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从劳动人民中间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劳动者、礼赞劳动创造、保持劳动本色。【详细】
“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创新创造,踊跃投身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详细】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阐释勤劳、实干的重要性,强调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详细】
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安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成为一名普通农民。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习近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还带领村民们建成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1974年1月,习近平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一直琢磨着如何能改变梁家河面貌,改善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详细】
【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鼓励广大劳动者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勤天下无难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勤”是贯穿总书记从政生涯的品质,是对他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最为凝练的概括。【详细】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详细】
天天学习在历史长河中,中欧之间有着诸多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瓷器之美影响了欧洲艺术风格的演变;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法国传教士白晋等人给中国带来了欧洲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详细】
编者按: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些重要论述中,总书记精妙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以古喻今、启迪思想、激荡精神,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来源:求是网策划:代鹏 周璐铭设计:田建贺制作:王慧审核:【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详细】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看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居民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到“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谆谆嘱托,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郑重宣示……不论何时,人民始终在总书记心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2024年4月2【详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详细】
2024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听取了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他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详细】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西部地区在新起点上乘势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指明了方向。【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详细】
总书记重庆行 | 记者手记:山城何以“跨越山海”【详细】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4月22日下午,正在重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社区干部询问这里都开展哪些便民服务、社区干部待遇怎么样、平时工作忙不忙等,详细了解近年来社区减负效果。【详细】
晚春四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开启今年第三次国内考察。【详细】
成都世园会以“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为主题,以“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为理念。在186天的会期里,世界各地在这里展示各自的园艺特色和文化魅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