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足迹|绿水青山,总书记始终牵挂

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是总书记心间始终的牵挂。【详细】

时政微视频丨志合越山海

走过2024,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年大国外交高光时刻,感受中国元首外交的魅力与担当!【详细】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新时代,“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详细】

坚实的步伐丨“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到地方考察,总要到农村、城市社区,看看人民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交流推广,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需要我们解决。”老百姓的事情,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切的牵挂。【详细】

重磅微视频|“两路”奇迹

70年前的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在世界屋脊之上,川藏、青藏公路不仅是连接雪域高原与祖国各地的交通要道,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两路”精神的时代回响

青藏高原,万壑绵延。70年前,两条“天路”翻越崇山峻岭,形成巨大的“V”字,汇聚在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详细】

2024,总书记同人民在一起|强农助振兴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田间地头话农事。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不仅是总书记心中重中之重的工作内容,也是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景。【详细】

微视频丨这就是中国气质

2024年以来,外国来华旅游人数实现大幅增长,“China Travel”在海外社交平台不断升温。【详细】

第一观察|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详细】

金色相框|习近平主席的澳门之行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新华社摄影部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详细】

一习话·盛世莲开丨“伟大祖国是澳门发展的坚强后盾”

12月2日,澳门轻轨横琴线正式开通。琴澳两地最快只需20秒就可完成通关。【详细】

时政镜距离|琴澳和鸣谱新篇

12月19日,习近平主席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同在合作区居住、创业的澳门居民以及参与合作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亲切交流。对于横琴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始终牵挂。【详细】

微视频|情牵澳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下午乘专机抵达澳门,出席于20日举行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详细】

时政微观察丨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濠江溢彩,莲花绽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庆日子。【详细】

微视频|情暖濠江

“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我一直惦念着这里的发展和全体居民的福祉。”2024年12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澳门国际机场发表讲话时说道。【详细】

时政微纪录丨不负期许勇奋进

2024年12月19日,“澳科一号”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一早来到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他将向在澳门考察的习近平主席汇报“澳科一号”的运行情况。【详细】

时政微纪录丨如约而至——习主席心系澳门青少年

习近平主席说,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多年来,习主席始终心系澳门青少年的发展,也留下了很多暖心的故事。【详细】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寄语澳门:实现更好发展 作出更大贡献

12月20日,澳门,这片南海潮涌的热土,迎来了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庆日子。当天,习近平主席出席一系列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当数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详细】

第一观察|特别的叮嘱

“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个定位要把握好,不能发展一些与这个定位不一致的产业项目。”【详细】

第1视点|习近平: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12月20日上午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