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在线
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16:3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达州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处长宁光霞主持。
-
主持人 宁光霞: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联、达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即将于10月27日启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届文艺展演的特色、亮点和看点,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成平先生,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仲晓玲女士,达州市政府副市长刘政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主持人 宁光霞:
下面,首先请王成平先生介绍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总体情况。
-
王成平: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国文化建设日新月异,城乡舞台异彩纷呈,神州大地四季欢腾。地处中国西部的四川,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加快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供给,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巴蜀大地搭建起了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这一文艺舞台,激活了基层文化细胞,产生了一大批由农民创作、群众表演、反映乡村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乡村文艺不断繁荣发展,真正让百姓唱了起来、跳了起来、乐了起来。 -
王成平:
近年来,达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文化繁荣行动,依托成功创建的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搭建了常态化、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成届次、高水平、广覆盖举办了8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点亮了群众生活,激发了乡村文化活力。
-
王成平:
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将于10月27日—28日在四川省达州市隆重举行。本届展演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联、达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下面,我就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
王成平:
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主要目的是:唱响一个主题、展示两大板块、突出三大特色。
-
王成平:
唱响一个主题:即,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唱响“乡村大舞台,幸福新农村”。以乡村文化为主体、以农民为主角,颂扬农业新发展、展示农村新变化、讴歌农民新生活,唱响乡村振兴曲,共筑美好新未来。
-
王成平:
展示两大板块:本届展演活动由主体活动、配套活动两大板块构成。主体活动包括“1+3”四项活动:“1”就是举办1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3”就是举办“新农村视觉艺术展览、新农村文创产品展销、新农村文化惠民公益演出”,配套活动包括举办现代川剧《马多福的金饭碗》演出、“巴山杯”乡土诗歌大赛、“畅游大巴山”文旅嘉年华、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考察调研等。两大板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聚集了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中富有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地域风情的新农村文艺题材作品,这既是一曲共唱乡村文化振兴的交响乐章,更是一幅激情勾勒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在新时代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壮美画卷。
-
王成平:
突出三大特色:一是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参加展演作品原创来源于田间、地头、家园,创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均流露出真实而清新的乡土韵味,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示自然美和人性美,折射出广袤农村大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沧桑巨变和亿万农民获得幸福新生活的内心喜悦。
-
王成平:
二是突出文旅融合特色。将展演活动与文旅消费有机融合,既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又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方式。为此,我们举行土家民俗展演、摄影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举办“畅游大巴山”文旅嘉年华和新农村特色文创产品展等系列活动,开展文化旅游资源展示、特色美食展览展销、直播带货展示等文旅商务活动,为村民带来难忘的游玩体验,提升旅游热度、促进文旅消费。
-
王成平:
三是突出区域合作特色。本次活动以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为契机,联动川渝23个地区参与,在四川南充和重庆万州、开州等地设立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主会场分会场同步进行,开启川渝共绘文旅同心圆、共建文旅大环线、共育山水大品牌、共推文旅融合大发展。
-
王成平: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即将拉开帷幕,我们真诚期待,全国各地朋友走进潜力无限的巴蜀大地,走进魅力四射的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大舞台,与我们共享机遇、共举合作、共赢发展。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王成平先生。下面请刘政先生介绍本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筹备有关情况。
-
刘政: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的大力指导下,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联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努力下,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现在,由我简要介绍展演活动筹备情况。
-
刘政:
开幕演出方面:开幕综艺演出将在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举行,邀请了专业导演团队倾力打造,围绕“乡村大舞台、幸福新农村”主题,分为3个篇章,共12个表演节目,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新时代的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演出过程中安排了与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和四川省南充市分会场视频连线,进一步促进主分会场互动交流。
-
刘政:
配套活动方面:除开幕综艺演出外,展演活动还配套开展文化惠民演出、视觉艺术展览、文创产品展销、大型现代川剧演出、乡土诗歌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各项活动紧扣时代主题,以静态展示与活态表演相结合的方式,由四川省文化馆与达州市文体旅游局共同组织实施,有效整合全国、全省和达州资源,充分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新面貌、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效,各项活动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
刘政:
线上活动方面:采取微信图文、宣传海报、快闪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发布,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微商城、现场直播、直播带货等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法,表现乡村主题、反映乡村新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展演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
刘政:
氛围营造方面:目前开幕演出现场、展销活动广场、视觉艺术展现场、参观考察点位等周边环境的整治提升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节俭办会和适度社会氛围宣传的要求,在重要道路设置道旗、广告牌和宣传标语,合理设置了氛围小品,呈现出喜庆、热烈、热情的环境氛围。
-
刘政:
后勤保障方面:展演活动后勤接待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活动期间所需食宿酒店、交通车辆、场地布置、安全保卫、电力通讯等相关工作已完成部署,各项物料的设计、制作已安排就绪,活动开始前将再次进行预检,确保万无一失。
-
刘政:
目前,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已经蓄势待发,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提供保障服务。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刘政先生。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
四川发布记者:
四川发布记者提问。全国乡土诗歌大赛作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重要内容,请问本届活动有哪些特点?谢谢。
-
仲晓玲: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关注。前三届乡土诗歌大赛举办得很成功,参赛诗人共计5590余人,收到参赛作品共计28900余首,评出获奖作品181件,并在国家及省级媒体发表,公开出版获奖作品集《乡愁时分》3部、6000册,大大丰富了整个新农村文艺展演的内涵,产生了广泛影响。
-
仲晓玲:
本届大赛在吸收往届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活动专业性更强。近年来,全省文艺作品百花齐放,达州着力打造“中国·西部诗歌城”,涌现出了梁上泉、杨牧、周啸天、陈官煊等一批蜚声中华诗坛的著名诗人,“巴山诗群”展现出蓬勃生机。为充分体现诗歌大赛的专业性,本次大赛特邀中国诗歌学会、星星诗刊杂志社和四川省诗歌学会为指导单位,邀请全国著名诗人、评论家担任评委。
-
仲晓玲:
活动参与面更加广泛。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028位诗人共12800余首诗歌,参赛人数及作品数量皆创历史新高。参赛诗人中,50%以上的诗人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60%以上的诗人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是在校大学生、10%是农民,四川及达州诗人占比20%。作者籍贯涵盖全国各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展演期间我们还将邀请部分评委、获奖作者、全国著名诗人等举办新时代乡土诗歌创作座谈会和颁奖典礼。
-
仲晓玲:
这些参赛作品乡土气息更加浓厚。参赛作品的主要内容都与乡村、“乡愁”有关,不乏关注时代进步、关切乡村振兴、关爱绿水青山、关心民生发展的大气、厚重、向上的佳作。对持续繁荣新农村文化、大力倡导新农村文明,推动乡村振兴和中华诗歌文化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仲晓玲:
活动影响更加深远。大赛获奖作品将在全国诗歌专业平台公示和发表,同时公开出版获奖作品集《乡愁时分(第四卷)》,每届大赛获奖作品集《乡愁时分》的出版,都是我们永远记住“乡愁”的最好载体,是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留下来的永久性的精神财富,所以,很多地方也将这项大赛的获奖作品列入地方奖励项目。我的回答到此结束。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仲晓玲女士。请继续提问。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新农村文化展演活动作为全国性群众文化活动,是怎样体现和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谢谢。
-
刘政: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是本届展演活动的主要目的和重要任务,我们历届展演都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及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活动的宗旨,不仅活动举办方式和内容策划等方面都充分贴合乡村实际,通过长期以来的坚持和努力,有力推动了全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基层。
-
刘政:
推动文艺创作“焦点”直达基层。以展演活动助推文艺创作生产,聚焦农村风貌、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主题,依托巴山作家群、巴渠诗群、巴山画家群、巴山摄影人创作品牌,持续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持续繁荣。
-
刘政:
近年来,以举办展演活动为引领,强力带动新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生产,年均原创各类新农村题材文学艺术、舞台艺术、视觉艺术作品5000余件(部、篇)。迄今,共有2200余件作品在国家、省、市艺术比赛和展演活动中获奖,有2500余件作品参加了历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舞台艺术演出、视觉艺术展览和诗歌大赛等。
-
刘政:
推动文化活动“重点”直达基层。自2011年创新举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以来,围绕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达州全域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系列文化活动1700余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项目类”群星奖。“巴山蒲公英”文化志愿服务团、“巴山文艺帐篷队”两大文化惠民品牌,受到中宣部、文旅部高度赞扬,央视多次专题报道,大力推广“文化特派员”制度,让市县专业文化人才到基层定点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切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刘政:
推动品牌创建“亮点”直达基层。我们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成功打造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后,以此为龙头,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创建,聚焦基层群众文化服务这一重点,集中力量打造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先后建成了1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了20余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四个一批”项目、50余个各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0余个全民艺术普及基地、500余个各级“魅力乡镇”“样板村镇”,切实提升了达州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
-
刘政:
推动资源保障“要点”直达基层。不断加强基层文化服务的资金保障,高水平建设了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57个分基地和230余个乡村大舞台,同时,带动了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构建了以市级为骨干、县级为枢纽、乡镇村为基础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以展演活动推动生态资源、文化元素、现代农业要素叠加,打造了大竹县渔人部落、万源市巴山云海、达川区帝源生态农场、开江县莲花世界等一大批乡村文化+旅游+农业综合体,有力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刘政先生。请继续提问。
-
中新社记者:
中新社记者提问。历届开幕综艺演出都是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重头戏”,请问本届开幕综艺演出有哪些主要内容和亮点?谢谢。
-
王成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开幕式综艺演出是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集中打造、精心筹备、全力推出的“重头戏”。由于本届展演是文化和旅游部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后举办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在文旅部指导下,我们邀请了专业导演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了不同地域新农村文化艺术资源,站位全国、突出四川、表现达州,打造多元化文艺节目。主要特点有:
-
王成平:
主题突出。本次开幕综艺演出以“乡村大舞台 幸福新农村”为主题,以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方向,以多样化的文艺形式体现主旋律、正能量,讴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三农”新景象。
-
王成平:
内容丰富。本次开幕综艺演出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序曲,以《蝶变·家园如画 产业如虹》《生机·感恩传承 乡村新韵》和《重托·奋楫前行 龙腾虎跃》三个篇章为主体,以大合唱《在中国大地上》为结尾,共12个表演节目。节目内容以全国为主,四川、达州为辅,以原创文艺精品为主,少量优质成品节目持续展演为辅,节目表达形式涵盖了舞蹈、歌曲、杂技、小品、鼓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幕式整台节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
王成平:
在参与方式上,本届展演将采取线下展演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届时大家可以通过关注智游天府、文旅达州等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直播信息,并通过公共文化云、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线上观看。同时,我们还将通过线上平台宣传新农村视觉艺术作品展示、新农村特色文创产品展销、“巴山杯”乡土诗歌大赛等活动,网民可以在线参与微商城、直播带货等线上活动,共同参与新农村文艺展演活动,共同感受新农村文化艺术独特魅力,共同见证新农村振兴发展巨大变化。
我就回答以上内容。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王成平先生。请继续提问。
-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刚才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是“乡村文化振兴”“文艺繁荣”,请问近年来,在全国新农村展演等活动的推动下,达州在乡土文艺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就?
-
仲晓玲: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关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近年来,四川积极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自信自强、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着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大力支持各市、州繁荣发展文艺事业。达州市高度重视文艺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了当地农村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
仲晓玲:
有效推动文艺精品创作。达州市坚持以活动促文艺创作生产,深度打造和提升巴山作家群、巴山诗歌城等创作品牌。众多作品在国家、省、市艺术比赛和展演活动中获奖,《竹琴声声》获第十一届曲艺牡丹奖提名奖;《川乡传》获第九届四川文学奖,并售出包括英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俄罗斯文在内等7个语种的外文版权;乡土题材作品《王大贵相亲》《一颗痣》《心愿》《你是我的眼》等连续四届获得四川省小品小戏一等奖。
-
仲晓玲:
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连续承办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该活动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展演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系列文化活动,年均举办“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惠民演出、“巴渠大讲坛”公益讲座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一千余场,年受益群众超过数百万人次,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幸福感。我的回答完毕。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仲晓玲女士。最后一个提问。
-
四川日报记者: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达州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请问本届展演活动相较往届有哪些不同之处和亮点?
-
刘政:
谢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本届展演是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主办后,举办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在活动筹划过程中我们全面总结了往届活动的举办经验,并积极创新举办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本届展演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
刘政:
活动影响更为深远。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自第二届开始由中国文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并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为了进一步把这个全国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做大做靓,自第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起,文化和旅游部开始作为主办单位,本届展演更是文化和旅游部参与主办后的首次线下活动,活动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依托国家级平台选节目、调作品、搞宣传,切实提升了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奠定展演在全国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地位。
-
刘政:
活动参与更为广泛。本届展演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幕参演节目、参展作品来自祖国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北京、浙江、黑龙江、新疆等多个省市都选派了节目参加活动,充分体现展演活动的“全国性”。同时,展演配套活动“巴山杯”乡土诗歌大赛吸引了全国2028位乡土诗人参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2800余件,参赛人数和作品数量为历届之最。与此同时,我们联动重庆万州、开州、四川南充等地,以举办展演活动分会场的形式,深度参与展演活动。10月以来,达州已经配套开展“乐享金秋”文化惠民演出120余场,通过文艺的形式,把党的声音和优秀节目传递到巴山渠水的每一个角落,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
刘政:
活动筹办更为精简。我们在全力确保本届展演活动安全圆满举办的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持节俭办会、务实办会,不因承办规格更高而提高经费支出,从严编制经费预算、从紧控制经费支出,并从展演活动的筹划、组织、运行、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缩减开支,总体经费预算较前几届有了大幅度缩减。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刘政先生,答问的环节就到这里。欢迎媒体持续关注和报道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感谢今天的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我们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