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
2024年10月22日(星期二)15: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凉山专场,请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阿石拉比围绕“持续写好‘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介绍,凉山州政府副州长苏正清、凉山州政府副州长马小合、凉山州政府副州长成武毅将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处长宁光霞主持。
-
主持人 宁光霞: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由凉山州发布。
-
主持人 宁光霞: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阿石拉比先生,凉山州政府副州长苏正清先生,凉山州政府副州长马小合先生,凉山州政府副州长成武毅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主持人 宁光霞:
下面,请阿石拉比先生向大家介绍“持续写好‘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有关情况。
-
阿石拉比: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感谢大家对凉山的宣传报道和关心支持!
-
阿石拉比:
凉山是民族地区、脱贫地区、资源富集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凉山视察指导,“对凉山寄予厚望”。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积极把握新时代新机遇,加快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
阿石拉比:
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凉山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经济总量实现新跃升。2022年全州经济总量跻身“两千亿俱乐部”,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1.1亿元、同比增长7.5%,经济总量位列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三,经济增速位列全省21个市州第三。今年上半年,全州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
阿石拉比:
我们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划布局“三大强州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找资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州已探明矿产种类103种,稀土、钒钛磁铁、铜、铅锌、金、磷等矿产和水风光清洁能源资源均在这一轮行动中实现大幅度增储,土地资源、农林物产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家底进一步摸清,为进一步做实擦亮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和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提供了坚强支撑。
-
阿石拉比:
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搭建资源研究平台,加强创新开发力度,增强转化应用能力,推动资源就地转化、延链补链强链,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以2个千亿级、5个百亿级产业为主体的“2+5”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大力推进以“水风光”优势互补、源网储高效适配的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2023年全州发电总量2900亿千瓦时、占全省的61.5%,相当于上海、天津两个直辖市全年用电量总和。
-
阿石拉比:
深入实施“农业强州战略”。聚焦打造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强化耕地提质增量,推动形成以6个百亿级、8个十亿级产业为主体的“6+8”产业集群,构建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州产粮252.7万吨、排名全省第四,德昌百亩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片单季亩产1251.5公斤,刷新世界纪录;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金阳青花椒、西昌葡萄等“大凉山”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深受欢迎。
-
阿石拉比:
深入实施“文旅强州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四川文艺副中心、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构建以文化旅游、商业贸易等为主体的“4+6”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打造“五彩凉山·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特色文旅品牌,积极发展全域全时旅游,邛海泸山、泸沽湖、螺髻山等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彝族火把月、大凉山戏剧节、“听见绿水青山”中国(四川)民族音乐周、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西昌马拉松等节庆赛事活动精彩纷呈,凉山文旅持续火热。今年上半年,全州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061.7万人次,同比增长15%。
-
阿石拉比:
我们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除发展瓶颈、增强动能潜力的主抓手,不遗余力推进交通、电力、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
阿石拉比:
随着新成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凉山已全面迈入“动车时代”,州府西昌至成都实现2个多小时铁路通达,正在积极争取高铁项目落地;今年内,全州17县(市)中有9个通高速公路,正在加快推进6条高速公路建设和3条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招商工作,预计到2028年将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西昌青山机场已开通32条航线,通航全国32个城市,正在加快推进5个民用、通用机场的布局和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水运等航道建设;同时,积极谋划布局“十五五”交通规划。凉山正在形成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蜀道难”变“蜀道畅”的生动写照。
-
阿石拉比:
我们靠山护山、靠水护水,精心谋划做好“水文章”,累计建成大小水利工程30余万处、水库288座、堤防1146千米,治水兴水能力全面提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我们大力推进跨区域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电力输送能力已达420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正在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电网项目,凉山的“绿电”能源正源源不断输往东部地区和成都等周边地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
-
阿石拉比:
我们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引领,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帮扶范围,“一户一策”精准落实就业促进、产业发展、住房改善、政策兜底等帮扶措施,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夯实,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8884元增长到2023年的13220元,增幅达48.8%,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
阿石拉比:
坚持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州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实现“有学上、上好学”,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加快提升,全民素质不断提高。
-
阿石拉比:
大力实施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补短提能达标行动,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小病不出乡(镇)、常见病不出县(市)、大病不出州”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和平安创建,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凉山社会风尚持续向好向善,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
阿石拉比:
各位媒体朋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凉山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奇迹。
-
阿石拉比: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对凉山现代化建设美好蓝图充满信心。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把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进,坚决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阿石拉比先生。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
封面新闻记者: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请问凉山州将如何把农业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
马小合: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凉山是农业大州,农业占比大、农村人口多、农业资源丰富,是四川三大林区、三大牧区之一,立体气候造就了立体农业,是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也是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的最佳适宜区。近年来,我们坚定落实省委关于“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部署安排,谋划实施农业强州战略,去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8亿元、增长4.3%,凉山农业正在由“大”向“强”迈进。
-
马小合:
如何擦亮凉山农业金字招牌?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对凉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唱响“特、优、绿、丰、稀、错”六字经,全产业链打造粮油、生猪、草食畜、水果、蔬菜、烤烟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林果、蚕桑、马铃薯、花椒、家禽、种业、中药材、花卉8个十亿级以上的“6+8”农业产业集群,走出一条具有凉山特色的“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育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
马小合:
一是建基地。时刻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持续推进“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四大行动”。实施天府良田“找耕地”行动,耕地面积达86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592.2万亩。实施“天府良田”建设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398.9万亩、高效节水灌面13.2万亩,宜机化改造30万亩。实施“天府良田”增产行动,引进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0个,建成玉米等育种基地49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0%。去年全州种粮面积达800.3万亩、产量252万吨。实施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行动,持续巩固提升全国重要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南方优质高原水果基地、全省最大的优质蚕种生丝和桑葚生产基地;建成省州县现代农业园区242个,设施农业21万亩,其中省级星级园区16个。
-
马小合:
二是创品牌。聚焦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加快谋划培育一批彰显各县(市)特色的支柱型产业,形成县县有品牌、乡乡有产业、村村有产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凉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产品数量达1600多个,年产值190亿元,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累计创建中国名牌1件、中国驰名商标6件、地理标志农产品112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6个。
-
马小合:
三是搞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行动,到2026年建成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烘干设施500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0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75%以上。
-
马小合:
四是育主体。实施主体培育提升四大行动,培育壮大集体经济5029个,激活125家州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万个农民合作社、2.6万户家庭农场、10万户种养大户发展新动能。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马小合先生。请继续提问。
-
科技日报记者: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科技创新一直是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凉山是如何提升优势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凉山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呢?谢谢。
-
成武毅:
谢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凉山具有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和深厚基因,从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建成410厂攻克钒钛磁铁矿冶选难题、建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到如今建成世界第一水电站高坝、世界最深的地下暗物质实验室、世界唯一的昆虫类药材GAP养殖基地等,一大批“凉山创”“凉山造”走向世界。
-
成武毅:
近年来,我们坚定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科技项目引育、核心技术攻关,一批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不断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2023年,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27%。
-
成武毅:
一是聚焦平台建设为企业赋能。积极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夯实研发平台创建基础,通过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创新主体质量和创新平台能级,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建成全省民族地区唯一一家省级高新区,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0余个,全州各类科技型企业达34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9户。202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64.7亿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等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工作。
-
成武毅:
二是聚焦技术攻关为产业赋能。围绕推进“三大强州战略”,加快优势特色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技术成果,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深入实施国家973重大科技专项、攀西重大科技攻关等科技计划,西昌钢钒公司“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钒钛磁铁尾矿再利用”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稀(凉山)稀土公司稀土萃取工艺流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钒钛资源回采率提高到96%,稀土回收率提高到99%以上。选育推广燕麦、荞麦、玉米、马铃薯、洋葱、油橄榄等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4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80余项。
-
成武毅:
三是聚焦人才培养为发展增智。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一手抓本土人才自主培养,一手抓州外人才柔性引进,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人才发展新高地建设。全州专业技术人才突破10万人,入选国家、省、州高层次人才计划89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72人,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493人,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人才加速集聚。全州企事业单位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大学等30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科技合作协议70余项。累计从省内外高校院所柔性引进科技人才1700余人,为凉山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
成武毅: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产业主阵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在创新平台、产业赋能、人才引育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探索走出一条民族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四川建设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贡献凉山力量。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成武毅先生。请继续提问。
-
川网传媒—四川发布记者:
川网传媒—四川发布记者提问。众所周知,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凉山的一张靓丽名片。今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绩”如何?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推进文旅强州?
-
苏正清: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非常感谢在座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凉山文化旅游发展的关心、关注与支持。火把节源于古代彝族先民在作物生长结果时节,通过集会游行的方式,在田间地头、道路村巷高举火把驱魔除害,以祈福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传统习俗,是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东方狂欢节”,明代诗人杨慎曾以“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的美妙诗句描写当时凉山火把节盛况。
-
苏正清:
去年开始,我们通过节庆搭台、经济唱戏,把火把节延伸为火把月,组织火把狂欢夜、天天火把节、彝族传统选美、抖音足球嘉年华等精彩活动,各地的斗牛斗羊、摔跤、赛马、梯田音乐会、彝族服饰巡游等活动热闹非凡,特别是越西县的稻田火把秀等特色活动,呼应起源,把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的古今融合和传承。今年火把节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1357.7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实现旅游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44.2%;签约文旅项目20个,总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63.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苏正清:
近年来,我们坚定落实省委关于“做好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部署安排,谋划推动了文旅强州战略,实施文旅资源普查、精品线路打造提升、文旅服务补短等十大行动,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高水平编制文旅工作规划,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全州文旅接待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完善以文旅产业为先导的“4+6”现代服务业体系(即:文化旅游、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4大支柱型服务业和电商信息、人力资源、特色餐饮、运动康养、会议会展、科技服务6大成长型服务业),每年落实1.3亿元文化旅游产业事业发展扶持奖补资金。打造建成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首期、改造提升大石板古村,首次举办大凉山烧烤节等新景点新场景。对旅游景区进行优化布局,将分散多元的景点串珠成链、并链成片,实现全域一体化发展,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苏正清: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丰富内涵,坚持系统谋划、规划先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挖掘利用文旅资源,全力打造“东南西北中”五条旅游精品线路,不断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等短板,推动螺髻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建昌古城等重点项目提质增效,依托文旅活动促进消费。常态化举办好“五彩凉山·夏季清凉”和“冬季暖阳·凉山不凉”两大特色品牌文旅系列活动,拉动服务业持续增长,力争到2026年全州旅游综合收入达900亿元,带动服务业增加值达1200亿元,推动凉山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四川文艺副中心,持续提升凉山知名度、美誉度。
-
苏正清:
在这里,我们诚邀大家到凉山跑西马、听音乐、看电影、赏戏剧、晒太阳,成就一段美食、美景和民族文化交织的冬季暖阳之旅!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苏正清先生。请继续提问。
-
四川日报记者: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我们都知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中交通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请问凉山州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
阿石拉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刚才,在作主发布时我介绍了凉山交通建设总体情况,这里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
阿石拉比:
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制约凉山人文交流、物流通畅、经济融通、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出门靠走、过河靠溜”“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物流靠人背马驮等,曾经是凉山交通的真实写照。
-
阿石拉比:
为了改变凉山落后的交通面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凉山始终把交通规划建设作为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交通强州战略,建成投运了一大批影响深远、支撑全局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全州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阿石拉比:
我们持续实施交通建设大攻坚。
自2013年以来,先后实施多轮凉山州交通建设大会战,特别是州委、州政府启动了交通强州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规划铁路547公里、公路6600余公里、民用通用机场9座、内河水运码头航道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4484亿元,五年行动期间计划完成投资超2500亿元。
目前,已建成铁路272公里、公路3500余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0公里、普通公路3300余公里),已完成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公路、水运2022年、2023年投资均超过400亿元,居全省第一;今年有望完成投资450亿元以上,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
阿石拉比:
我们加快畅通对外运输大通道。
以铁路、高速公路等为重点,全力推进联接外部的新通道、大网络建设。2022年,新成昆铁路建成投运,德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西香、西昭、西宁、宜攀沿江、乐西、会禄等6条高速公路1000余公里,在建规模居全省第一。 -
阿石拉比:
金西、昭普、攀盐等332公里高速公路项目正在开展投资招商工作,其中金西、昭普高速公路预计在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在建规模将继续扩大。
西昌青山机场正在加快推进口岸机场建设,2023年旅客吞吐量达106.9万人次,正在加快开展会东、甘洛民用支线机场和盐源、木里、雷波3个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和建设准备工作。 -
阿石拉比:
另外,宜西攀高铁、金沙江翻坝航运等一大批大通道项目正在加快谋划推进,建成后,凉山将基本形成贯通东西、畅通南北、通江达海的“立体大交通”格局。
-
阿石拉比:
我们着力夯实交通民生基础。
围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畅通内部“毛细血管”,扩大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延伸深度。全州布局普通国省干线4393公里,建成农村公路2.5万公里、水运航道860公里,全州17个县(市)到州府西昌均已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通,100%的乡镇和建制村、63%的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实现通硬化路,100%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客车,广大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的愿望已成为现实,“溜索出行”“藤梯为路”成为了永远的历史。累计建成1.5万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 -
阿石拉比:
同时,我们结合凉山特殊地形地貌条件下的安全保障、产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大力建设“网外路”,累计建成彝家新寨路1700余公里、林区矿区库区路8000余公里、机耕路5700余公里,铺就了一大批安全路、民生路、发展路、幸福路。此外,为有效防范应对森林草原火灾,建成森林草原防灭火通道5.1万公里,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
阿石拉比: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目标,持续实施交通强州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科学谋划“十五五”交通规划,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凉山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在此,也恳请大家继续关心支持凉山交通建设发展。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阿石拉比先生。请继续提问。
-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凉山地处长江上游,请问在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成效?
-
马小合:
谢谢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始终在不破坏、不污染为底线抓“大保护”的前提下,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州现有自然保护地33个,有12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环绕,共有大小河流1094条,天然高原湖泊8个,其中泸沽湖、邛海、马湖分别为全省第一、第二、第三大高原淡水湖。全州林草地面积7265万亩,占全州辖区面积的80.19%,占全国林草资源的1.06%、全省的19.07%。
-
马小合:
我们全力推进美丽凉山建设。坚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呵护邛海”,强力推进邛海流域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分期建成环湖滨带湿地2万亩,目前邛海湿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邛海入选全国示范河湖、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西昌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我们全力推进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湿地水源涵养与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项目,金阳百草坡、美姑大风顶等10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
马小合:
我们持续巩固污染治理成效。“十四五”以来累计减排氮氧化物9337吨、挥发性有机物834吨,其中氮氧化物已提前完成省下达“十四五”减排目标任务。州府所在地西昌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以上,常年综合排名全省第三位。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制,州县乡村四级共3826名河(湖)长常态化巡河护河;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9座,完成140个“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全州国考和省考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立涵盖128家企业的土壤污染重点监控单位名单,完成83个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在西昌、会东开展长江上游土壤风险分区管控试点建设工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
马小合:
我们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分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链突破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钢铁、建筑材料等传统领域企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步伐。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入选省级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单位,攀钢西昌钢钒公司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全面推进林草碳汇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全省首个CCER林业碳汇项目落户凉山。
-
马小合: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水平保护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马小合先生。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凉山水电风光及矿产资源富集,在做好资源能源这篇大文章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谢谢。
-
成武毅: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众所周知,凉山大山大水大资源,资源富集度高、组合性好、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清洁能源富甲天下、矿产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我们坚定贯彻省委“做好资源能源这篇大文章”部署要求,立足凉山实际,加快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部署要求,全面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
成武毅:
一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支撑。我们把全面摸清资源家底作为抓产业、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实施新一轮找资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从今年开始到2026年,州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依托相关专业技术力量,集中开展地下“找矿产”、地上“找风光”等资源普查调查。
-
成武毅:
目前,全州已实施国家级、省州级找矿项目39个,多种战略资源矿种实现大幅增储,比如冕宁牦牛坪矿区实现重大突破,预期新增稀土资源量496万吨(REO)。通过空白区普查、风光同场、风场扩容和大中型水电站增机扩容等方式,合理确定开发边界,全面形成清洁能源普查成果,新增清洁能源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总量达2.2亿千瓦。资源能源的普查新增和高效转化利用,能更有效保障国家能源、矿产供应链产业链安全,进一步增强了凉山建设工业强州的信心和底气。
-
成武毅:
二是加快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凉山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尤其是在特色优势产业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构建以清洁能源、钒钛稀土2个千亿级产业,先进材料、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5个百亿级产业为主体的“2+5”现代工业体系,谋划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
-
成武毅:
同时,鉴于凉山良好的基础条件,省上已将我州列为全省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高端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等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或协同发展地,为凉山融入全省产业协同发展大局提供了重大机遇。全州已建、在建风光新能源装机达1458.5万千瓦、居全省第一,钒钛稀土产业正在联合申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已按下“加速键”。去年,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居全省第三位。
-
成武毅:
三是大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我们始终把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全州已建成1个省级高新区、3个省级开发区。前几天,德昌新材料化工园区已获省政府批准并正式公布,我州化工园区实现“零突破”。目前,我们正加快推进凉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并积极创建新的开发区,全州产业园区积聚效应加速显现、承载能级进一步提升,努力为凉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园区力量。
-
成武毅: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产业特色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承接省级前沿科技攻关突破行动特别是六大科技专项,加强资源研究开发平台建设,增强转化应用能力,全面建立和推行“产业链长制”,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在重点产业稳链、延链、补链、强链上谋求更大突破,加快构建更具凉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四川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成武毅先生。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感兴趣的问题,欢迎会后与省政府新闻办取得联系,我们做好联络服务工作。感谢今天的发布人,也感谢今天的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