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觉签约摄影师 周孟棋 李豫龙 谢少刚
2025年5月22日是第 25 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 “万物共生,和美永续”。近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推出 “大熊猫主题摄影与绘画展 ——Hi,胖达”,以国宝大熊猫为窗口,生动诠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层内涵,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形成深刻呼应。
由四百幅作品拼贴而成的《百态归一》吸引观众驻足观赏。周孟棋/摄
展览展出著名大熊猫摄影师周孟棋近 60 幅珍贵摄影作品、绘画师曹元元 20 幅彩画及插画师殷頔的彩绘地图,通过镜头与画笔的细腻表达,立体呈现大熊猫从竹林栖息地的生态依存到生命成长的完整轨迹,从憨态可掬的行为模式到作为 “世界自然遗产” 的文化影响力,引导观众透过单一物种看见其背后森林、溪流、物种交织的复杂生态网络。
《熊猫太极》周孟棋/摄
《悄悄话》 周孟棋/摄
《雪地觅食》 周孟棋/摄
开展当日,周孟棋化身讲解员,以《悄悄话》《熊猫太极》等作品为切入点,分享镜头背后的生态观察 —— 在《悄悄话》中,三只大熊猫自然互动的憨萌场景,是数小时静候中捕捉到的 “不摆拍的真实”,既展现物种独特的社交行为,也传递出 “最小干预” 的保护理念;《熊猫太极》里,蜷成圆团酣睡的熊猫与传统文化符号的奇妙契合,则以艺术化视角揭示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哲学。
周孟棋化身讲解员,分享镜头背后的故事。
周孟棋化身讲解员,分享镜头背后的故事。
周孟棋的镜头如同 “会说话的观察者”,不仅聚焦熊猫的 “七情六欲”,更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的细腻刻画,让观众看见人类与自然的深层联结。展墙上,熊猫花花、和叶、萌兰等 “明星熊猫” 的萌照吸引众多亲子家庭驻足,而由四百幅照片拼贴而成的《百态归一》尤为引人深思:远观是大熊猫标志性头像,近看则是不同季节、姿态、环境下的个体写真,黑白灰影调暗合 “阴阳和谐” 理念,恰似对 “万物共生” 的视觉化诠释 —— 千般姿态归于自然本真,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独特音符,唯有守护多样性,方能奏响 “和美永续” 的共生乐章。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刘仕毅介绍此次展览的意义。
展览持续至 6 月 15 日。据副馆长刘仕毅介绍,博物馆紧扣今年国际博物馆日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主题,同步策划 “自然谜语・博物致知” 系列活动,围绕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发动青年群体力量、加速科技与文化融合三大核心,推出科普讲座、艺术研学、数字互动等多元体验。此举不仅让大熊猫展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流动课堂”,更以博物馆为桥梁,将 “万物共生” 的理念转化为公众可参与、可感知的行动,推动形成 “保护一个物种,守护整个地球” 的社会共识,为 “和美永续” 的生态未来注入人文温度与科技动能。
周孟棋镜头定格大熊猫的珍贵瞬间。
周孟棋镜头定格大熊猫的珍贵瞬间。
小朋友们在大熊猫巨幅海报前合影。
主题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学生前来参观,大家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国宝大熊猫的魅力,现场氛围热烈。
主题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学生前来参观,大家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国宝大熊猫的魅力,现场氛围热烈。
周孟棋与参观主题展的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展览时间:5月1 8日至6月1 5日
展出地点: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