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出台21条政策, “真金白银”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及全国、全省两会精神,聚焦扩大有效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 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措施》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个方面制定了21条政策措施。政策能见度丨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四川新“21条”如何发力?
4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扩大有效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9月,四川出台《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作为新一轮接续政策,“21条”政策有何考量和亮点?记者进行了采访解读。

- 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激励。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新建成投产且新增生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的省级重点工业项目,省级财政按核定项目设备(含软件)投资的5%给予激励,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
- 实施企业拓展市场激励。对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境外线下展会的企业,按不超过实际展位费用的80%给予激励,单场展会最高10万元;参加境内线下展会的企业,按不超过实际展位费用的70%给予激励,单场展会最高3万元;建立国际营销服务平台和网点的企业,按建设总费用的30%给予激励,每个项目最高20万元、每家企业最高50万元。
- 实施工业企业供需对接激励。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纳入市场年度开拓计划清单的活动,省级财政按照活动规模、对接成效给予服务供给机构每场最高30万元激励。
-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工业领域大企业大集团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累计支付超过5000万元的,省级财政按照实际支付采购金额的1%给予奖补,单个企业最高200万元。
- 实施企业招工成本补贴。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签订劳动合同招用新成长劳动力并按规定参加职工社会保险(新成长劳动力应为首次参保)的企业,按每人1000元给予招工成本补贴,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
- 加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申请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申请额度由400万元提高至600万元,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贴息。
- 发放“蜀里安逸·美好生活” 消费券。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结合重要节假日和重点消费促进活动,同步发放线上和线下餐饮、零售、川酒川茶等专项消费券。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推动四川特色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负担。
- 实施首发经济激励。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在川开设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的经营主体,省级财政给予最高300万元激励;开设中国首店的经营主体,给予最高100万元激励;开设西南首店的经营主体,给予最高50万元激励。
- 实施消费新场景运营激励。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举办线上线下促销活动,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以上、且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符合条件的“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运营主体,省级财政按其促销活动实际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户最高100万元。
- 实施二手车销售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二手车经销企业,按其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二手车销售额的0.5%给予奖励,单户企业最高500万元。
- 实施生猪牛羊出栏激励。对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超额完成生猪、牛、羊出栏目标任务的市(州),省级财政分别按照超额部分50元/头、200元/头、30元/只的标准给予激励,用于支持生猪牛羊产业发展。
- 对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引进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主办单位,省级财政根据赛事级别,给予最高600万元激励。
- 实施演艺赛事活动激励 对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引进在川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高品质剧场演出、全国性演艺赛事交易活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主办单位,按照不同指标给予最高90万元至最高600万元不等的激励。
- 实施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激励 对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引进在川举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的承办方,省级财政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奖补。
- 实施消费信贷财政贴息 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 对1年期及以上,且贷款用途为汽车购置、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耐用品4类商品线下消费贷款,按年利率1.5%、单笔不超过3000元给予省内居民1年期一次性贴息,居民在全省范围最高可享受2笔银行贷款贴息支持。
- 实施小微企业集中担保增信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 实施“小微融担贷”,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内的经营主体新增纳入担保支持范围,担保费率按不高于1%予以支持。
- 加力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激励 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 在满足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要求的前提下,将全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支持企业库中的中型企业,纳入省级财政融资担保保费补贴支持范围,支持更多科技创新类企业发展。

加力激励,让企业成长“无忧”
作为新一轮接续政策,为护航四川企业成长“无忧”,《措施》有何新考量?记者采访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解读。



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 延期招工补贴 助力企业降本减负
这是四川在2023年首次实施企业招工成本补贴的基础上,第二次延长企业招工成本补贴时限,同时也是四川在时隔两年后再次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



提振消费 用激励增强“新”的厚度
消费是21条政策措施中的关键词。其中,4条政策措施直接从消费新场景和消费券的角度入手,着力推动我省消费快速恢复提振。怎么理解消费新场景支持政策的设计理念?为何要“新”,如何来“新”?记者采访相关人士进行分析。



补贴“加码”,促进畜牧产业稳产提质
此次“21条”为何提出实施生猪牛羊出栏激励?当前,“16条”中有关肉牛稳产提质激励的政策仍在持续,实施效果如何?



以赛促消 以消兴城 让赛事“流量”变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措施》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个方面制定了21条政策措施。其中,实施演艺赛事活动激励被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真金白银 促进文旅流量转为消费增量
当下,提振文旅消费为何被摆在重要位置?四川促进文旅消费的激励政策设计有何考量?记者就此话题采访相关业内人士。



“一升一降”,金融出招
一方面助消费“升温”,一方面为企业“降压”——“一升一降”里,金融将如何“出招”?作为新一轮接续政策,此次出台的金融支持措施有何考量和亮点?记者邀请部分权威部门和行业专家进行了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