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川南木雕瑰宝”春秋祠,百年古建筑焕发新活力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泸州市优秀爱国主义基地,近日春秋祠又入选第三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文化中国行丨传承400余年,这款伞为何被称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分水油纸伞的制作技艺,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有着“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的美誉。文化中国行|川博馆藏首展广安 张大千敦煌临摹真迹点亮“大漠长歌”
4月6日上午,广安市博物馆展出张大千临摹的5幅敦煌壁画作品。
一角飞檐载风华(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旅·传统建筑)
飞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檐部形式,广泛应用于宫殿、庙宇、亭、台、楼、阁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其设计蕴含着深厚的天人哲思。飞檐形式的起翘和出翘最早可追溯至东汉,至明清时期已规范化,并通过精巧的设计增强了建筑物的防水和防雪功能。文化中国行丨侨乡文昌十八行村古民居:门门相对 兄弟同心
十八行村位于海南文昌会文镇,是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之一,拥有500多年历史。村中的“九牧堂”和“兄弟同心,邻里不欺”的祖训是其特色。村民重视教育,曾走出过秀才、举人和进士。村中保存着众多古宅和文物,如抱鼓石和上马石。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十八行村正焕发新貌,成为连接海外华侨与家乡的情感桥梁。在这里,人与城相契相守(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四川阆中古城被嘉陵江环抱2300余年,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遵循‘动态生长’原则,立法立规保护古城格局、街巷布局和院落格局,保留了93条井字形街巷和270多座民居院落。通过‘不迁学校、不迁居民、不迁市场作坊’的方式,古城生活充满烟火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新居民。多元化文化活动和特色文化体验项目使古城焕发新生,成为活态文化遗产的典范。文化中国行丨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文脉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以其小巧精致的设计著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苏州园林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脉底蕴,还通过各种造园艺术手法,展现了东方哲学和美学的独特魅力。如今,苏州园林正在走出“深闺”,不仅成为人们共享的文化遗产,还通过数字技术和公园改造等方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构建起‘从苏州园林到园林苏州’的新面貌。【文化中国行】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传统的,正是时尚的(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当下年轻人将文物中的中国传统色彩融入日常穿搭,通过服饰展现跨越历史的‘时尚对话’。从清代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的妆容到瓷器釉色的家居装饰,传统色彩不仅成为美的表达,也传递了中华审美的深厚内涵。文物色彩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Z世代审美中的‘舒适区’。文化中国行丨龟兹与敦煌 丝路双璧交相辉映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化中国行·营造之法丨一座建筑,如何传承千年儒风
曲阜孔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历史意义。它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梁思成称其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文化中国行)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文化中国行丨联播一瞬:苗银闪耀——传承千年的东方美学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当银锭遇到熊熊燃烧的火,960多摄氏度高温熔炼、千万次锻制拉丝……30道工序,一锤一錾,当非遗传承被AI赋能,传统技艺迸发出怎样的崭新活力?联播一瞬带你欣赏绝美的东方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