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研究所⑨丨国际传播中掀起“四川热”,因为成都大运会?
2023-07-28 15:43:1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知蜀君/文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7月28日开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齐聚“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向全世界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青春盛会。
成都大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我国疫情防控转入“乙类乙管”后的首场重大国际赛事,全世界为之瞩目。
知蜀君向来以“关于四川的非典型观察”为己任,自然不会错过观察这一重要赛事。知蜀君发现一个现象,最近这段时间,多语种推介四川的报道多了起来,来自全球各地的体育记者自然把大运会的举办地作为重点报道对象,《灵感中国(Inspiration)》《熊猫观察》《Amazing Sichuan(了不起的四川)》等新近上线的视频栏目也在不遗余力地介绍四川的风土人情。
知蜀君脑海中不禁浮现一个问题:国际传播中掀起“四川热”,只是因为成都大运会?
成都市区远眺幺妹峰。
一个生动缩影
“在四川,知中国”
国外对四川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宝”大熊猫。果不其然,成都大运会尚未开幕,大熊猫已大放异彩。大运会的吉祥物“蓉宝”以大熊猫为创作原型,据说相关特许商品有1000余款,火爆出圈的速度和热度惊人。许多外国代表团运动员表示,“看大熊猫”是此次参加大运会最期待的事情之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和成都市联合开行“大运号”旅游主题列车,便于参赛选手在比赛之余就近观看大熊猫饮食嬉戏。
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生活在蜀地的野生大熊猫数量在中国占比超过90%,数量和密度夺全国之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启“熊猫外交”时,四川大熊猫就以赠送或者租赁(后改为“只租不送”)的形式奔赴海外,成为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的“友谊大使”。
时至今日,旅俄(俄罗斯)大熊猫“如意”“丁丁”,旅法(法国)大熊猫“圆仔”“欢欢”,旅日(日本)大熊猫“比力”“仙女”,旅奥(奥地利)大熊猫“阳阳”“龙徽”……都来自四川,甚至它们在异国他乡产下了“后裔”。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几十年来,无数国际友人沿着熊猫足迹走进中国、探访四川,他们目睹这片诞生熊猫的神奇土地发生着震撼认知的巨变,叙事口吻早已变成“Sichuan,more than pandas!”(四川,不仅仅有熊猫!)。
四川有什么?
知蜀君作为专注研究省情的“四川通”,也时常与海外客商友人“吹壳子”“摆龙门阵”,并以“东道主”的身份向他们介绍——
四川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不谈流传千古的诗歌词赋、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就说说上新了的“三星堆”——这两年考古发掘出土上万件文物,金器、铜器和玉石器“再醒惊天下”,件件散发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四川有壮美的山川、多彩的人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遗产5处(仅次于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3项。诗人王勃盛赞“优游之天府、宇宙之绝观”(亲人们,怎么传神地翻译出来?)。
四川有蓬勃的活力、创新的精神。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有137所高等院校、368家科研院所,2400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93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是万亿级产业,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产业同样具备冲击万亿的实力。
客观说,四川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殊的地理地势和历史文化,使得四川既有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也有群峰磅礴的连绵山脉;既有引人注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有欠发达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既有奔涌不息的大江大河,也有多样多态的生灵物种……
但正是这一切,让四川成为中国的生动缩影,“在四川、知中国”有着丰富的内涵。脱贫攻坚战——四川作为“主战场”之一,62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是全球了解减贫治理“中国样本”的重要窗口。
跨越山海,你来我往。数据显示,四川获批设立领事机构23家,成都成为继上海、广州之后的领馆第三城,与22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在川外资企业达53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有381家,“国际范”越来越足。
优势这样凸显出来
中国西向南向开放前沿
上面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四川为什么吸引国际社会关注,但依然不足以回答一些问题,比如:为何近年来四川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去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意味着每天都有价值27.61亿元的货物在四川与全球之间流动。特别是2017年到2021年间,四川进出口总额翻了一番,从4605亿元增长到9513亿元,4年增量超过了改革开放前40年达到的年度最大贸易规模。
四川发生了什么?
知蜀君从前不久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发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揭秘”视角——主宾国。
2013年,第十四届西博会首次设立主宾国,蒙古国率先以“主宾国”身份登上西博会舞台。随后几届的主宾国分别为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泰国,每逢盛会“出场”,主宾国的政要都会率领庞大的经贸团来川开展活动、洽谈合作。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发现没?这些主宾国均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属于欧盟国家,新加坡、泰国属于东盟国家。
从地理区位看,四川既不沿海也不临边,是典型的内陆省份,并不具备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先决条件。但在“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四川西向北向经欧亚大陆桥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向通过北部湾出海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凸显了出来,一个内陆省份从西部腹地历史性地走向了开放前沿。
但历史不会浓缩于瞬息之间,这个过程必然是渐进的。
四川开放的战略重点最初聚焦西向北向连通欧洲,从成都等城市出发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用鸣响的汽笛取代了曾经响彻千年的驼铃声。
一列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出。(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成效反映到数据上:2013年从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年开行量仅30多列,如今年均开行量超过2000列,增长了60多倍。川渝两省市联合打造的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全国运输货值最大、辐射范围最广、产业带动最强的中欧班列品牌。
2020年,四川的外贸格局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东盟超过欧盟成为四川第二大贸易伙伴,甚至在今年一季度,东盟超过美国成为四川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与西部12省份全部参与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息息相关。
这条纵贯西部南北的战略大通道,其中一条主通道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打通了四川地理距离最近的出海口,使四川便捷地对接上南亚、东南亚这个拥有23亿人口的新兴国际市场。
当然,这是一条双向贸易通道。攀枝花生产的钢轨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往马来西亚,甚至“包场”了即将开通的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泰国榴莲搭乘中老铁路运至成都,从过去10天缩短至4天,相较传统的海运和陆运路线,时间更短,成本大幅降低。
知蜀君在梳理中发现,尽管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货物运量巨大,但从货物价值讲,航空运输独占鳌头。2022年,四川航空口岸进出口货值近5957亿元,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9.1%。
这是因为,需要借助空中通道出入境的电子产品、机器零件、汽车配件、跨境电商货物等价值较高,而川渝两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全球2/3的iPad、50%的笔记本电脑、15%的智能投影设备、10%的智能手机都是“川渝造”,这些产品及与生产相关的零部件对空运有较大需求。从另一方面讲,成都是全国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有条件支撑四川开辟更多“空中丝路”。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走铁路、走水运、走公路、走航空,去年四川与全球229个国家(地区)实现贸易往来,贸易额超10亿元以上国家增至55个。
多语种讲述
国际化的四川迎面而来
今年7月1日早晨,载着1100余名旅客的G2963次列车从成都东站发出,直奔香港西九龙站。稍晚一些时候,G2964次列车从香港西九龙站开出,呼啸着驶向成都。
蓉港高铁行驶在兴文县境内。
这是成都首次开行往返香港的直达高铁,经由成贵客专、贵广客专、广深港高铁运行,不用中转、不用换乘,一车直达,单程运行时间约10小时。
常言道,客走旺家门。如今,四川的发展变化,愈发吸引国际投资者、东方文化爱好者、美食美景仰慕者的关注。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知蜀君认为,以多语种视频讲好四川故事,推动高品质视频“出圈”海外,有利于国际友人和客商及时了解四川的新变化新机遇,对促进四川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春天,四川诞生了一款亿级传播的“爆款”视频《国色天府》,其以中国传统五正色“青、赤、黄、白、黑”为五个篇章,全方位展示丰富多彩、拼搏奋进的四川,受到海内外网友盛赞。
知蜀君专门打听了一下,《灵感中国(Inspiration)》栏目,受众定位于海内外Z世代群体,主要以古蜀文化、旅游地理、川菜美食、动漫网游、国潮中医、现代艺术、科幻传奇等为传播内容,强调“年轻态”“有创意”。
有意思的是,栏目面向全球网友征集“灵感”,“网友提需求,栏目来满足。”有一期节目的主角是一位日籍的《三国志》游戏发烧友,他千里迢迢来到四川“追星”,在成都武侯祠、德阳庞统祠墓、广元翠云廊、南充阆中等地深入体验线下版“三国志”,实地感受令人震撼的三国文化。据透露,这期节目播放量超过4000万,其中海外播放量超过260万。
《熊猫观察》是一档中英双播、虚实结合的杂志类视频节目,以数字人熊猫主播为主要表现形式,讲述四川重大热点事件,挖掘涉川国际活动中的闪光点,揭秘不被人熟知的幕后故事等。首期节目总计观看人次超150万,收获点赞10万+,甚至在纽约时代广场都有节目的宣传片,成效不错。
《Amazing Sichuan(了不起的四川)》聚焦的是在川学习、工作及创业的“歪果仁”,采用“洋主播”带入体验的方式,介绍四川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百姓生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期节目以来自英国伦敦的四川“洋女婿”托比的视觉,体验和讲述中医药康复治疗如何服务大运会运动员。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四川加快国际化步伐。在成都大运会举办前,涌现一批体现四川“国际范”的视频不算意外。
实际上,去年底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四川第一时间组织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今年以来,四川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密集开展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对接,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厄立特里亚总统和巴基斯坦、土耳其、阿塞拜疆驻华大使访川,四川的国际交流交往加速升温,国际合作潜能持续释放。
今年6月,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部署,提出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六大万亿级产业。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纽带,四川的国际合作有着广阔前景。
知蜀君最后想说,不需要预测,成都大运会期间全球各地关于四川的报道一定会非常多。这一青春盛会,在国际传播中掀起“四川热”,但这不是全部由头,也不会止步于此。
(张守帅新闻报道创新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