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位跃升 江油 “换道超车”剑指双千亿

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江油市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江油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国百强县排名由2021年的119位跃升至2023年的89位。

  • 四川在线:

    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15: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成都举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江油市专场,江油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国际传播与对外推广处处长宁光霞主持。

  • 主持人 宁光霞: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江油市专场,向大家介绍江油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 主持人 宁光霞: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江油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建军先生,江油市工信局局长李兴桥先生,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部部长宋晓东先生,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绵阳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菲先生,江油星乙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舒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答问。

    下面,首先请曾建军先生作介绍。

  • ​曾建军:

    谢谢主持人,谢谢媒体界的各位朋友,我来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江油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县域是我国经济发展体制中最基本的单元,县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主战场、主力军。

  • ​曾建军: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没有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所以县域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哪一个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研究得透一点、多走一步、快走一步,就会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 ​曾建军:

    江油,因为历史传承、交通区位、三线建设等因素,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地方,更是一个产业厚重的地方。

  • ​曾建军: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绵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县域经济上做出了一些探索。在探索之前,我们也经历过一些苦苦的思索阶段,我们也认真梳理了江油发展的比较优势,梳理了江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也梳理了江油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节点,综上有了县域经济的一些体会。

  • 曾建军:

    在重塑江油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上,我们提出“在全国找榜样、在成渝地区找定位、在全省找目标”,这样来重塑江油的发展格局。

  • ​曾建军:

    在发展定位上,结合我们的优势,有七个方面的定位。

    第一,在县域综合实力方面,江油今年成功进入全国百强,我们力争不断保位进位。具体的目标是到2025年GDP超过1000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0亿。

    第二,在工业发展方面,不断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渝地区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先进材料产业基地、绵阳市先进材料产业主承载地。

  • ​曾建军:

    第三,在服务业方面,我们提出了要打造绵阳的副中心城市。

    第四,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方面,我们定位是打造成渝地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四川省枢纽性文化旅游发展基地、绵阳市文化旅游标杆。

    第五,在科技创新方面,打造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主承载地。

    第六,在城市建设方面,江油要打造绵阳的副中心城市。

    第七,在农业方面,我们要建设四川省的农业强县。

    以上就是我们发展七个方面的定位。

  • ​曾建军:

    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以下的工作。

    第一,全力以赴抓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定盘神针,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具体抓产业方面,我们把工业摆在产业的第一位。工业是应对城市被“虹吸”的扎根性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江油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是比较边缘化的县城,还处在被虹吸的地位,我们把工业放在首位,是因为工业能带来人口,成为城市的市民。在工业发展上,我们确定了先进材料、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疗加工的主攻方向,明确了“1+3”工业发展空间,同时也明确了以产业园区作为工作的实施单元,明确了在骨干企业中找到我们的工业项目,这样我们就把工业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也是一个延链补链的产业链形成过程。

  • 曾建军:

    目前,江油特冶新材料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布了“李白故里·特材新城”产业名片和中国特钢产业发展指数(江油指数),产业与文化正在这里完美融合,“李白故里·特材新城”特色产业名片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

  • ​曾建军:

    针对文化和旅游,我们把以李白文化为核心的江油特色文化研究好、展示好、宣传好。通过梳理,提升江油已有的、即将开建的、正在策划的一个个旅游节点项目的吸引力、竞争力。目前,江油文旅融合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是今年中秋国庆八天假期期间江油接待游客达到147.9万人次,同期增长了180%。

  • 曾建军:

    针对服务业,江油做了这几件事情。一是不断补齐城市短板。二是大力发展以物流、冷链为主的新业态服务业项目。三是创新城市住房保障模式,稳定房地产市场。

  • 曾建军:

    在农业方面,这两年我们认真做了两件事情。第一,解决涉农市场主体、农民、集体利益连接机制问题。第二是大力打造江油特色品牌,抓好生猪等农业园区建设和“江油肥肠”“中坝附子”等特色品牌培育推广。

  • 曾建军:

    第二,全力抓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工作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有“一子落满盘活”的带动作用。我们主要做了这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项目论证。二是抓好重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近两年,江油引进的首个产值过百亿的融通高科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的高效运转;首个总投资过百亿的抽水蓄能项目已经开建,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也实现了投产达效。这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投产达效,有效对冲了江油产业转型过程中存量企业下滑的趋势。三是狠抓政府投资项目。我们按照“必须要干、早晚要干”,符合江油实际的原则,加快政府主导的一批投资项目的开工达产,有效对冲民间投资的不足,全力稳住投资的基本盘。四是狠抓项目推进机制。

  • 曾建军:

    第三,全力以赴抓投融资建设。强大的县域经济必须匹配强大的投融资体系,江油较早认识到投融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专门成立专班,统筹好财政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相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好县域经济的支撑。二是不断提升江油国有平台公司的实力。在资产负债、资产注入、提高国有企业信用等级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三是坚定不移壮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立税源培植专班,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逐个研究、逐个辅导、逐个扶持,不断壮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四是全力以赴对接各类新兴的金融机构,不断策划新的投融资产品,以投融资产品来支撑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五是创新投融资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县级和地级市(州)平台公司的合作,发挥出“1+1>2”的作用。

  • 曾建军:

    第四,狠抓科技创新。江油科技资源方面具有许多不可比拟或者不可复制的科技优势。比如“国之重器”中物院材料研究所扎根江油33年,是江油一个核心的竞争力。一是我们与材料所已经建立了一个转化平台,有共建的机制。二是支持以生产应用型为主的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8家。

  • 曾建军:

    第五,全力以赴抓好开放合作。一是解放思想,打开结局。作为党委政府的各级行政官员,必须要不断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二是不断学习先进发达地方的成功经验。我们与全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县级市相比,经济体量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并驾齐驱,但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要与他们处于同一个时代,能够平等对话。三是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四是不断对外讲好江油故事。

  • 曾建军:

    第六,优化和出台了一系列抓经济发展的机制。

    一是江油在全省率先挂牌了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目前促进中心设在营商办。二是狠抓江油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全省唯一受邀县级市参加了央视举办“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发布会,向全国推介了江油“一家人、自家事、大家兴”的“三家”营商品牌,也是央视首次发布的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42强之一。三是以正向激励为导向全域推开激励乡镇抓经济发展工作,形成对县域经济的重要补充。四是建立了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领导小组及府院联动等机制,帮助企业市场主体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 曾建军:

    这两年,我们的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0%,老百姓对教育、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感知度、满意度比较高。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森林防灭火、环保、耕地保护等方面牢牢守住红线和底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 曾建军:

    总的来看,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江油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奋进新征程,江油市将以百强新赛道为起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江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曾建军先生。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提问。说起肥肠这道菜,全国各地都有。请问,江油是如何让这道菜“破门而出”,使得“江油肥肠”成为一座城市的美食名片?

  • 胡舒:

    首先,十分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江油被评为肥肠美食地标城市。《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江油是全世界肥肠的故乡,中国最好吃的肥肠在江油”。4月,我市已向国家知识产权总局提交了“江油肥肠”集体商标的注册申请。

  • 胡舒:

    截至2022年底,我市专营肥肠的餐饮门店近100家,兼做肥肠的餐饮店近千家,全市肥肠门店营收约8亿元,较7年前,店面数量和营收分别增长约500%和800%。

  • 胡舒:

    肥肠门店的迅速扩张,助推了本地原辅料生产的提档升级。目前,我市已建成“1400型”标准化生猪育肥圈舍314栋,万头猪场12个,全市生猪产能达70万头。建成生姜种植基地5000亩、辣椒基地3000亩、花椒基地2000亩、生葱基地500亩。针对江油肥肠食品安全标准,我市已向省农业农村厅提交了5个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和3家辅料种植基地的申报材料。2022年,江油肥肠带动生猪养殖及辅料种植产业产值约18亿元。

  • 胡舒:

    除了原材料以外,水质等综合因素也是影响肥肠口味的重要原因,有人说“江油肥肠离开了江油,就不叫江油肥肠”。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正宗的江油肥肠,江油本地肥肠商家开启了江油肥肠工业化生产1.0版本。目前,已有10余家肥肠预制菜企业实现投产,其中四川翔风、江油小愚娘、四川国程等6家企业纳入省预制菜加工企业名录。江油肥肠预制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28个省市以及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规模达2亿人。

  • 胡舒:

    现有的生产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渐增加的市场需求,为了我市肥肠产业集群稳步发展,肥肠相关项目招引力度持续加大。四川省商投集团下属数商公司与江油肥肠产业协会会长单位江油农投拟共同投资7.5个亿,建设江油肥肠全链条产业园,该项目已签约,拟年内动工;四川中农蓝集团拟投资2个亿,建设中央厨房预制菜生产线,项目已签约;四川国程拟投资2个亿,对现有生产基地进行改扩建;希望德康预制菜项目和新望达食品供应链项目正在进行初步对接。

  • 胡舒:

    为了支撑线下江油肥肠“百城万店”的扩张需求以及线上销售渠道的建设工作,在江油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江油农投集团搭建了以江油肥肠为主的“诗仙优选”微商城、“江山有物”抖音店等线上平台,与抖音大V、知名主播、带货达人等长期合作;并积极参加“华食展”“中华商标博览会”“贵州村超”“绵品出川”等线下推广活动,有效增加了江油肥肠的品牌显著性,真正做到了让江油肥肠走出江油、走向全国。借此也欢迎更多的朋友们来品尝我们美味的江油肥肠。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胡舒先生。请继续提问。

  • 中新社记者:

    中新社记者提问。发展地方经济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地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请问,江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切实让广大群众享受发展红利?

  • ​曾建军: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在介绍江油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相关情况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案例:在我们的中坝街道,前不久刚落成了一个小区,小区正大门门口有一个绿化带,出口在两条路的交汇处,群众入住后,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对这件看似微不足道却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情”,我们立即组织部门、街道、社区和开发商在现场办公,优化方案、协商一致,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阻断道路的绿化带拆除,人车通行平稳顺畅,受到居民好评称赞。我们秉承着老百姓的事情,能够办的立即办,真正做到积小成为大成。

  • ​曾建军:

    目前,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切实让市民的生活更有质感,让“产人城文”的幸福城市更具成色。重点抓了以下几件事:

  • ​曾建军:

    一是在城市建设方面,江油城市环境优美,一江两河九堰穿城而过,是“一半山一半水”的山水田园城市。开展城市有机更新行动,推进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城市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支撑性强,两年内我们统筹了近50亿,全力推进了8个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改造158个老旧小区。

  • ​曾建军:

    二是在基础教育方面,近两年,我们新建了很多学校,目前已具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让很多的普通学生,乃至农村边远的地方,他都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公平,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 ​曾建军:

    三是在医疗方面,江油有各类医疗机构700余家,三甲综合医院3家和一批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医院,能够为95%以上的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就近的医疗服务,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非常高。

  • 曾建军:

    四是在养老方面,我们具有完备的养老体系,包括日间照料中心、政府兜底的养老院、政府半公益的养老机构和社会完全商业化的养老机构。目前我们也在整合闲置养老资源,把这些资源推向社会,在解决好江油当地老百姓养老的同时,也发挥区域性养老的作用。
    我就介绍这些。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曾建军先生。请继续提问。

  • 绵阳日报记者:

    绵阳日报记者提问。我们留意到有很多企业相继在江油投资兴业,而且投资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请问是什么原因吸引他们这样做的?请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 夏菲:

    作为天宜上佳江油产业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立足于高铁、城铁、地铁、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轧片的研发和生产,在轧片行业,天宜上佳是龙头企业,市占率达到60%,2019年,天宜上佳成为国内科创板中首批上市的企业。

  • 夏菲:

    2020年7月北京天宜上佳与江油市政府签订建设用地550亩、总投资额11亿的投资协议,2021年4月份进行工程建设,2021年8月份设备进场,2021年9月份开始试生产,截止到2022年12月份实现利润5337万元。从工程建设到设备进场,用时4个月,从工程建设到投资见效用时8个月,我们实现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是天宜上佳在全国布局建设推进速度最快、接受订单最早、营商环境最优的项目,充分展现了江油效率、江油速度、江油服务。吸引我们不断扩大投资的原因,我们觉得有三点。

  • 夏菲:

    第一,江油市良好的营商环境。江油市政府提出了“一家人、自家事、大家兴”服务理念,并实实在在得到落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力度和温度。这里要给大家分享一个事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作为企业我们关注两个场:现场和市场。我们一方面关注产业园的建设,同时找寻市场风口。今年6月份、8月份分两次提出了扩产需求,这时候整个园区的电力供给已经实现不了,为此江油高新区与绵阳供电公司联合成立了电网建设工作专班,今年8月6日第一座大型移动变电站接入,今年10月20日第二座大型电站接入,明年3月份,12.6千伏安的永久性变电站将建成投产,彻底解决企业用电供给,极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 夏菲:

    第二,江油市便利的区位优势。江油高新区距离江油火车站4公里,距离京昆高速江油、贯山和九绵高速青莲等三座出入口均不超过10分钟,前往绵阳南郊机场和成都双流机场仅需40分钟和90多分钟,这样的交通优势,无论是物流成本、物流效率、还是客户往来,都极大便利了企业在当地的落户发展。

  • 夏菲:

    第三,江油市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江油市不仅是李白故里,还是特材新城,江油高新区作为绵阳特钢产业园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园区打造的“两主两特”发展规划有利于我们公司进一步发展。上述因素让我们公司决定追加二、三期投资,现在总投资额达到了42亿元,规划用地550亩。下一步,我们还将建四期,我们基于对江油的热爱,在江油继续拿地、继续投资、继续经营。我们将把江油产业园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绿色能源新材料碳碳、碳陶生产基地。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带动相关行业产值8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超过8亿元,解决2000人就业。

  • 夏菲:

    2023年至今,天宜上佳内部也在推行新四化,我们公司推动沉积装备大型化、高温设备连续化、关键工序智能化、工序连接自动化,生产效率和工艺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碳碳热场制品产能已达到5500吨,世界第一,可满足光伏市场、电池负极材料市场36寸甚至更大尺寸产品批量化订单。前两天我们刚刚开完集团战略会议,我们已把我们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光伏热场,第三条增长曲线光伏石英坩埚,和第四条增长曲线碳陶复合材料、汽车制动盘落在江油,同时第五条锂电负极材料的生产,也将落在江油。

  • 夏菲:

    我们将依托江油良好的发展环境,深耕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领域,深化“专精特新”发展,持续巩固在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积极融入江油特材新城轰轰烈烈建设的大场面中。
    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夏菲先生。请继续提问。

  • 四川日报记者: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刚刚也介绍到江油特冶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了工信部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国特钢指数(江油指数)发布。请问,江油下一步将如何抢抓机遇,继续发展壮大工业呢?请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 李兴桥: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产业名片是一个城市工业形象的特别彰显、产业实力的重要标识和经济影响力感召力的具体象征。江油作为全国产业名片打造计划的首批试点城市,10月20日正式发布并启动建设“李白故里·特材新城”产业名片和中国首个以地区(江油)冠名的全国性特钢产业发展指数及大数据平台,树起了江油“特材”产业发展的旗帜,提高了江油“特材”产业在西部乃至全国的地位,标志着江油“特材”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也将助力江油工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 李兴桥: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产业方向—空间载体—企业主体—核心项目”一体化推进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 李兴桥: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我们聚焦先进材料、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方向,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赛道产业规模化,构建“1+3”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江油特冶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成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标杆和示范。

  • 李兴桥:

    二是聚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按照“1+3”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大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按照产业地图,“一园一策”,加快打造特钢产业园、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园、关键电子材料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着力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不断提升产业的集聚集群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助推产业做大做强,擦亮“李白故里 特材新城”金字招牌。

  • 李兴桥:

    三是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我们将对标产业链图谱,着力推动产业延链、升链、建链、补链,加快招引、储备、建设、竣工、达效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项目。特别是加快天宜上佳绿能新材料创新产业园、融通高科磷酸锰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红星电子高导热氮化硅基板等项目的推进,尽快形成新的增长极。

  • 李兴桥:

    四是抓好企业梯度培育。我们将一手抓存量扩张,一手抓增量招引,大力实施重点企业领航、中小企业提升、小微企业升规计划,既培“参天大树”,又育“生态绿洲”,利用好江油优质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快速茁壮成长。

  • 李兴桥:

    五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解决企业降本增效、数据管理等信息化服务需求。鼓励特钢、建材等传统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力度,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标杆工厂,让江油工业企业在新一轮赛道上始终跑在前列。

  • 李兴桥:

    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到江油来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江油工业快速发展的蓬勃生机!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李兴桥先生。请继续提问。

  •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提问。众所周知,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作为绵阳唯一的百强县,江油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果?请介绍一下。

  • 宋晓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应不只停留在实验室,要从实验室走到车间再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才是研究的真正意义和转化的价值体现。今年5月份,中物院材料研究所承接研发的长虹集团的半导体氮化硅陶瓷项目在江油成功转化落地,这正是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江油市政府牵头组织材料研究所、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了江油先进特殊材料创新中心,共同探索推动将扎根江油33年的材料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开发与转化落地,促进院所核心能力外溢,助力江油经济高质量发展。

  • 宋晓东:

    在我看来,江油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有三个方面比较给力。
    一是所地协同创新工作做得好。江油市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搭建了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工作专班,推动了材料研究所某装置自主化及服役安全研发平台项目建设;与材料研究所共建了院士(专家)产业园,共享高端科技人才资源;促推大型检验检测设施开放共享,搭建了省级冶金机械公共检测平台;开展了所地人才挂职交流,服务保障国家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氢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氘氚燃料循环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创新运行。

  • 宋晓东:

    二是政产学研用做得好。据我了解,江油市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留用方面拿出了真金白银,在一系列奖励政策的激励下,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钢研院等30多所国内一流大学、院所,与江油4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通过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学生实践基地,共同攻克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多项成果国际先进、国内领先。2022年攀长特的成果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 宋晓东:

    三是创新发展和开放包容做得好。我参加过江油主办的“常州行”、承办的有多名院士参加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陶瓷与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论坛等活动,深切感受到了江油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决心和信心。江油勇于正视自己,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不断汇集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实现创新突破。

  • 宋晓东:

    在江油这片科技创新的沃土上,我们先进技术研究院将会更加努力地搭建好院、地、企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产学研融合发展,争取将大规模低氘水制备技术、3D打印、陶瓷涂层防腐蚀技术、铍铝合金构件等更多、更先进的科研成果在江油转化落地,将其转化为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宋晓东先生。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

  •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提问。我们都知道,江油是李白出生地,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请问,在打造李白这一IP,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江油是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 曾建军: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四川广播电视台这位记者。江油文化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我们有李白文化、哪吒文化、火药文化等,也有李白笔下“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窦圌山,还有方特等旅游项目。

  • 曾建军:

    过去老百姓喜欢看山看水,现在讲究的是体验式、参与性、娱乐性,这种文化旅游消费方式理念的转变,对文旅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在文化的影响力、旅游的吸引力、文旅产业的竞争力三个方面发力,重塑江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 曾建军:

    一是加强李白文化保护研究。江油最重要的是李白文化IP,成立了最早的李白研究会,先后七次举办全国性李白学术讨论会,编纂《李白研究论丛》收录作品1000余篇。完成《李白与巴蜀基础资料汇编》等20余项省级学术课题,筹办以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为主的李白文化名家工作室,积极打造全国李白文化研究高地。

  • 曾建军:

    提升李白故居,建成李白文化博物馆,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标准打造李白纪念馆,推进李白纪念馆、海灯武馆、太白公园融合提升,充分展示李白文化。

  • 曾建军:

    在李白文化转化运用上,与东方演艺集团合作创排的音乐剧《将进酒》,正在进行全国巡演,将于11月底在成都进行巡演,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去看一看。我们与央视合作打造了《李白》纪录片,《长安三万里》首站路演也选择在江油,有效促进了李白文化的宣传。

  • 曾建军:

    在区域合作上,我们牵头建立了一个李白游踪地联盟,与安徽当涂、浙江天台等李白曾经游历地签署联盟协议,共同开发挖掘李白文化。

  • 曾建军:

    我们常态化举办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今年开展了“读李白、游神州”等文化活动,举办了中国文旅数字IP发展大会,发布了全球首款数字人李白,不断提升以李白文化为核心的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

  • 曾建军:

    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首先我们狠抓旅游节点项目,在既有景区上,推进窦圌山风景区创建国家级5A级景区,绵阳方特持续推出旅游优惠活动。其次,我们策划新项目,如运用江油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景点项目开发。

  • 曾建军:

    最后是做好旅游要素保障,在解决吃、住、行、游、购、娱的细节上,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我们所有的政府机关、企业公共停车场免费开放,为游客带来了宾至如归的认同感。
    我就介绍这些。
    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对江油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欢迎常到江油来做客。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曾建军先生。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媒体朋友还有关心的话题,欢迎大家跟江油市取得联系,也可以与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为大家做好联络服务工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也感谢今天的所有发布人。谢谢。

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15: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成都举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江油市专场,江油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