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5中关村论坛 |“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 AI 重塑材料研发新格局

来源:金融投资报

金融投资网讯(记者 廖小涛 薛蕾 北京报道)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以“强科学发现之源、筑材料发明之基”为主题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在京召开,全球科技界、产业界专家学者,分享前沿动态、交流科学问题,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共同为世界科技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东发表题为“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下的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趋势”主旨报告。赵东指出,化工新材料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是企业跨越行业周期的必然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化工新材料的迭代升级是产品价值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更加强劲的关键所在。企业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产品高端迭代之路,才能不断创造新产品,塑造新优势。以产品竞争力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国际化工巨头都将化工新材料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在高端材料布局发展上持续发力,推动高端化工材料营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有的甚至超过50%。当前我国化工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急需通过发展化工高端新材料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跨越行业周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鄂维南,围绕“AI驱动下的材料领域研发范式变革”发表了主旨报告。鄂维南指出,AI for Science的基础设施是推动材料领域研发范式变革的关键。这一基础设施旨在实现“AI读、AI算、AI做实验、AI分析”的目标,即通过AI技术理解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模拟、开展自动化实验,并精确分析实验产出物。

为构建这一基础设施,底层支撑至关重要。鄂维南提到,需要研发新的超算芯片和超算系统,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云原生实验网络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实验室各自为政的模式将逐渐被实验上云所取代,形成“实验云”,如同当下的算力云一样普及。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各类大模型是核心任务,包括表征大模型、材料和分子性质大模型,最终构建科学认知大模型。鄂维南认为,这些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在一两年内有望实现。​

一旦建成这样的基础设施,将全面推动科研范式和研发范式的转变。其影响范围不仅涵盖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将延伸至所有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这也是鄂维南自2017年7月起推动AI for Science的初衷,也是近年来持续努力的方向。​

在推动科技创新主体方面,鄂维南表示,自己近年来投入大量精力推动央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他在会议中特别呼吁,未来应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限制,使央企和科研机构切实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助力我国在材料领域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提升国家整体的科技创新实力。​

高峰对话[非涉密]

论坛上,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10个材料领域,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邀请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同题共答,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来自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代表,共同发布“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十条”倡议,倡导各类企业共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共同当好“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促进全球科技进步,携手建设人类美好明天。

微信图片_2025032917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