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达24家 居中西部首位

“十四五”时期,四川外事港澳工作锚定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重大使命,深度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全力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在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中的参与度、能见度和贡献度显著提升。

  • 四川在线:

    2025年11月4日(星期二)10: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省委外办主任张涛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主要成就作介绍并答记者问,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经济合作局有关负责人参加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处长宁光霞主持。

  • 宁光霞: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 宁光霞: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委外办主任张涛女士、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先生、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洪波先生、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吴舸先生、省经济合作局一级巡视员方青先生,请他们介绍四川“十四五”时期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主要成就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宁光霞:

    现在,请张涛女士作总体介绍。

  • 张涛: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四川外事港澳工作的关心支持。

  • 张涛:

    “十四五”时期,是四川外事港澳工作乘风破浪、硕果累累的五年。我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重大使命任务,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路越来越宽。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介绍。

  • 张涛:

    一是全力服务保障元首外交和重大开放活动。“十四五”期间,我们成功承办了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让“四川时间”屡次吸引世界目光。我们高标准、高质量服务保障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这是一次体育的盛会,更是一场人文交流与主场外交的盛典。成功保障中国—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在成都举行,让“天府之国”成为中国与中亚五国深化友谊与合作的重要见证。此外,第12届世界运动会、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西博会、科博会、“金熊猫奖”、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等重大开放活动顺利举行。四川开放工作在国家对外工作大局的参与度、能见度和贡献度不断提升。

  • 张涛:

    二是以高层互访为引领推动务实合作。“十四五”期间,我们推动高层互访频率更高、成果更实,实现了从一般性友好往来,向深度战略合作的跨越。今年以来,来访四川的外国副国级以上政要多达28批次,为历年之最。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等先后访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锚定“一高地一基地”目标任务,坚持“西拓、南进、东接、北融”的方针,率团出访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在经贸、科技、能源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沉甸甸”的合作协议。

  • 张涛:

    三是大力推动国际朋友圈提质扩容。“十四五”期间,四川的“国际好友列表”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双重飞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关系也越来越“铁”。五年间,新增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138对,总量已达到543对,覆盖全球,国际友城数量居全国第四位。我们不仅“广交朋友”,更“深交朋友”。依托国际友城搭建互利合作之桥,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与20余个国际友城开辟定期航线,与30余个国际友城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促成一大批国际友城企业落户四川,助力一大批四川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遍布30多个国际友好城市。2024年举办的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是新冠疫情结束以来,我省举办的外宾数量最多、涉及国家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友城盛会,吸引了全球30个国家的43个外国友城代表团及300余名中外嘉宾参会,签署多项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协议,并达成经贸、科技、人文领域等多项交流合作计划。

  • 张涛:

    四是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围绕稳外资稳外贸、发展新质生产力、开放大通道建设等重点任务,搭平台、畅渠道、聚资源、促合作,探索经济外事新举措,推动外事工作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十四五”期间,尼泊尔、智利、西班牙、土耳其、巴西驻成都总领事馆陆续开馆,阿根廷、印度尼西亚获批在成都设领,外国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达24家。多措并举引导支持外资招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主体“走出去”,赴海外拓市场、引项目、增订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协同推动实施外国人来川便利化改革。聚焦对外宣介展示、经贸投资合作等重点,精心举办外国驻华使节四川行、外国媒体四川行、外国领团市(州)行等品牌活动。

  • 张涛:

    五是持续巩固川港澳合作机制。“十四五”期间,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港澳工作决策部署,加强川港、川澳合作会议机制建设,巩固拓展与港澳在经贸、科技、教育、文旅、青少年等多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形成了“政府规划、机制牵引、各方参与、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 张涛:

    回顾“十四五”,我们深感自豪;展望“十五五”,我们信心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外事港澳工作将继续锚定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使命任务,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昂扬的姿态,推动四川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张涛女士,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提问。中欧班列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通道,请问四川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 梁武湖: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 梁武湖:

    中欧班列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四川是全国开行中欧班列较早的省份之一,2013年4月26日,正式开通成都至欧洲(波兰罗兹)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命名为“蓉欧快铁”。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蓉欧快铁”更名为中欧班列(成都)。2020年6月,成都入选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2025年1月,成都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今年1—9月,成都开行中欧班列1677列、累计开行超1.9万列,联通境外城市126个,开行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下面,我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开展的工作及取得成效。

  • 梁武湖:

    一是国际通道网络体系持续完善。创新“欧洲通”运营模式,构建起北(至俄罗斯)、中(至欧洲)、南(跨里海、黑海至欧洲)三线并行的“陆上直达+铁海联运”多元化通道,特别是在南通道建设中已形成了跨里海、跨里海和黑海、全程铁路等3种运输模式,有效保障了中欧班列通道的安全稳定。创新 “澜湄蓉欧快线”“越桂蓉欧快线”品牌,畅通东南亚经成都中转至欧洲的全程铁路直达通道,首发孟加拉包机到成都中转中欧班列运抵欧洲的亚蓉欧“空铁联运”国际班列,开行“蓉欧非”铁海联运川货班列。

  • 梁武湖:

    二是集结中心枢纽能级不断增强。强化成都铁路枢纽中心支撑,建设以成都都市圈为核心、重点城市为支撑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集疏运体系,中远海运多式联运中心、集装箱共享中心等竣工投用,土耳其、俄罗斯2个国别贸易码头顺利建成,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年办理能力达120万标箱以上。推动“智慧陆港”建设,促进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三网”深度融合,上线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交换中心,200余项数据集成共享,实现企业“0跑动、0等待、秒办理”,作业效率提升40%。

  • 梁武湖:

    三是市场化运营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打造波兰马拉等运控中心3个,设立英国伦敦等境外联络处10个,建设德国杜伊斯堡等海外仓42个。打通上海、宁波经成都至波兰的“门到门”全程运输通道,创新开行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样化班列,推动夹江茶叶、温江花卉等特色商品及晶硅光伏等优势产品出口,实现挪威三文鱼、俄罗斯帝王蟹等全球生鲜高效直达,东南亚榴莲、山竹等水果直通本地市场,其中,通过班列进口泰国榴莲,每斤价格已降至20元以内,较过去30—35元/斤的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一。

  • 梁武湖:

    四是特色枢纽经济加快培育壮大。布局建设欧洲产业城,推动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发展。敦豪、白俄铁等供应链管理企业前50强80%以上落户四川,引进厦门象屿、迪拜传奇等进出口贸易龙头企业50余户,落地TCL、重汽成商等临港制造企业300余家,建成投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成展销36个国家(地区)特色商品,打造“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等,聚集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千余家。创新“班列+文旅”,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成都国际铁路港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区接待游客90.1万人次。

  • 梁武湖:

    五是班列运营组织模式不断创新。率先开展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为企业降低税负成本2%。创新针对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订舱企业的“运费贷”融资产品,有效缓解轻资产货代类企业融资压力。联合重庆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实现价格、规模、政策“三协同”及境外线路、仓储等资源信息共享,自2021年以来中欧班列(成渝)已累计开行超2.5万列,其中,“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合作机制”入选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 梁武湖: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为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开展积极的工作。我回答到这里,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梁武湖先生,请继续提问。

  • 四川新闻网记者: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四川不沿边、不靠海,“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带来了哪些新变化?谢谢。

  • 胡洪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 胡洪波:

    交通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十四五”以来,我们坚持交通天下,立足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畅通道、优服务、促融合,推动四川从“内陆腹地”加速迈向“开放前沿”,取得了三个“新”的突出成效,呈现出三个“更好”的显著特征。

  • 胡洪波:

    第一,对外开放通道实现新突破,立体交通更好畅联世界。我们坚持“铁公水空”全面发力,世纪工程川藏铁路加快建设,青海久治至马尔康高速公路省界段建成通车,出疆入藏公路战略骨干通道加速推进,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底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加速畅通。目前,“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基本建成,铁路、高速公路、水路进出川大通道达到51条,高效衔接7条陆路国际运输通道和4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运营国际(地区)客货航线99条,居中西部第一,川货出川出海、外货入川和人员交流的主通道加速形成。

  • 胡洪波:

    第二,国际运输体系实现新飞跃,双向奔赴更好通达全球。我们着力构建“西进欧洲、北上俄蒙、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运输网络,北欧三文鱼最快48小时即可送达成都市民餐桌,泰国榴莲、智利车厘子等进口水果价格更加亲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四川造产品加速走向世界。天府机场、双流机场国际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2024年出入境人员近600万人次、居全国第四,国际(地区)航空货邮吞吐量超40万吨,进出口值超6500亿元、居全国第三。全国第五个、西南首个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落地四川,“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通达近20个国家和地区。泸州港、宜宾港打通近洋及内河航线14条。

  • 胡洪波:

    第三,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互利共赢更好奔赴未来。我们积极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物流合作秘书处联络员会议,吸引3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签署了15项重要合作协议,推动国际铁路物流、跨境公路运输、国际航空货运等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蜀道集团、省港投集团等交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与58个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政府、机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投资建设了孟加拉国第一条高速公路——达卡绕城高速,建造了全球跨径最大的悬索桥——土耳其1915恰纳卡莱大桥,“中国标准”“四川建造”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 胡洪波: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锚定“一高地一基地”目标任务,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服务“软联通”、交流合作“心联通”,为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胡洪波先生,请继续提问。

  • 中国日报记者: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随着四川对外开放的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四川工作、学习和生活,请问四川在服务在川外籍人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 张涛:

    谢谢你的提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出台后,四川正成为外籍人士旅游观光、创新创业的优选之地。2024年9月,根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实施外国人来川便利化改革,我办会同相关部门在实践中重点推进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 张涛:

    一是优化入境游便利体验。出台《四川省进一步促进入境旅游行动方案(2025-2027)》等政策文件,从“加大四川文旅境外宣推力度、提升入境游客进出川便捷度、提升入境旅游支付和消费环境、完善入境旅游交通服务、不断优化入境旅游环境、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提升管理保障水平”着手,打通入境游堵点,提升入境游客来川旅游消费的便捷度、舒适度。

  • 张涛:

    二是改善出入境便捷体验。复航、新开、加密国际热门客运航线;优化民航出行售票服务,推广“空铁联运”等便捷购票方式;提升机场口岸一线人员服务能力,完善多语种服务;为探亲、紧急商务等事由急需入境的外籍人员提供口岸签证“绿色通道”;探索开展“中心+现场”远程联动“智慧旅检”,优化旅客通关体验;为入境游客提供多种套餐办卡入网通信服务;大力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等,全面提升外国人入境便捷体验。

  • 张涛:

    三是提升外币外卡便捷支付水平。我省出台《提升外籍人士在川消费支付便利度“6条措施”》专项支持政策,率先对外卡POS机、刷卡手续费给予财政补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设有“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为入境旅客提供一站式快速办理银行卡、开通电话卡、兑换钱币“入境三件套”服务;成都地铁和公交已完成外卡贴卡过闸乘车技术改造,成为中西部首个实现公共交通全面支持境内外银行卡直接支付的城市;全省三甲以上医院、4A以上景区售票点、4星级以上酒店和部分便利连锁门店也已实现外卡受理覆盖。

  • 张涛:

    四是优化在川工作、营商、学习、生活便利化服务。相继出台《进一步加强外籍紧缺人才引进的若干措施》《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实施方案》、“外资23条”等人才引进和改善营商环境的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各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对符合条件的外籍商务人士提供专项来华签证便利措施;设置四川省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推动“留学四川”品牌和四川国际中文教育走向世界;实现西南地区品类最全的市内免税店落户成都,进一步丰富入境游客消费体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全省实现超200家医疗机构可接诊外籍人士。

  • 张涛:

    此外,我们还会同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外国驻川领事机构、外国专家、留学生、在川外国企业家等举办“外籍体验官”活动,参访机场集中支付服务中心、重点外籍游客参访景区、支付便利化服务示范区、外籍人士集中居住国际社区、出入境一线便捷服务站等场所,系统体验外国人来川便利化工作新举措、新亮点,并将相关意见及时反馈有关部门。

  • 张涛:

    未来,我们还将贯彻落实好各项鼓励性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士在川工作、学习、生活的体验感、幸福感。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张涛女士,请继续提问。

  • 香港商报记者: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当前四川正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请问四川在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来”方面有哪些做法成效?谢谢。

  • 方青: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十四五”期间(数据截至今年9月),四川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共计146.1亿美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8.1%,规模每年均保持中西部第一。

  • 方青:

    从项目看,全省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70个,增长34.1%。法国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美国雅保氧化锂锂电池材料眉山生产基地等一批标志性外商投资项目成功落地。

  • 方青:

    从结构看,外商加大在川研发中心、科技服务等高技术产业投入。其中,高技术产业FDI到资增长54.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19.2%。

  • 方青:

    从来源地看,欧美日韩FDI到资增长4.1%,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增长26.2%,形成了覆盖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的多元化外资来源格局。

  • 方青:

    “十四五”期间,我们围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 方青:

    一是强化政策精准引导。积极落实国家稳外资政策,先后推出“金融十条”“外资23条”等专项举措,落实外商再投资递延纳税、税收抵免、研发中心财税支持等优惠政策,依托《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产业,有效激发外商投资热情。今年,还专项制定了《2025年四川省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稳外资力度。

  • 方青:

    二是搭建高效合作平台。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制定精准出海计划,在德国、日本、沙特等重点国家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开展招商,举办一系列“投资四川”海外推介活动,对接丰田、西门子等一批重点跨国企业;借助进博会、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高能级平台,邀请知名外企来川考察对接、洽谈合作,吸引更多外企来川投资布局。

  • 方青:

    三是着力产业生态构建。围绕四川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聚焦建圈强链,通过知名企业投资四川恳谈会、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等,靶向招引跨国公司、行业头部企业及关键配套企业。强化精准招引“促增量”,实施“敲门行动”,挖掘投资意向,深化与外资企业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深度合作。促进外商再投资推动“扩存量”,培育存量外资做大做强、鼓励增资扩股。推动“以民引外”,支持有需求本土企业对接国际资源,拓展利用外资渠道。

  • 方青:

    四是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成立全省外资工作专班,统筹部门资源协同发力,强化机制与要素保障。深入开展“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健全外企圆桌会议机制,推行“服务专员”“首席服务官”制度,为外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十四五”期间,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超千个,为200余家重点外资企业配备服务专员,投资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 方青: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十五五”期间四川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诚邀全球投资者共享四川机遇,携手合作共赢!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方青先生,时间关系我们提最后一个问题。

  • 中新社记者:

    中新社记者提问。“十四五”期间,四川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谢谢。

  • 吴舸:

    感谢中新社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大家对开放工作的关注。下面由我回答这个问题。

  • 吴舸:

    去年,省委、省政府时隔12年再次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发展大会,出台对外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整合设立全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十四五”以来,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服务进出口总额接近1500亿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74.9亿美元,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规模保持在中西部前列。 具体来讲,可以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成绩。

  • 吴舸:

    一是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我们打好政策组合拳,出台开放10条、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8条、稳外贸9条等政策措施,全力稳订单、拓市场。创新“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推动“四川造”产品加快出海,平板电脑、碳酸锂、鱼油、柠檬出口位居全国第1。开展扩大进口专项行动,消费品进口年均增速30.7%。我们实施“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攻坚行动,外贸实绩企业总数超9100家。2021年至2024年,全省货物贸易年均增速6.7%,率先成为中西部首个外贸破万亿的省份。

  • 吴舸:

    二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我们注重政策、平台、主体、市场协同发力,出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系列政策措施,开展数字文创全产业链创新,全国首创“中试+”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新增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4个。2021年至2024年,全省服务贸易年均增速5.2%,知识密集型出口占服务出口比重达54.4%,生物医药国际授权交易额累计200亿美元以上。其中,成绩最显著的是,一个卖了80亿美元、一个卖了120亿美元,非常突出。

  • 吴舸:

    三是对外投资稳步增长。我们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化工、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龙头企业加快境外布局。开展投资合作国家和地区超过80个,90%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布局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七化建承建全球最大乙烯一体化项目、合同金额228亿美元。

  • 吴舸:

    四是开放平台赋能提质。我们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全省累计探索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1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我们实施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行动,数量增至10个,宜宾临港经开区连续2年综评排名西部第1。我们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赋能提质行动,新获批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6个综保区对全省进出口贡献率超过50%。全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增至9个,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近1400亿元、年均增速24.7%。

  • 吴舸:

    “十五五”时期,四川将始终锚定“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使命任务,坚定落实省委“西拓、南进、东接、北融”部署,深入实施对外开放发展行动,加快构建对外贸易创新体系和开放能力体系,放大外贸、外资、外经、外事、外宣联动效应,实施“五外联动”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制订出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策措施,加快贸易强省建设。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感谢吴舸先生。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欢迎与省政府新闻办取得联系,今天主要发布的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的参与,大家再见。

2025年11月4日(星期二)10:00,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省委外办主任张涛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主要成就作介绍并答记者问,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经济合作局有关负责人参加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