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在事发30天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31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搜救工作接近尾声,现已进入到事故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阶段,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和我国民航规章相关要求,将在事发30天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全部调查结束后将向公众公布完整的调查报告#。调查将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查明事故原因,还原事故真相,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调查工作已取得初步进展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31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近十天的努力,调查工作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残骸搜寻基本完成,除寻获两部黑匣子之外,还发现了发动机、水平安定面、右侧大翼翼尖残骸等重要部件,已经搜集到的4万多件残骸正在逐一进行消杀、清洗、辨认、分类和编号。
-
搜寻到飞机残骸碎片49117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志文在31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3月30日16时,累计组织出动救援人员3.4万余人次,#核心区搜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开挖土方2.27万立方米,搜寻到飞机残骸碎片49117件。
-
累计安置遇难者家属695人
记者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指挥部一直高度重视善后工作,指导建立专班工作机制,开展“一对一”对接遇难者家庭善后处置工作。截至3月30日,累计安置遇难者家属695人,开展心理评估7926人次、心理辅导2917人次。
-
4万多件飞机残骸正在开展清理摆位工作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31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3月30日,应急处置工作集结各方力量,累计出动5万余人次,共投入消防车216辆、无人机16架、施工机械30台、地质检测设备9台,以及现场勘察设备近100台套、现场防护服装和装备1000多套、消防救援器材2万余件套,搜集到飞机残骸及碎片4万多件。大部分残骸均已转运至存储仓库,正在开展残骸清理、摆位工作。
-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主要搜救任务已基本完成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31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故发生后,全体应急处置指挥人员和现场搜救人员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工作,7天完成两部黑匣子搜寻,8天完成全部遇难旅客的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目前,指挥部的主要搜救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
黑匣子已找到,为何搜寻工作仍在进行?事故调查面临哪些挑战?专家解读→
目前,东航MU5735两部黑匣子已找到。接下来,现场搜寻的工作会有哪些变化?黑匣子译码需要多久?事故原因调查面临哪些挑战?在28日晚播出的《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专访“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技术调查组主要专家、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
-
两部黑匣子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28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失事航班上两部黑匣子的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
-
-
132名机上人员DNA比对详细情况披露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技术处处长刘开会在28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故发生后,公安部立即制定了遇难者个体识别工作方案,搭建了遇难者身份识别DNA专项比对工作平台,组织全国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采集132名机上人员生前DNA样本和亲属DNA样本。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派出30人专家组赶赴现场,与广西200余名公安刑事技术人员一起,开展现场勘查工作。机上132名遇难者身份全部确认。
-
基本掌握飞机残骸大致分布和深度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吕玉增在28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技术人员对事故发生地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重点分析了飞机撞击对地表和岩土层的结构破坏、掩埋的飞机残骸探测等问题,使用探地雷达等测定飞机撞击对浅部岩土层破坏,以及飞机残骸的分布情况,于24日完成数据处理、解译,基本掌握了飞机残骸在地下的大致分布和深度,为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开展搜寻工作提供支持。
-
事故现场总体开挖土方量超17000立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28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连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按照现场搜救组指令,先后组织900余人次开展地质勘探、边坡监控、施工作业、现场协调等工作,出动小型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平板车、吊机等设备30余台,累计投放竹排9000余片,在核心区及周边区域总体开挖土方量17000立方米。
-
-
-
-
第九场新闻发布会:累计找到飞机残骸和碎片36001件
记者从28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8日12时,搜寻人员累计出动15640人次,对核心区和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反复搜索,找到飞机残骸和碎片36001件。
-
一组图带你了解“3·21”东航航班飞行事故调查最新进展
第二部黑匣子情况如何?下一步搜寻工作有何安排?事故原因分析如何展开?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得到回应。
-
-
两个黑匣子已找到,事故调查何时会有结论?专家解读→
3月27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的第二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已安全送抵北京,并被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后续处理。失事客机共有两个黑匣子,第一个黑匣子——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已于23日被找到。
-
-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现场举行遇难者哀悼活动
3月27日下午,“ 3·21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遇难者集体哀悼活动在事发地搜救现场举行,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国务委员王勇参加哀悼活动。
3月27日14时许,哀悼活动开始,全场鸣笛,“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全体人员、事故现场搜救人员等面向遇难飞机方向肃穆而立,默哀三分钟,以此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思。
地方政府和工作组协助遇难者家属,在搜救现场、殡仪馆等地以多种形式分散开展哀悼活动。
目前,指挥部仍在全力组织开展飞机残骸、遗骸遗物和各类物证资料的搜寻工作,继续做好各项善后处置工作,同步开展事故调查。 -
-
核心区外围发现飞机残片最新情况三问三答
据了解,在东航客机飞行事故核心区外围发现了飞机残片。核心区外围发现的飞机残片是在什么位置?飞机残片为何落到这些位置?核心区外围采用什么搜寻方法,范围多大?……针对社会关注的核心区外围发现飞机残片情况,“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作出了回应与解答。
-
-
民航局回应事故核心区外围发现飞机残片情况
记者从26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调查人员24日在勘验此前在水田中发现的飞机残片时,有邻村村民反映在自家的果园中发现了另一块疑似残片。调查人员在位于核心区西侧约12公里的藤县藤州镇礼秀村鸡头山果园发现一块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复合材料残片,该残片位于水田中发现的残片北侧约2.3公里。初步判断该残片是水田中发现的弧形残片的一部分。
-
坠机事故核心现场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
记者从26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救援过程中发现现场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为此,救援人员使用六合一复合气体探测仪对核心区进行气体浓度监测,防止因可燃、有毒气体泄露引发次生灾害,目前核心区气体监测数值均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
东航全力安抚9名失联机组人员的家属
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事件发生后,东航云南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班,对9名失联机组人员的家属开展安抚工作,派员进行陪护和心理疏导。
-
来广西梧州人员防疫要求公布
梧州市副市长苏颖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来梧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健康码为绿码,行程码无显示中高风险区旅居史;到梧后,需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实行分类健康管理和相对闭环管理,并做好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
工作人员及家属核酸检测超1.7万人次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苏颖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说,3月21日以来,为来梧支援、现场搜救、旅客家属、接待酒店工作人员等11类人员提供每日核酸检测服务累计检测17373人次,目前结果均为阴性。
-
搜寻范围累计超过24万平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首批消防救援力量已连续开展了6天搜救工作,参援队伍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始终在一线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搜寻范围累计超过24万平方米,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和机体残骸,抽排积水1500立方米,搭建洗消区为进出现场人员完成洗消作业6000人次,开挖排水沟渠90米。
-
遇难者遗骸和物品均已妥善保管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治区民政厅殡葬服务人员已到场协助开展工作,民政部门对接收的遇难者遗骸、物品均已妥善保管。
-
事故现场目前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记者从26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
目前共确认120人身份
记者26日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出动220人组成29个勘查组,开展现场勘查、搜救和检验工作,共确认120人身份,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相关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
搜索飞行航线途经区域约750亩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派出4个外围搜索组,携带无人机、4G单兵图传、卫星电话等装备,以核心区为起点,通过搭乘摩托车、徒步行进等方式进入7个沿线村屯周边区域,以无人机超视距飞行侦察、红外热成像搜索、信息测绘标注、重点区域超低空核查和精细化建模等方式,沿飞机飞行航线途经的约750亩的面积区域开展搜索工作。
-
生命搜索和第二部黑匣子搜寻是重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消防救援队伍的主要任务还是加强生命搜索和包括第二部黑匣子在内的飞机残骸搜寻,不放弃任何希望。
-
已搜寻到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紧急定位发射仪
记者26日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目前,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紧急定位发射仪(ELT)。
-
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目前尚未发现幸存者和第二个黑匣子
在26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截至3月26日12时,尚未发现幸存者和第二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
东航空难搜救现场大量飞机残骸被挖出
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飞机撞击点附近淤积较深,作业比较困难。目前,撞击点附近区域正采用人机协同作业方式,多方救援力量合作将泥土运出去。
在搜救现场,大量的飞机残骸被挖出、整理,不断运送出来。 -
围绕东航坠机事故,这些数字备受关注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进入第5天,地毯式搜寻搜救持续开展。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召开的多场新闻发布会中,涉及的一些数字备受关注。
-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第5天:八大关注焦点得到回应
3月25日,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进入第5天。在25日召开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公众关心的诸多焦点问题得到回应。
-
为什么黑匣子有信号发射器仍难寻找?
飞机黑匣子分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通常情况下,语音记录器至少可保留最后两小时的录音;暂未找到的#第2个黑匣子可保存超25小时飞行数据#,包括发动机状态、飞行员的操纵量等。黑匣子发射器的全称为“水下定位信标”,被水浸泡后电池才会向发射器供电,若坠机地点在陆地上,大多只能以目视方式寻找↓↓
-
-
东航坠毁客机第一部找到的黑匣子译码最新情况三问三答
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译码是调查空难事故原因的重要环节。记录器数据下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数据初步读取分析需要多久?什么时候能够修复和得出相关分析数据?针对社会关注的黑匣子找到后的处理流程,3月25日,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解答。
-
-
旅客名单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
网上有讨论,尚未看到航班旅客的名单和相关信息。对此,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单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的范畴。目前,东航已经向调查组提供了完整的旅客名单,并在事发后24小时内与所有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
-
30天内将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中英文初步调查报告
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也就是《芝加哥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的有关标准,初步报告应当在事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给有关国家和国际民航组织,应以国际民航组织工作语言发送,中文/英文都是ICAO的工作语言。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器事件调查规定》规定:民航局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调查组将遵照上述国内规章和国际公约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
核心区发现飞机发动机齿轮箱和主起落架
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表示,25日,在现场核心区发现了失事飞机的发动机齿轮箱和飞机主起落架残件,正在确认该主起落架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
-
当地群众在农田中发现疑似飞机残骸碎片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事发第一天开始,在来自多地的消防、武警、公安、民兵等力量迅速集结到事发地点的同时,附近的村民也自发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协助救援。为保障前线救援人员的物资供应,坠机地点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的村民自发组织摩托车运输队,协助将物资从临时救援指挥部运至核心现场外围。藤州镇四旺村鸦塘组群众在农田中发现一块长度约1.3米、最宽约10厘米的疑似飞机残骸碎片,及时主动上报。
-
黑匣子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确定时间
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表示,飞行数据记录器俗称黑匣子。黑匣子数据存储芯片受损,通常按照记录器生产厂家的建议需将存储芯片返回记录器生产厂家进行芯片修复处理。民航局的专业实验室自接到记录器至此,一直都在紧张地开展修复和数据下载工作,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对数据的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
-
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
2000余名工作人员开展救援和善后工作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故发生后,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紧急抽调2000余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搜寻救援、后勤保障和事故善后工作。
-
工作组全面开展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公安部专家团队现场统一指挥下,公安部、自治区、市、县四级公安机关共236名专家和刑事技术人员组成34个工作组,全面开展生物特征、痕迹物证勘察勘验,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经过对中心现场的勘查,以及三轮面上搜寻,截至25日15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
-
失事航班搜索范围扩大到近20万平方米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5日,当地共组织调集救援力量2248人,各类车辆装备180余台(套)投入搜救。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争分夺秒开展搜救。除了继续在原有核心区域开展搜救外,目前已将搜索范围扩大到近20万平方米。
-
最新通报: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
3月25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通报称,公安部、自治区、市、县四级公安机关共236名专家和刑事技术人员组成34个工作组,全面开展生物特征、痕迹物证勘察勘验,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经过对中心现场的勘查,以及三轮面上搜寻,截至今天下午15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
劳高进介绍,今天,当地共组织调集救援力量2248人,各类车辆装备100余台(套)投入搜救。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争分夺秒开展搜救。除了继续在原有核心区域开展搜救外,目前已将搜索范围扩大到近20万平方米。 -
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已组织375名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
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根据初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各方表示,本着尊重生命、尊重家属诉求的原则,截至25日10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有序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并妥善做好遗体遗骸遗物的接收、转运、存放与保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失联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和心理辅导,已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对有身体不适症状的家属及时安排就医检查,并落实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
-
东航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从未放弃找寻幸存者的努力
会上通报称,当前,搜救工作依旧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搜寻救助组工作人员还在逐一摸排事发区域附近摄像头和目击者,努力寻找进一步的线索,并在技术调查组协助下,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虽仍未找到事故幸存者,但我们从未放弃找寻幸存者的努力。
据悉,截至目前,应急处置指挥部总计出动5000余人次、200余台车辆,5架直升机及一批搜寻救援设备。 -
第五场新闻发布会:正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摸排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3月25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通报称,在核心区域内,已采用一批探测设备开展现场勘探及浅表层施工。根据初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各方专业人员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为下一步搜救工作提供指引,也为网格式摸排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提供技术支撑。 -
-
-
-
-
视频:东航MU5735搜寻72小时全记录
截至3月24日晚,东航MU5735客机坠毁已超过72小时,搜救仍在继续……
目前,已基本确定事故的主要撞击点,共搜寻到21件遗物183份飞机残骸。搜寻72小时全记录—— -
东航坠机事故第四天:搜寻搜救有哪些新发现?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进入第四天,多方加紧冒雨地毯式搜寻搜救。现场调查进度如何、难点在哪?发现一部黑匣子,对于寻找另一部意味着什么?旅客家属的服务保障工作如何开展?……
24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回答了大家关心的很多问题。 -
特写:第一部黑匣子找到后搜寻现场见闻
在23日下午发现失事客机第一部黑匣子后,另一部黑匣子的搜寻作业在24日开足马力。雨声、抽水作业声、铁铲挖土声,夹杂在这片山林里。20多只搜救犬跟着工作人员进场,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
-
-
机头垂直砸向地面?民航局这样回答
据民航局介绍,由于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调查人员与技术专家以及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才能抽丝剥茧,理清事实。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搜救以及保护现场和固定证据。在做好现场勘查的同时,他们其他方面的取证工作已经同步开展,包括封存整理相关记录和资料,组织开展目击证人访谈,并对收集到的各类证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有任何重大发现,他们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
失事飞机不涉及拨叉检修问题
近日海外网络有传言,东航曾开展自主维修737-800“pickle fork”(拨叉)的有关情况,猜测与事故有关。在24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东航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本次事故中的B1791号飞机,机龄仅6.8年,共计飞行8986架次,没有达到机型适航指令标准中“拨叉”部件最严格的检修标准——22600个飞行起落。失事飞机不涉及该部件检修问题。
-
进入事故调查阶段后将按规定邀请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
民航局航安办主任朱涛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阶段工作重点仍在搜寻救援,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前期的证据收集工作,待进入事故调查阶段后,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邀请需要参与的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
第一部黑匣子不排除存储单元损坏可能
3月24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市召开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事故现场最新搜救情况。据民航局介绍,第一部黑匣子,已于昨晚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
已有200多名旅客家属前往事故现场
截至今天早上8:00,广西梧州(含藤县)住宿的56位旅客家属共计305人,涉及52个家庭。东航在广西梧州共派遣161名家属援助工作人员,当地也派出了大量专班工作人员,我们双方紧密配合,对旅客家属开展全程服务保障和安抚沟通。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已有200多名旅客家属前往事故现场。
-
已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
会上,广西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通报今天搜救工作的进展情况。据介绍,搜救人员在梧州市藤县藤州镇四旺村鸦塘组一农田发现一个疑似飞机残骸碎片,长度约1.3米,最宽约10厘米,离事故核心现场约有十多公里。根据今天调派的力量和布置的作业时长,预计今天的搜寻范围会比昨天扩大1.5倍。截至15时30分,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
已基本确定坠机事故主要撞击点 飞机残骸从地表向下延伸大约至20米左右
会上通报,已经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大约至20米左右。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还发现了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和机组手册残片以及部分机组证件。
-
-
-
距核心区255米发现碎片散落区域
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是,从昨天下午开始,消防人员从一个新的搜索区域发现了大量飞机残骸散落的碎片,这片区域与事故最核心的点位距离大概是255米,面积大约是2600平方米。
-
找到黑匣子之后,下一步做什么?
对于空难调查而言,黑匣子在找到后,才意味着具体工作的开始。那么,它被送往了哪里?数据下载和译码的过程是怎样的?译码完成后下一步的工作又是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安全研究所所长兼中航协航安委总干事舒平。
-
-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全面展开 消防队员进行地毯式搜索
截至目前,“3·21”东航飞行事故尚未发现幸存人员,昨天失事飞机上两部黑匣子中的其中一部已被找到。现在距离事发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多,今天搜救人员正在加紧对第二个黑匣子的搜寻工作。
-
东航客机坠机第二个黑匣子没有找到定位信号 靠肉眼寻找
今天上午,总台记者进入搜救核心区现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第二个黑匣子也正在搜寻当中,现场有多位民航局专家正在讨论和制定相关方案。
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清理出来的飞机残骸被分类摆放,重要物证被特别标注,之后将由专家进行评判。因没有找到黑匣子定位信号,搜救人员主要靠肉眼一寸一寸排查寻找黑匣子。 -
藤县莫埌村累计雨量达63.1毫米 需防范滑坡风险
据广西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信息,3月22日20时到24日11时,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累计雨量63.1毫米,其中24日10-11时雨量0.8毫米,11时气温14.0℃,南风1级,相对湿度96%。预计藤县埌南镇莫埌村今天中午有小雨,未来12小时累计雨量1~ 3毫米,气温14~17℃。
-
-
视频丨技术专家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 协助网格式搜索
今天(24日)上午,总台记者从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第二个黑匣子也正在搜寻当中。记者看到,技术专家正在通过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标注现场物品和痕迹,协助开展搜救工作。
-
坠机现场出现小型塌方,已清理完毕
从23日晚到24日早上,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的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持续下雨。记者24日11时许在事故现场了解到,因持续降雨,现场一些区域出现小型塌方,目前塌方区域已清理完毕。
-
坠机现场雨越下越大,20多只搜救犬冒雨进场扩大搜索范围
从23日晚到24日早晨,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的东航MU5735航班坠机现场持续下雨。24日早上,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雨越下越大,工作人员携带着20多只搜救犬进场搜寻。
-
最新情况:正在扩大范围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搜索区域相比核心区扩大超10倍
目前,东航MU5735客机的搜救工作仍在进行,降雨导致土地更加泥泞,搜救工作难度加大。总台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仍处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搜索区域相比核心区扩大超10倍。此外,专家分析第二个黑匣子信号发射器可能受损,现场无法搜寻到黑匣子定位信号。
-
东航坠机事故追踪:发现语音记录器 可记录2—3小时内四个通道声音
目前,人员搜救和黑匣子搜寻工作仍在持续进行,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幸存人员。3月23日,搜寻黑匣子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失事飞机上的一个黑匣子已经找到。与此同时,对于客机坠毁事故本身,调查组正按照程序全面开展调查工作,对事发现场进行勘查。
-
-
细节公布:MU5735第一部黑匣子搜寻全过程记录
3月23日下午16:30左右,在事故现场主要撞击点,东南方向约20米处,表层泥土中发现两部飞行记录器中的一部。接下来,调查人员将继续全力搜寻另一部飞行数据记录器。已发现黑匣子为话音记录器。
-
聚焦东航客机坠毁事故调查新进展
在23日召开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两场新闻发布会上,公众关心的黑匣子、失事当天航路天气和机组状况、现场搜救进展等问题,都有了最新回应。
-
-
航空专家解读:找到驾驶舱话音记录器有什么作用?
3月23日晚,“3·21”东航飞行事故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失事客机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初步检查发现存储单元存在一定损坏但相对完整。记者采访到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就相关情况进行了问询:
-
第二个黑匣子正在全力搜寻中 搜救现场仍在下雨
“3·21”东航飞行事故的搜救进入第三天,截至目前已经搜寻到第一个黑匣子,核心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现场搭帐篷用来搜集整理飞机残片,正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搜救现场仍在下雨。
-
已发现黑匣子是语言记录器,另一部还没找到
3月23日晚上,“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市召开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目前搜寻的一部黑匣子是语言记录器。初步检查记录器,存储单元存在一定损坏但相对完整,另一部还没找到。
-
东航空难 | 已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
广西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发布会上通报,截至23日晚上19时,消防救援人员共搜寻区域面积4.6万平方米,发现有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
-
东航航空运力比较充足不会因部分飞机停飞而受影响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世英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东航正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飞机的停飞并不代表波音737-800必然存在安全隐患,而是一种遇到突发重大事故后的应急反应,是一种对旅客负责任的行为,一切还是要以调查组的结论为准。东航将严格按照民航安全管理规定,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目前,东航航空运力比较充足,航班并不会因为部分飞机的停飞而受到影响。
-
失事飞机飞行员健康状况良好、飞行经历完备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世英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航班3位飞行员飞行执照和健康证都在有效期内,健康状况良好、飞行经历完备,符合局方要求。机长在2018年1月聘为B737机型机长,飞行总经历时间6709小时,第一副驾驶飞行总经历时间31769小时,第二副驾驶飞行总经历时间556小时。目前了解到,三位飞行员平时的表现也都是很好的,家庭情况也都比较和睦。
-
失事飞机符合维修放行标准和适航要求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世英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失事飞机是2015年6月22日引进,飞机维修一直严格按照维修技术方案实施,技术状况稳定正常。起飞前,飞机符合维修放行标准和适航要求,正常放行。
-
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适航
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适航,无危险天气。根据机组与空管单位地空通话记录,该机自昆明起飞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机组与空管单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
-
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适航
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适航,无危险天气。根据机组与空管单位地空通话记录,该机自昆明起飞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机组与空管单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