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融合
着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突破口,增强县城集聚吸附资源要素和人口的能力。
-
科技创新
提升科技创新内核能级,聚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更好增强科技创新源动力。
-
压舱石
成都要更好发挥“压舱石”和“主引擎”作用,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城市要加快高质量发展,经济体量较大的市(州)要多作贡献。
-
扩权强县
拓展优化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切实增强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
-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把就业优先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形成大就业工作格局,持续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稳企业稳岗位,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并举拓展岗位和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
优化营商环境
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
扩大消费和投资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储备项目接续早投、新建项目早开快投、在建项目快建多投、竣工项目投产达效。
-
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升科技创新内核能级,聚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更好增强科技创新源动力。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坚持“川渝一盘棋”,更加注重相互赋能,进一步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
-
绿色低碳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动真碰硬抓好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