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详细】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详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详细】
5月30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儿童节礼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这封回信背后是一段在20年前结下的温暖情缘。【详细】
河南安阳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从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这里考察调研。【详细】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总书记这样强调【详细】
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两个结合”,再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立意高远,视野宏阔。【详细】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从传统到现代,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奔涌向前。【详细】
“看到来信,我回想起20年前为你们学校培土奠基的情景。得知这些年来学校越办越好,同学们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健康快乐成长,我很欣慰。”【详细】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详细】
无论工作有多忙,他总会抽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操场上、教室里、课外活动中、国内外……都留下了这位“大朋友”和孩子们的动人故事。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详细】
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的少年儿童节日快乐。【详细】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详细】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详细】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属于小朋友们的节日。“大朋友”习近平总书记一向关切小朋友的成长,多次走进学校课堂、运动场地,深入贫困地区家访,回信勉励各族学生,句句叮咛,片片真心,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未来接班人的真挚祝福和殷切希望。【详细】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详细】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详细】
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从“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殷殷寄语,到尺素传情的深切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关心。每一次交流、每一句勉励,都饱含着对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呵护、承载着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期盼。【详细】
种子,意味着希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