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把握明年投资机会

来源:金融投资报

■ 本报特约专栏作者 应健中

2024年的股票交易即将拉开帷幕,在沪、深、京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中,2024年的股市是值得期待的。2023年股市的低位收市给2024年的市场操作带来了想象空间,投资者不必拘泥于上证指数3000点的得失,而应该将目光放到三个市场中去寻找可以把握住的机会。

要把握2024年的投资机会,笔者认为可以从选时、选市、选股三个方面来研判。

选时

每年的市场走势都有高点和低点,即便是年K线走阴线,你只要低点介入高点派发,捕捉到高低点区间的行情,你就能成为赢家。就像2023年,上证指数年开盘3087点介入,高点3400点派发后休息,理论上全年也有10%的收益。那么,2024年的低点在哪儿?笔者以为,离2024年的年开盘点位不会太远。

一般而言,在牛市中迎接来年,那就要看清楚再动手;而在弱市中,已经跌成这样了,未来上升空间和下跌空间哪个大?这既要看概率,更要看市场的基本面。当下的基本面就是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12个字就奠定了2024年中国股市的走向,年开盘即便下沉,空间也不会太大,但全年的上升空间反而更大。

笔者一直有个观点,每年以年开盘点位为基准,在下沉的过程中一路买下去直至满仓,全年都会找到一个好的卖点,这样的盈利模式在过往30多年的市场走势中,盈利概率很大。这样的思路不仅适合于对大盘的研判,更适合于个股的操作,年初选好买点开始建仓,然后耐心等待卖点出现。

2024年行情的选时或许就在年初,如果你是轻仓者,资金可以逐渐加大。如果你是重仓者,忘掉你买入的价格,等待市值的回升。如果你有短线做差价的经验,可以去博弈套利的机会。

选市

当下沪、深、京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给投资者提供了选市的机会。现在入市门槛不断降低,对投资者而言,都可以在一个交易账户上从容地对三地交易所的股票下单。就三市的机会而言,北交所股票仍然可以成为关注的重点。

两年前高层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如此高规格地打造一个新交易所前所未有,这就是北交所发展的基本面。

两年来,北交所上市的230多只股票中,“专精特新”成了主流,尽管上市的股票颇多,但总市值只有4100多亿元,流通市值2100多亿元,还不及主板中一只央企股票的市值。每天的交易量最多也只有300多亿元,只是沪深股市成交量的零头。北证50指数从1000点起步,两年多来最低跌到700点,2023年反弹到1100点,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现在北交所股票尽管每日的震幅开始加大,但基本上还是一个迷你的小型市场,从走势而言,可以说万里长征刚迈出第一步。

2024年股市IPO的重心可能转到北交所。中国股市运行30多年来,每个阶段的IPO都有侧重点,大型央企大规模上市时,深市创业板筹备了近8年,而创业板股票大规模上市之时,上交所IPO开始式微。中国经济走到现在,需要涌现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所以,北交所在未来几年中需要发展壮大,这给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北交所一级市场的现金申购,将吸引更多资金介入,这给众多寻求保值升值的闲散资金提供了机会。北交所股票日涨跌幅30%,给众多的短线客提供了博弈机会。最重要的是,北交所股票发行市盈率比较适度,二级市场上还有大量的破发股,这都给2024年的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

选股

过往的经验表明,手握牛股,即使在大盘弱势的年份,对你而言,实际上也经历了一轮牛市。反之,即便你经历了一轮牛市,如果你手中的股票处于下跌状态,你实际上就经历了一轮熊市,如果你在这样的股票上加杠杆,那就离出局不远了。

除非你做期指交易,需要研究指数的涨跌,否则无论是选时还是选市,最终都要落脚在选股之上。对2024年如何选股,笔者有如下几点看法。

其一,在破发股上选股。当下市场有很多破发股,北交所最多,其次是科创板和创业板。从中去选择业绩较好、经营稳定的公司耐心持有。

其二,估值永远是衡量股票性价比的依据,股票质地好、成长性好,即便现在股价还是像乌龟那样趴着,总有一天会变成脱兔的。低市盈率、分红有保障的股票,每年的波动总能跑赢一年存款的利息收入,放低自己的盈利目标,你就是赢家了。

其三,远离垃圾股,将钱耗在此类股票上不值得。另外,要注意那些原始股东上市的目的是在未来不做股东的公司。

2024年的股市依然会精彩纷呈,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规模、持仓结构、熟悉的品种到市场中去寻找自己可以把握的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