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10: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202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新闻中心主任余志军主持。

  • 主持人 余志军: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四川经济数据例行发布,我们邀请到省统计局副局长杨治刚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主持人 余志军:

    下面,首先请杨治刚副局长作介绍。

  • 杨治刚: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202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 杨治刚: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新兴动能加快释放,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 杨治刚: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15246.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14.19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994.8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9437.89亿元,增长5.8%。

  • 杨治刚: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初步统计,一季度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3.5%,水果产量增长6.9%,茶叶产量增长5.1%。生猪出栏1581.2万头,同比增长0.2%。水产品产量46.9万吨,同比增长5.0%。

  • 杨治刚: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4.0%。

  • 杨治刚: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集体企业下降35.5%,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7%。

  • 杨治刚: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9%。

  • 杨治刚: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7.9%,发电量增长4.0%,锂离子电池增长64.5%,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增长59.6%,工业锅炉增长35.6%,智能手机增长22.2%,工业机器人增长20.9%,集成电路增长14.3%。

  • 杨治刚:

    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1.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5.6%。

  • 杨治刚: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96.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560.5亿元,下降0.9%。

  • 杨治刚:

    三、服务业增势较好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8%,金融业增长3.0%。

  • 杨治刚:

    四、投资平稳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

  • 杨治刚: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6%。

  • 杨治刚: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2.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7%。

  • 杨治刚:

    五、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
    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3.4亿元,同比增长5.2%。

  • 杨治刚: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93.0亿元,同比增长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10.4亿元,增长5.8%。

  • 杨治刚: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041.1亿元,同比增长5.1%;商品零售5962.2亿元,增长5.3%。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508.4亿元,增长27.5%。

  • 杨治刚:

    从热点商品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5.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3%,粮油、食品类增长12.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3%,日用品类增长8.2%,化妆品类增长7.8%。

  • 杨治刚:

    六、税电指数处于景气区间
    一季度,全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为102.2,其中,生产指数为102.1,销售指数为102.5。

  • 杨治刚: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省内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回升乏力,经济回升基础还需巩固。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着力稳外贸扩内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和增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主持人 余志军:

    谢谢杨治刚先生,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 四川日报记者: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调整之中,尤其是近期外部因素波动加剧,面对多重挑战,一季度四川经济呈现出哪些特点,您如何评价四川经济的开局表现?

  • 杨治刚: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强化存量增量政策靠前发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经济成绩单。对于一季度经济数据,主要有两个明显特征。

  • 杨治刚:

    第一个特征,平稳发展的态势在巩固。一是经济增长稳,一季度四川GDP增长5.5%、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自2023年前三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国。二是生产供给稳,生猪出栏由降转增,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增速比1—2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三是需求拉动稳,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4%,增速比1—2月加快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增速比1—2月加快0.5个百分点。四是支撑指标稳,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铁路货运量两位数较快增长。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呈现平稳运行、稳中有升发展态势。

  • 杨治刚:

    第二个特征,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延续。一是“两新”政策效果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带动相关需求加快释放,消费领域的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05.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3%,汽车类零售额由1—2月下降0.7%转为一季度增长1.6%;投资领域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34.1%、18.1%。二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好,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2%。三是绿色转型态势好,绿色产业稳步增长,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钒钛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7%、11.5%、15.4%,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倍、2.3倍、19.6%;清洁能源生产优势突出,全省规模以上天然气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增长7.9%,水力发电量增长7.6%、较1—2月加快3.9个百分点。四是质量效益改善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均跑赢GDP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03、比上年同期下降0.03;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1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5%。

  • 杨治刚: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上下承压前行、克难奋进,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实现平稳开局,为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21条措施落地见效,存量增量政策协同显效,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将持续累积。但同时也要看到,中美经贸博弈影响将逐步显现,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省内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回升乏力。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稳外贸扩内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巩固和增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请继续提问。

  • 中新社记者:

    受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今年出口可能受阻,内需作用更为突出,结合数据看,一季度四川消费形势如何?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效果怎么样?怎么进一步提振内需特别是消费?

  • 杨治刚:

    谢谢您的提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从一季度数据情况看,四川消费品市场总体稳中有进,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比1—2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增长6.4%。具体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杨治刚:

    一是城乡市场持续恢复。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1%、5.8%,比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个、1.1个百分点。

  • 杨治刚:

    二是餐饮商品协同恢复。餐饮收入、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1%、5.3%,增速基本持平。

  • 杨治刚:

    三是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回升较好。限额以上18个商品类别中15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中的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7%、16.1%、8.2%;升级类商品中的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4.3%、9.1%、7.8%、7.2%。

  • 杨治刚:

    四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效果显著。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高速增长,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突出。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一季度增长105.1%,其中,智能手机类增长113.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3%,增速较1—2月加快5.1个百分点;3月当月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8%,增速较1—2月大幅回升。据省商务部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四川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突破400万件。

  • 杨治刚:

    下一步,还要继续强化政策落地激活消费潜能,用好用足省政府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21条”政策;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力度,强化政策宣传,提升参与体验;依托“春启万象”天府消费季活动,聚焦夜间消费、焕新消费、潮流消费等重点领域,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活力。同时,还要全面落实国家“稳外贸”“稳企业”等政策举措,做好外贸企业转内销的工作,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下一个问题。

  • 四川工人日报社记者:

    刚刚在发布稿中提到工业的一些情况,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想请您结合具体数据,再介绍下一季度四川工业的运行特点,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优势产业的一些情况。

  • 杨治刚:

    谢谢您的提问。从刚才发布的数据大家已经看到,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这个增长速度高于上年全年、高于上年同期,为一季度全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呈现三个“持续”的运行特点:

  • 杨治刚:

    一是工业增速持续回升。和大家分享一组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上半年增长6.2%,前三季度增长6.4%,全年增长6.6%;2025年一季度增长7.2%,重返7%以上,增速创近12个季度的高点,展现出四川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生产持续好转也带动工业效益明显好转,今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96.8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比上年全年高1.2个百分点,创近8个月的新高;尽管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9%,但降幅比上年全年已大幅收窄17.2个百分点。

  • 杨治刚:

    二是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一季度,我省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比上年同期增加1个,行业增长面为80.5%,连续多月保持在八成以上。前十大行业中9个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外需提前释放、算力加快布局、国产替代稳步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增加值增长18.4%,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受新能源汽车生产稳步扩张、传统油车的优势车型提档升级等带动,增加值增长22.5%,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此外,电力、电气、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供稳健支撑。

  • 杨治刚:

    三是优势领域持续领跑。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持续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一季度,全省工业领域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1—2月营业收入增长2.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受“两新”“两重”等政策助力,一季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持续领跑,增加值分别增长16.9%、15.2%,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4.7个、3.0个百分点;发电机组、显示模组、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9.6%、23.4%、14.3%。

  • 杨治刚:

    同时,近年来,全省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持续加快,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赋能,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下一步,全省上下要抢抓政策机遇窗口期,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外需变化,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深化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下一个问题。

  • 四川发布记者:

    春节以来,《哪吒2》的火爆上映,叠加假期等因素影响,文化、旅游以及娱乐等行业持续火热,能否结合数据,介绍下一季度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情况和亮点。

  • 杨治刚:

    谢谢您的提问。服务业占据四川经济半壁江山,近年来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从一季度的数据情况看,四川服务业增加值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仍保持较好增势,呈现出诸多亮点。

  • 杨治刚:

    一是文体旅市场火热。春节档电影消费火爆,四川造“哪吒”效应凸显,同时演唱会体育赛事不断,影视、文化、体育等行业增长加快,1—2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9.0%,其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增长40.4%、体育业增长18.6%、文化艺术业增长17.1%、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增长24.0%,均为两位数增长。

  • 杨治刚:

    二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2.5%,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证券交易额较快增长。

  • 杨治刚:

    三是企业效益回升向好。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6.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0.6%。

  • 杨治刚:

    四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1—2月1000余家年度新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2%,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一季度,全省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5%,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投资增速超过两位数。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请继续提问。

  • 证券日报记者:

    一季度,我省投资领域呈现出什么特点?哪些领域的投资比较突出?房地产等行业的情况目前怎么样?

  • 杨治刚:

    谢谢您的提问。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增速比1—2月高0.8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全年1.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 杨治刚:

    一是工业投资占比不断提升。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1%,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0.7%,较上年全年提高1.9个百分点。

  • 杨治刚:

    二是向“新”向“绿”底色鲜明。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6.2%、6.8%,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2.2个、2.8个百分点。

  • 杨治刚:

    三是新一轮“两新”“两重”政策持续显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4.1%,连续10个月两位数增长,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18.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 杨治刚:

    四是民生领域投资由降转增。全省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由上年全年下降1.7%转为一季度同比增长1%,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16.9%。

  • 杨治刚:

    房地产市场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热点。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止跌回稳态势持续巩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3.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7%,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11.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由上年全年两位数下降转为同比增长1.6%,回升25个百分点。随着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动能将持续增强,同时,四川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也会带来增量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后期走势也值得大家重点关注。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下一个问题。

  •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比较关注新兴产业领域的情况,开年以来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强势出圈,新质生产力发展备受关注和期待。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四川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表现如何?是否有突破性进展?

  • 杨治刚: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我省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引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主要体现在向高、向新、向绿发展成效显著。

  • 杨治刚:

    一是向高端化迈进。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6.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6%、21.9%;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5.2%、75.1%、34.5%。

  • 杨治刚:

    二是向新型化发展。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动算力相关产品新需求增加,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一季度,全省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量分别增长20.9%、23.3%、25.4%。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新企业发展加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前段时间刚刚发布的四川五经普数据可以看到,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占比达15.0%,也就是说,每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就有1户企业从事战新产业相关生产。

  • 杨治刚:

    三是向绿色化转型。一季度,全省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7%、11.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6.0个、5.9个百分点。“新三样”相关产品生产继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倍、2.3倍、19.6%。

  • 杨治刚:

    总的来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含新量、含智量、含绿量不断提升,为全省工业回升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现在提最后一个问题。

  • 新华社记者:

    前段时间省统计局发布了五经普的相关数据,今年也恰好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从经普数据看,近五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特点?

  • 杨治刚:

    谢谢您的提问,经济普查也被称作“经济大体检”,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和“集中盘点”。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全省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动能转化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的积极变化,归纳以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杨治刚:

    一是发展基础持续夯实。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迈上两个万亿元新台阶,2021年突破5万亿,2023年突破6万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普查修订后,2023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61353.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8年的4.6%提高到2023年的4.7%,提高了0.1个百分点。

  • 杨治刚:

    二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五年来,四川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大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从2018年的10.3:37.4:52.3调整为2023年的8.9:35.7:55.4。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79.4%,增速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长20.5%,增速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

  • 杨治刚:

    三是新兴动能加快积聚。五年来,四川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巩固,2023年末全省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64.7%,增幅高于全国20.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比2018年增长77.9%,增速高于全国34.8个百分点。

  • 杨治刚:

    同时也要看到,四川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均GDP 、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一步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全省综合实力。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谢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杨治刚副局长。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10: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202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