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今年论坛年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顶级科学家、知名企业家,分享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产业洞察方面的深刻见解,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与交流指引方向。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杰哈·阿尔贝特·穆鲁先生发表以下主题演讲——《激光科学: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杰哈·阿尔贝特·穆鲁 演讲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来自法国的杰哈·阿尔贝特·穆鲁,我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这个激动人心的活动,我要感谢组织者的热情邀请,祝贺这次活动的开幕。现在我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我的研究经验和学术观点。我的研究与一种特殊的光有关,一种高度集中的光,在空间中,在时间上也是,在过去50年的科学研究中,我一直致力于激光技术领域,与我的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一起发明了一种技术,我们称之为“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这使得能够产生极其高功率的光,这种功率以拍瓦为单位,这种功率是核反应堆功率的百万倍或者发电厂,或者千兆瓦,因此这种类型的功率确实改变了深刻激光物质相互作用领域。集体主义和极端集体主义研究的前沿,我们还探索了进入更短的光脉冲,在飞秒内、阿秒、皮秒脉冲,通过这种极短的光脉冲,他们将有可能进入极高的功率。
CPA技术的发明,激光脉冲的强度和功率已经增加了近十个数量级,除了应用于精密加工、工具操作,这是主要应用之一。在我们的应用之前,这些发明现在也在广泛使用,在医疗领域,包括癌症治疗,放射性药物的生产和核医学,此外他们很重要,在能源开发方面有潜力,太空碎片清除,以及清洁能源的生产,可以预见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技术,将成为关键力量,在推动科学和社会方面。
世界正面临全球性的科学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生产、公共卫生,只有通过全球合作,依靠大型团队、大规模设施和大数据,形成创新协同作用。应对这一人类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我一直积极推动密切的科学交流与合作,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在中国,我与多个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我还促进了合作,在中国科学家和国际组织之间,使中国科学家能够在欧盟的大型设施中进行科学研究,例如极端光基础设施,我参与了建设北京大学激光驱动多数设施以及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我也非常荣幸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特聘教授。我们的团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将加速距离缩短数千倍,并且将峰值电流提高数千倍。如此能够实现质子闪流加速器的小型化和推广。在未来,随着闪流技术的推广,可能用于弥漫性肿瘤的治疗,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中国科学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在北京的研究生态系统尤为明显。比如说怀柔科学城就是这一进步当中的例证,目前我与北京大学颜学庆教授一起开展研究工作的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这种最先进的基础设施集中使得北京处于全球的科学创新前沿。自从加入北京大学以来,我们就组织了一系列推进激光技术应用的学术研究会、研讨会。我们的研讨会系列包括对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和激光清除碎片的深入讨论,并且计划在2025年举办关于激光驱动的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专题讨论会,在最近的一项战略举措中,我们成功邀请到了我的朋友看到田岛俊树教授,他是激光驱动等离子体加速技术的先驱开发者,同时也是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力的潜在候选人。基于这次合作,我们在北京建立了穆鲁——田岛超快激光科学研究所。这个机构的目标,一是吸引激光和加速器物理领域顶尖国际研究人员,二是开发用于能源和医疗应用的下一代激光技术,三是将北京打造成全球超强激光研究的中心。
我们的长期愿景与中国国家创新战略不谋而合。我们将利用北京独特的前沿设施和学术资源,推动激光科学及其工业应用的突破。我坚信北京将成为激光科学的新中心。
最后,祝贺本次活动圆满成功,我也祝愿这次会议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果,圆满成功。
注:本文来源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嘉宾现场演讲速记,文中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