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全省共立案经济犯罪案件580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600余名

2024年以来,四川公安重拳打击群众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广泛的经济犯罪活动,强力推进一系列专项行动,共立案经济犯罪案件580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600余名,涉案总价值270余亿元。

  • 四川在线: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10: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李治钢,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秦虎,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钟重介绍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经侦部门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成效,并答记者问。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敏主持。

  • 主持人 王敏: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 主持人 王敏: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我们今天邀请到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李治钢先生,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秦虎先生,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钟重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主持人 王敏:

    现在,先请李治钢先生作介绍。

  • 李治钢: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全省公安机关2025年度“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新闻发布会。

  • 李治钢:

    今年活动的主题仍然是“与民同心、为您守护”。自2010年公安部将“5·15”确定为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以来,在各位媒体朋友的帮助和见证下,这一主题已经成为我们经侦部门防范宣传的特色品牌。下面,我向大家报告去年以来我省打击经济犯罪总体情况。

  • 李治钢:

    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使命任务,聚焦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主题,以 “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严打突出经济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金融秩序,全力护航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李治钢:

    第一,专项打击整治,全力遏制经济犯罪。聚焦当前经济犯罪形势特点,重拳打击群众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广泛的经济犯罪活动,强力推进一系列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全省共立经济犯罪案件5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600余名,涉案总价值270余亿元,打防经济犯罪工作6次受到公安部领导、省领导充分肯定,相关部门先后16次表彰表扬或致电祝贺。

  • 李治钢:

    其中,严打非法集资犯罪,立案侦办相关案件140余起;同时开展金融领域刑事犯罪攻坚,破获“歼击”“净保”等专项行动大要案件125起。积极以“专业对职业”破解打击涉税犯罪难题,立案侦办涉税案件399起,摧毁了一批职业化虚开骗税犯罪团伙。突出打击假币区域犯罪,以捣毁制假窝点、切断假币流通渠道、摧毁贩运网络为重点,破获假币犯罪案件49起,捣毁假币制售窝点23个。

  • 李治钢:

    严管严打传销犯罪、探索打击网络传销犯罪新模式,立案侦办有关案件283起,多起案件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快侦快破商贸领域犯罪,坚持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合同诈骗、串通投标、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重点犯罪“零容忍”,连续开展涉粮食安全、工程招投标、城镇燃气安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整治,立案侦办相关案件2300余起,持续营造良好的安商惠民社会环境。

  • 李治钢:

    第二,改革赋能增效,参与防范重大风险。积极推动“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设,坚持“科技支撑、机制牵引、数据赋能”,以公安“十四五”规划实施为契机,推动相关实验室、平台等硬件设施建设,研发一批实用工具。加快推进资金数据分析成果转化落地应用,建成涵盖省厅情报导侦联勤中心和成都等地类罪研判基地的“一中心、五基地、全省融合”的情报导侦工作体系,统筹部署联勤中心星级培育、数据共享等工作。

  • 李治钢:

    建立全省经侦人才库,不断充实反洗钱、打击涉税犯罪等领域专业人才力量,目前已吸纳经侦各领域专家人才50余名。坚持“比战训”+“传帮带”相融合,开展全省练兵比武,提升业务水平。进一步综合应用情报信息化建设成果,坚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风险生态研判,并依托“两书一单”,及时向行政监管等部门发布预警提示,推动强化前端监管、源头治理。

  • 李治钢:

    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四川特点的经侦防范宣传品牌,开展“经彩”作品、经侦IP形象评选,反假币、打击非法集资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揭露常见经济犯罪手法,传授防骗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社会面防范经济犯罪能力。

  • 李治钢:

    第三,多措便民利企,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省政法系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落实落细公安部《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进一步深化警企共建,助力企业提高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风险防控能力水平。

  • 李治钢:

    建立健全全省经济犯罪治理联席会商机制和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经济犯罪多方协作机制,强化与市场监管、工商联等单位的协作配合,积极搭建助企平台,开展系列服务民营企业专项活动,推动全省设立警企联络站、警企联络员,打造服务企业前沿阵地。

  • 李治钢:

    结合四川民营企业“雁阵培育”等工作,建立重点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联系制度,省、市、重点民企三方情报线索研判会商机制等,开展送法上门、送教上门1000余次。

  • 李治钢:

    同时,积极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锚定群众、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梳理13类常见经济犯罪报案材料标准,制定《四川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接报案工作指引(试行)》,进一步规范经侦部门接报案工作。深化经侦案管机制建设和监督平台应用,全面推进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涉案财物管理排查整治,累计审核案件5000余件,进一步严格规范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采取,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 李治钢: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当前,利用新技术实施经济犯罪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不断增强,给公安机关侦查打击、追逃挽损工作带来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公安经侦部门紧密结合打击新型经济犯罪需求,坚持做强专业警种,优化手段机制,充分发挥数据作战优势,不断建设应用新技术装备,丰富构建场景化智能战法,持续培育经侦数据侦查人才,切实形成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打击格局,努力让经济犯罪无所遁形。

  • 李治钢: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也将继续在“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牵引下,坚持严打方针,强化打防措施,全力维护广大群众、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我们呼吁广大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警惕打着“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幌子的经济犯罪活动,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可能是陷阱”,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 李治钢:

    我们衷心希望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和公安机关一道,呼吁全社会携手做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共同为建设“平安四川”贡献力量!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和支持四川公安经侦工作。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王敏:

    谢谢李治钢先生。现在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 四川法治报记者:

    四川法治报记者提问。近年来保险诈骗案件高发,我省公安机关在打击此类犯罪上取得了哪些成效?能否介绍具体的打击手段和典型案例?谢谢。

  • 钟重:

    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公安厅会同四川金融监管部门连续组织开展了“净保1号、2号”专项工作,依法打击保险领域犯罪活动,有力服务了我省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 钟重:

    一是以专班运作提升组织保障。联合四川金融监管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指挥开展“净保”系列专项工作,确保专项打击入轨推进。公安厅将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强化指挥调度、调查研究、督导推进、总结复盘等工作举措,为专项打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 钟重:

    二是以精准研判突出打击锋芒。针对保险诈骗犯罪活动不断迭代升级的形势特点,公安机关着力转变侦查理念和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类罪研判分析工具等手段,提前预判、精准打击。2024年以来,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保险诈骗犯罪案件119起,涉案金额逾亿元,发起全国集群和跨区域协同打击6起,打掉职业化团伙20余个,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净化了保险市场环境。

  • 钟重:

    三是以紧密协作凝聚治理合力。密切强化“公安、监管、行业、机构”联动的四位一体模式,积极落实召开1次联合部署会、形成1个工作机制、组织1次联合培训、开展1次联合表扬的“四个一”工作举措,聚焦“车险”“雇主责任险”“人身险”等骗保高发险种,不断完善各方在信息共享、风险研判、案件查处、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协作配合,推动打击犯罪和综合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 钟重: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统一部署,与相关监管部门紧密合作、协同作战,持续保持对保险诈骗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维护我省金融市场良好秩序。
    谢谢。

  •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钟重先生。请继续提问。

  • 人民法治记者:

    人民法治记者提问。当前假币犯罪有哪些新特点和技术化趋势?四川公安如何提升打击假币犯罪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谢谢。

  • 秦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支付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现金的使用量逐渐减少,电子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假币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 秦虎:

    一是制假网络特征明显。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制假原材料采购、设备交易和资金支付,造假链条已逐渐从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运作。

  • 秦虎:

    二是贩假渠道多样。犯罪分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多渠道贩卖假币,线上利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进行联系,线下通过快递邮寄、车辆运输、人员携带等方式进行销售。

  • 秦虎:

    三是用假方式隐蔽。犯罪分子通常选择防范意识较弱的人群和场所进行使用。他们瞄准菜市场、便利店等现金使用频繁的场所,利用各种“找零骗局”,达到使用假币的目的。

  • 秦虎:

    2024年以来,我省公安机关严格落实“预警、打击、防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假币犯罪工作。坚持多部门共治。会同人民银行健全完善警银假币监测反应机制,实现公安假币监测点与全省700余个金融机构监测点的快速响应,实现假币信息和数据的动态掌控。坚持多警种合成。建立反假币跨区域合成打击中心,有机融合各警种侦查资源,强化情报收集与研判,为打击假币犯罪提供有力支撑。

  • 秦虎:

    坚持多层级联动。省、市、县(区)三级公安机关各自发挥优势,掌握打击主动权,实现跨区域案侦工作优势互补、联动收网,成功破获多起假币案件。2024年以来,全省共侦破假币案件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5名,捣毁假币制造、储藏窝点23个,缴获假人民币400余万元。

  • 秦虎:

    银行金融机构柜台假币收缴量从2019年以来逐年下降。坚持多渠道宣防。采取公布典型案例、线索举报奖励、现场传授假币识别技巧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并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发布预警、提示信息290余条(次),切实提高群众识假、防假、反假的能力,营造全社会参与反假币的浓厚氛围。

  • 秦虎: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对假币犯罪的严打态势,广泛发动群众,共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反假币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假币工作格局。
    谢谢。

  •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秦虎先生。请继续提问。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总站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总站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是,请问四川公安机关在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方面采取了哪些重点措施?如何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谢谢。

  • 钟重: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

  • 钟重:

    一是强化组织推动。公安厅高度重视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组建实体化运行的工作专班,定期专题研究公安机关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制定行动方案,对打防非法集资犯罪工作实施“机制化处置”。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对标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落实系统性风险状况掌握、案件处置指导、部门协同联动等工作措施。2024年以来,公安厅先后召开10余次专门会议,调度部署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工作,并成立工作组,促进工作整体推进。

  • 钟重:

    二是强化风险防范。公安厅积极强化与主(监)管部门的工作协同,强化对涉及非法集资的风险企业、新兴业态的运行监管、定性甄别和政策把握,及时纠正、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同时,会同主(监)管部门约谈风险机构管理人员,配合开展资金清退等工作,有效防范风险“爆雷”和蔓延。

  • 钟重:

    三是强化案件查处。实施“一案一专班、一案一策”,明确包片包案、省市区三级捆绑责任等措施,打表推进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攻坚工作。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相关案件14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0余名,挂牌督办重点案件23起。同时,积极推动建立行政与司法同步、追赃与挽损同步、刑事与民事同步、登记与确权同步、资产处置与分期发还同步的工作机制,主动加强与检法机关的研究会商,全力增强案件查处效能。

  • 钟重:

    四是强化“阳光办案”。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围绕案件查处、人员抓捕、追赃挽损等节点,搭建与投资群众的沟通对话平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最大程度缓解群众焦虑情绪。通过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切实解决问题,提升办案质效。

  • 钟重: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密切与成员单位的工作协同,强化工作措施,稳妥有力地持续推进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稳定。
    谢谢。

  •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钟重先生。请继续提问。

  • 人民公安报记者:

    人民公安报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是,四川公安经侦部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谢谢。

  • 李治钢: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给大家解答。近年来,四川公安经侦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积极参与全省政法系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等活动,聚焦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所需所急所盼,持续深化经侦执法规范化建设。

  • 李治钢:

    一是深化亲清暖企。坚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先后联合省工商联开展民营企业预防和治理内部腐败专题活动、服务民营经济川渝经侦联合行动及系列服务民营企业专项活动,向企业提供点对点法律指导,帮助企业堵塞管理和经营漏洞;各地经侦部门也按照有关部署要求,大胆创新,如攀枝花探索建立经侦前哨警务室、绵阳构建“124警企直通车”机制、遂宁构建“三长”经侦警企联系机制、宜宾设立经侦工作站和经侦工作联络员、眉山建立“警企服务中心”等,积极打造“蜀警安企”护企品牌。

  • 李治钢:

    二是坚持法治卫企。进一步规范涉企刑事执法,设立“涉企案件接报案服务站”,建立健全涉企案件登记、受案、流转、监督、反馈等工作机制。制定推广《常见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指引》,一次性书面告知企业所需报案材料,确保企业报案“只跑一次”。健全完善经侦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完善《全省经侦系统案管工作规范》等规范细则。在省、市、县三级经侦部门内建成实体化、规范化、体系化运行的案管组103个,设立经侦专职案管员62名,实现经济犯罪案件“管办分离”。

  • 李治钢:

    三是开展整治安企。全面推进“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涉企案件评查”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涉企经济犯罪案件起底排查、数据筛查、对照清查、个案复查等工作,坚决杜绝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逐利执法等问题,依法审慎使用羁押性强制措施,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扣冻”,经侦执法公信力持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公安经侦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提升效能,以更优业绩、更实作风当好“护航员”、撑起“安全伞”。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王敏:

    谢谢李治钢先生。请继续提问。

  • 法治日报记者:

    法治日报记者提问。当前涉税犯罪呈现哪些新趋势?四川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税收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谢谢。

  • 秦虎: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近年来,公安机关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紧盯涉税犯罪变化趋势,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持续保持对涉税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涉税犯罪案件399起,挽回经济损失8.6亿余元。

  • 秦虎: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省公安机关坚决落实公安部系列部署,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经销行业、成品油流通领域虚开犯罪活动开展针对性打击,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起3起集群战役,有力斩断了以发票为工具的利益链条,有效策应了医疗行业整治、打击成品油非法交易等专项工作的开展。

  • 秦虎:

    二是严打骗取出口退税犯罪。这类犯罪在涉税犯罪中性质最为恶劣,公安机关始终将其作为打击重中之重,2024年先后组织发起集群打击8起,全年立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涉案总价值和挽回损失同比均大幅上升。同时,严厉打击不法报关行、货代公司等不法中介团伙,有效遏制了骗取出口退税犯罪高发的态势。

  • 秦虎:

    三是助力税收优惠政策落准落稳。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和管理服务措施,主动研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出现的各类涉税犯罪,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了一批利用“加计抵减”“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助力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落地。

  • 秦虎: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涉税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以更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税收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谢谢

  •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秦虎先生。请继续提问。

  •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是,能否详细介绍公安经侦部门重点推动的“金析为证”工作?谢谢。

  • 钟重: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金析为证”,是资金分析成果证据转化的简称,就是在公安机关案件办理过程中,将资金分析成果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法律实践活动。

  • 钟重:

    “金析”是资金分析的简称,通过资金分析,依法对涉案资金数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对资金交易的进出账户、金额大小、交易时间、对手信息的关联性和共同性进行研判,确定账户之间关系和资金去向,进而查明有关违法犯罪事实。

  • 钟重:

    资金分析内容包括资金数据存在性、真实性、功能性、相似性、关联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为证”是资金分析成果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简称,是指按照特定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对资金分析进行全要素、全流程的证据化改造,使资金分析成果具备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并经法庭质证后作为证据使用。

  • 钟重:

    “金析为证”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改变公安机关侦查工作中,涉及大量资金往来的分析和认定,以往完全依赖司法审计结论的现状。司法审计报告对涉案资金的梳理和认定结论,是目前刑事诉讼最重要的定罪量刑依据之一,但高昂的审计费用和冗长的审计周期,不仅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还影响刑事诉讼效率。

  • 钟重:

    在此种现状下,高效、便捷的“金析为证”应运而生,这也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积极实践。2023年7月,公安部经侦局启动资金数据分析成果转化研究工作。今年4月7日,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该项工作全面落实落地。

  • 钟重:

    资金分析是依照相关技术标准和程序规定开展的数据分析过程,是由通过相关培训的民警以数据安全关口为前提条件的。目前我省已培训初级、中级资金分析民警277名。成都、德阳、内江等市也正全力实现执法实践案例的破。

  • 钟重:

    下一步,也欢迎我们的新闻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公安经侦部门正在开展的“金析为证”工作。
    谢谢。

  •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钟重先生。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10: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李治钢,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秦虎,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钟重介绍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经侦部门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成效,并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