创新

9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三中全会后首次考察,习近平来到这两座西部名城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重点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天水伏羲庙、麦积山石窟,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传承。同时,考察渭河生态公园和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关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详细】

时政现场说丨传承历史文脉 展现商周秦文明之光

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情况。【详细】

第1视点|刻于“心底”的“中国”——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详细】

一见·一条调水线里的为民情

初秋的甘肃天水,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了解当地发展特色现代山地果业情况。【详细】

​第一视点丨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系统部署教育强国建设

“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大国领袖念兹在兹。【详细】

第一观察|总书记这样擘画教育强国建设

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详细】

时政现场说丨躬耕教坛 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大会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详细】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担好上游重任 谱写大河新篇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详细】

时政长镜头丨“梦之队”的筑梦人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详细】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嘱托与期望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嘱托与期望【详细】

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详细】

心相近|“我们就是未来”——习近平主席的关怀激励中非青春“同路人”

“我们就是未来”——习近平主席的关怀激励中非青春“同路人”【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何为“大先生”?总书记深刻阐释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详细】

联播观察|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启新篇

截至9月2日,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再到“心联通”,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硕果累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