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详细】
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讲话时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今天,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详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最坚实的依托,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详细】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详细】
天天学习九月,金秋送爽。盛夏悄然隐去,秋实绚烂登场。在农历秋分时节,我国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详细】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央视网推出时政微视频《今天的中国》,与您一起感受今日中国的气象万千。【详细】
国庆期间,人们享受假期,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征询民意,体现了人民参与立法的重要性。塞罕坝林场的变迁展现人民奋斗精神。国家领导人强调团结一致,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现代化建设。【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粮食安全,从陕西榆林到天津、福建等地考察,强调要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人们从“吃不饱”走向了“吃得好”,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详细】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荒漠化问题,这不但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详细】
1949-2024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能唤起人们深沉久远的记忆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的大地 却已换了人间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从勇攀珠峰到探索太空从不断赶超到勇立潮头当今之盛世中华如你所愿【详细】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节点回望,中华大地发生的历史巨变令我们无比自豪: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详细】
浩浩碧水,朗朗晴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心所盼。“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绿水青山间的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指出,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以昂扬向上、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细】
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75年砥砺奋进,一代代中国人不减的赤子情、不变的中国心,共同铺就共和国的来时路。在风雨与荣耀交织的历史进程中,在光荣与梦想汇聚的伟大时代里,这是你的、我的、几代人的青春。辉煌中国,这盛世,如你我所愿。【详细】
回顾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文强调了团结奋斗的重要性,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实干和奋斗取得的成就,包括黄河治理、科技自立自强、体育成就等方面,以及在新时代继续奋斗的重要性。【详细】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大地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央视网推出原创新闻纪实MV——《予家予国》,与您一同感受新时代新征程的壮丽画卷和精神风采。【详细】
【本期导读】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尼发表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逐渐被人们所熟悉。11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已由中国倡议变成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授人以鱼”成为“授人以渔”,为共建国家社会发展、人才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为千万民众带来便利【详细】
山脉纵横,平原辽阔,河流滔滔,田连阡陌,千万姿态汇聚于此,这里,就是中国!【详细】
山河为碑,历史作证。中华大地上,一座座闪亮的坐标镌刻着红色记忆,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标记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丰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