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首要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拓展的根本保证。央视网《联播+》梳理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详细】
去嘎查的路,这么走!【详细】
总书记的一周【详细】
江山属于人民,江山冠以人民。【详细】
五年之后,2018年3月20日,也是在人民大会堂。面对全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再次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庄严承诺:“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今天播发系列之一“谋大局”。【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次次冒严寒、踏风雪来到困难群众身边,关心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53次“到团组”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透过两会这扇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执政理念,深刻诠释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详细】
【编者按】在今年1月召开的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万江苏儿女的莫大荣光。江苏这片热土,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详细】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讲话指出“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人民网邀请专家进行解读。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详细】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黄鹂 汪圣云 刘会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会参加一些团组的审议和讨论,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一次次深入交流、一次次真情互动,映照着总书记心系发展、情牵百姓的人民情怀。中国之声从今天(25日)起推出特别策划《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展现各地在总书记的关心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中华民【详细】
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民,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答卷,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厚重书写。我们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详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如千钧。非凡十年,习近平总书记踏遍千山万水、心系千家万户。一声声询问,一句句叮嘱,一份份祝福,饱含总书记对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关切。和人民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总书记心中,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详细】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行程万里、初心如一,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新闻联播》从今天开始播出系列报道《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今天推出第一集《万水千山总关情》。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巍巍太行深处,河北阜平八一学校的孩子们,用歌声歌唱着家乡。河北阜平,是我国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详细】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详细】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详细】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详细】
2017年2月,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来此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的习近平,观看了青少年冰球和花样滑冰队列滑训练。【详细】
“雷锋是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雷锋精神发表重要讲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