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
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15:00,《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政策吹风会将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省林草局、省林科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
四川在线:
政策吹风会由省新闻中心主任余志军主持。
-
主持人 余志军: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政策吹风会”。
-
主持人 余志军:
四川省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旨在发挥森林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
-
主持人 余志军: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省政府新闻办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办联合举行省政府政策吹风会,邀请省林草局总工程师张革成先生,省林草局改革与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李大明女士,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三级调研员陈思慧女士,省林科院二级研究员莫开林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
主持人 余志军:
首先,请张革成先生作介绍。
-
张革成: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四川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4年9月19日,四川省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借此机会,现就《实施方案》有关情况作一简要通报。
-
张革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明确指出“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近年来又多次强调“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要求“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为建设“天府森林四库”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张革成: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全国森林资源大省,现有林地面积3.81亿亩,居全国第1位,其中森林面积2.6亿亩,建设“森林四库”优势突出、潜力巨大。近年来,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2023年12月7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实施方案》,先行启动建设“天府森林粮库”,推动多样化“林粮”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谋划建设“天府森林四库”,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
-
张革成:
《实施方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绿”并举、“四库”联动等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将森林“四库”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共建共享。着力建设“天府森林水库”夯实生态安全根基,建设“天府森林钱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天府森林粮库”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建设“天府森林碳库”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进“蓄水于山”“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固碳于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
张革成:
同时,结合四川森林资源现状和发展基础,科学提出目标任务。力争到2030年,全省森林蓄水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亿亩,进一步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让更多“森林热量”“森林蛋白”走上餐桌;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万亿元,比当前翻一番,带动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6000元,进一步鼓足老百姓的“钱袋子”;碳储量达到10亿吨,森林固碳增汇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森林碳汇功能价值变现,做大林业碳汇“大蛋糕”。
-
张革成:
为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着力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绿色天然水塔”、构建多元化森林食物供给体系、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增强森林固碳增汇功能等四项建设内容。按照做足增量、提升质量、保护存量、释放能量的思路,明确提出实施森林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着力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等四项重点任务,包括实施长江上游干支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四川盆周山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国土绿化综合项目、加强退化天然林修复、加强人工林改造培育、加强珍贵大径级木材培育、大力发展木竹加工、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森林旅游康养提质行动、推进森林碳库价值实现、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森林防灾减灾能力等14项具体措施。同时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支持政策、提升服务能力等三方面保障措施。
-
张革成: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抓好《实施方案》的推进实施,科学分解建设任务,加快出台工作指南和系列配套措施,在具体实施中更好统筹生态保护、生态发展与生态安全,积极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本底,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林草力量。
-
张革成: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谢谢张革成先生。下面请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
四川新闻网记者: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自去年年底印发《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实施方案》以来,四川在探索森林粮库方面有哪些成效和进展?谢谢。
-
李大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仓廪足,天下安。四川省充分发挥林粮产品的特色优势,2023年率先在全国启动建设“森林粮库”。全省划分为平原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峡谷区和攀西地区四大区域,组织实施千万亩核桃提质、百万亩油茶倍增、百万亩油橄榄领先、百万亩竹笋培优、百万亩林药提升、千万亩林菌双增等六大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林产调料、林产饮料、森林水果、食药用花卉等八大林粮和林下种植、养殖、采集三种模式。
-
李大明:
我们首次以竞争性立项方式遴选出20个“天府森林粮库”建设项目,指导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把握新态势、立足高起点、突出“森林味”,扎实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截至目前,全省新增林粮经营面积115万亩,总面积突破8015万亩,产值达1600亿元,较“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启动前分别增长约9.6%、28.8%、25.8%。
-
李大明:
各地亮点纷纭、成效初显。金堂县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成功让来自西班牙的油橄榄“远嫁”四川,并入选“天府森林粮库”第一批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金堂县累计发展油橄榄7万余亩,建成初加工厂3家,引进生产线3条,年产油超1000吨,全年综合产值可达5.67亿元。攀枝花仁和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紧抓板栗产业支柱,盘活林下经济,入选“天府森林粮库”第一批建设项目。截至目前,仁和区种植板栗达3.3万亩、总产量8500吨,预计全产区丰产达产后,全年板栗综合产值可达4.5亿元,实现板栗户均收入9万余元。
我的回答完毕。 -
主持人 余志军:
谢谢,请继续提问。
-
中新社记者:
中新社记者提问。请问森林四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四川开展“天府森林四库”有何优势和必要性?
-
张革成: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森林是多元功能和多重价值的集合体,“水、钱、粮、碳”分别阐释的是森林的四大功能,库则意味着充沛、丰盈、可持续。“森林四库”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一棵完整“树木”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统一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水库和碳库是森林的基础性功能,更多体现的是森林的生态效益,不能以牺牲森林资源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钱库和粮库是森林的拓展性功能,更多体现的是森林的经济效益,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能够满足人类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
-
张革成:
四川建设“天府森林四库”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首先是区位优势。我省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地理环境独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将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国家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 -
张革成:
其次是资源优势。我省属于全国第二大林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地面积3.81亿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2.3%,居全国第一位。森林面积2.6亿亩,森林蓄积18.95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四位。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将有利于充分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宝库”作用。
-
张革成:
再次是基础优势。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经营等项目,抢抓绿化全川、脱贫攻坚等重大机遇,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两手抓”,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持续增长,以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重点的森林食物发展迅速。2023年,全省森林涵养水源总量达到890亿立方米,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5200亿元,“林粮”年产量超过1400万吨,为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奠定了良好基础。
-
张革成:
最后是保障优势。全省现已建成各类林草科技创新平台10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长期科研基地42个,近10年获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40余项,为建设“天府森林四库”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林区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有效改善了林地经营利用条件。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
主持人 余志军:
好,下一个问题。
-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提问。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来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水库”,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陈思慧: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天府森林水库”建设,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林草固土保水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提升全省水源涵养能力,涵水为库、滋润河山,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陈思慧: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水库”。
-
陈思慧:
一方面,挖掘空间科学增绿。在目前全省基本实现应绿尽绿的基础上,科学挖掘大江大河源头、干流及主要支流等区域造林绿化空间,有序开展造林种草,有效增加全省林草固土保水的绿色本底。
-
陈思慧:
二方面,聚焦重点精准提质。聚焦重点区域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功能退化的状况,大力组织实施退化林、退化草原和退化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恢复和提升森林、草原、湿地水源涵养能力。
-
陈思慧:
最后,围绕难点持续治理。围绕全省石漠化、沙化等水土保持困难地区,大力组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工程,切实有效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区域固土保水能力,推动全省水源涵养能力的整体提升。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余志军:
请继续提问。
-
科技日报社记者:
科技日报社记者提问。请问四川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中,如何做到着力培育、发展林草新质生产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
莫开林:
谢谢你,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将把科技贯穿于“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让科技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林草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
莫开林:
首先,我们将强化创新赋能,加快关键技术攻关。
-
莫开林:
在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支持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组建“天府森林四库”相关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长期科研基地等。充分发挥“四川玉蟾山楠木培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等100余个现有国省创新平台作用。
-
莫开林:
在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方面,做强林草科技创新团队,大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凝聚各方资源,争取更多“森林四库”科技需求纳入国家林草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
莫开林:
在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方面,聚焦“水库”建设,重点突破困难地带、退化地带生态保护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聚焦“钱库”建设,重点突破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木竹纸浆一体化精深加工等技术;聚焦“粮库”建设,重点开展林粮种质创新、高效培育、加工利用、质量检测等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支持研发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聚焦“碳库”建设,重点突破碳汇计量方法学、固碳增汇等技术。
-
莫开林:
其次,我们将加速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莫开林:
一方面,立足“森林四库”建设生产需求,编制印发《“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技术指南》,提高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的精准度、融合度、匹配度。
-
莫开林: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央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推广普及各地有用、实用、好用的良种良法,指导建设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的科技示范基地。例如,通江县实施的杜仲项目,改变了传统的栽植模式,杜仲叶产量提高了57%。
-
莫开林:
再一方面,扎实开展科技下乡万里行等“组团式”精准帮扶,大力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科普活动。
-
莫开林:
四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全省林草业地方标准委员会近期刚刚正式获批成立,下一步按照“有用、管用、好用”要求,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普及应用。
-
莫开林:
此外,我们还将坚持外引内培,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
-
莫开林:
一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与涉林草高校沟通协作,补齐“四库”建设人才短板,重点加强“钱库”“碳库”等紧缺专业学科建设。
-
莫开林:
二是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下步将启动省级林草创新人才选拔,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
莫开林:
三是健全基层人才队伍。当前,我省有35名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今年,我省也选聘了第一批省级林草乡土专家82名。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国、省林草乡土专家选聘力度,梯次培养一批市县林草乡土技术骨干,打通“四库”建设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回答到这里,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下一个问题。
-
封面新闻记者: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四川开展林草碳汇开发项目试点两年来,在“天府森林碳库”建设上积累了哪些经验?
-
陈思慧: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试点两年来,我们筛选了4个市、13个县(市、区)、8个单位,开展不同层级、不同资源类型的省级林草碳汇工作试点,以更好推进多类型能复制可推广的林草碳汇项目开发模式。25个试点地区(单位)实施固碳增汇示范工程165万亩,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非煤矿山生态修复、马尾松退化林修复等12个固碳增汇示范样板基地,开发碳汇项目30个,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也走在了全国省级层面开展试点工作的前列,得到国家林草局的认可。
-
陈思慧:
结合试点经验,增强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是建设“森林碳库”的关键,所以我们将继续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实施好国土绿化工程项目,推动森林碳储量高质量增长。同时,对标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有关规定要求,进一步总结提炼试点工作中储备包装碳汇交易项目的做法,明确明细交易项目各流程、各环节任务和要求,推动“天府森林碳库”碳汇交易项目开发,打造一批高质量林草碳汇项目。充分挖掘不同维度的自愿碳中和需求,借鉴成都市“碳汇+大型活动”,雅安宝兴县“碳汇+司法”等消纳模式,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拓展林草碳汇消纳渠道,做好“四库”有效联动,助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余志军:
下一个问题。
-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四川是如何高水平打造“森林钱库”,高效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哪些地方经验?谢谢。
-
李大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森林钱库”的核心要义就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推动森林产品变商品、资源变资本、价值变产值,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我省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推进“森林钱库”建设:
-
李大明:
第一,促进森林物质产品更能“卖钱”。2023年,全省木材产量330.99万立方米,大径竹4636.04万根,还有形形色色的林下产品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增加了林农收入,根据国家林草局测算,全国直接从事林业产业就业人数达6000万,一些林区山区农民收入的20%左右来自林产品,部分林业重点县超过60%,四川山区占70%以上,许多山区林业收入成为了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
李大明:
第二,促进森林文化资源更能“变钱”。积极推动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实现“不砍树能致富”,如青川县阴平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全村依托森林旅游资源,积极建设民宿,参与经营200余户,2023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3800余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全省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推进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综合收入约1900亿元。
-
李大明:
第三,促进森林保护修复更能“换钱”。全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一直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省年下达护林员管护资金3.4亿元,生态补偿17.7亿元,可直接为山区农民增加劳务收入和补偿收入。脱贫攻坚期间,贫困山区林农人均每年从林业生态效益补偿、生态管护中获得转移性收入超过7000元。
-
李大明:
第四,促进森林生态价值更能“藏钱”。全省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从2012年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8%。随着“天府森林水库”“天府森林碳库”“天府森林粮库”的建设,全省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都将得到显著提升,到2030年,全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2.4万亿元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
李大明:
第四,促进森林生态价值更能“藏钱”。全省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从2012年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8%。随着“天府森林水库”“天府森林碳库”“天府森林粮库”的建设,全省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都将得到显著提升,到2030年,全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2.4万亿元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
李大明:
2023年全省林草综合产值超过5200亿元,同比增加10.4%。下一步我们通过“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力争到2030年,建成万亿元级“天府森林钱库”,全省林业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万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2.4万亿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请继续提问。
-
四川日报记者: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实施方案提到,四川要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具体有哪些举措和做法?谢谢。
-
张革成: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前面,已为大家介绍了“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为确保《实施方案》更具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示范性,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
张革成:
一是做好“三个统筹”,打好“组合拳”。充分利用国省联合印发《实施方案》的契机,统筹好国家林草局与省政府共建,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好省、市、县各级力量,指导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森林四库”建设。统筹好正在实施和拟实施的项目,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做到目标融合、任务融合、项目融合、政策融合。
-
张革成:
二是出台“一套措施”,用好“连环招”。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财政金融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国家储备林建设、林草科技支撑、林草碳汇、生态效益监测等方面,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指南,有力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
-
张革成:
三是抓好“一批项目”,下好“先手棋”。依托“天府森林粮库”的建设基础,发挥好牵引作用,选择资源富集、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区域,由“森林粮库”重点项目拓展建设一批综合项目。
-
张革成:
四是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知名度”。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大力推进“以竹代塑”,科学推进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广“一县一业、一山一景、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将“土特产”变身“金名片”,形成“川字号”特色林草品牌。
-
张革成:
五是支持社会参与,构建“全矩阵”。加快建立财政引导、金融助推、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力量,加大专家指导力度。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现在提最后一个问题。
-
成都日报记者:
成都日报记者提问。《四川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已发布,接下来四川将如何以深化改革来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
李大明:
谢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省集体林地面积超过1.9亿亩,占全省林地“半壁江山”,是“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重要阵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林改实施方案,优化制度设计,创新改革举措,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助力打造高水平的全国“森林四库”示范省。
-
李大明:
第一,要放活林地经营权,释放林地发展潜能。支持林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林地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和再流转。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经营权可以申请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并作为林业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凭证。我们了解到,资阳市、威远县等地目前正在探索推进林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办理。
-
李大明:
第二,要优化林木采伐政策,保障维护林农权益。制定林木采伐改革举措,赋予林业经营者更多自主经营权。实行林木采伐限额5年总额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采伐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以外的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在同一编限单位的商品林采伐限额中统筹使用。
-
李大明:
第三,要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撬动资金资本参与。我们将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推广公益林(天然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崇州市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获得全省首笔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抵押贷款授信100万元。
-
李大明:
第四,要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我们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预流转方式收储林地经营权,牵头组建林地股份合作社、村办林场或引进经营主体,为资源集约利用创造条件。我们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国家储备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推广成都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探索的“林业共营制”,促进林业规模发展。
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
主持人 余志军: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张革成先生和各位发布人,今天的政策吹风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