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黄怡: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四川省委创新性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作为总抓手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是贯彻中央精神、立足省情特征、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将分别围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召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四化同步”主题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主题为“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 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
主持人 黄怡:
我们邀请到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昕女士,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先生,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程微梦女士,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围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提问。
-
主持人 黄怡:
下面请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先生作情况介绍。
-
翟刚: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四川工业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就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基本考虑,作一简要介绍。
-
翟刚:
新型工业化是我们党基于百年工业化实践的伟大理论创新,在我省的生动实践,极大地提升了四川工业化质量水平。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的起点谋划和推动四川新型工业化实践,加速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支撑了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元台阶,为我省与全国同步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
翟刚:
去年以来,中共四川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先后作出“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以工业为主体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工业兴省,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有力指引全省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战胜重重困难,走出坚强曲线。202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6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8%,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较好的支撑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达到5.67万亿元,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发挥了“定盘星”“挑大梁”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立足历史阶段和区域特征,加速制造强省建设。
-
翟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的总体考虑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
-
翟刚:
一是全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就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到2027年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在六大优势产业的关键和重点领域,如航空航天、清洁能源装备、新型显示等领域,着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产品、掌握一批与国际先进并跑或领跑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与此同时,大力培育核医药、预制菜、无人机、机器人、动力电池等新兴领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太赫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抢占产业“新赛道”,夯实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擎支撑,稳定和提升制造业比重。
-
翟刚:
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大省、人才大省优势,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打造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基地。
-
翟刚:
三是着力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梯次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培育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3个万亿级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跃升,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强链补链工程,强化能源和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
翟刚:
四是强化优质企业培育。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培育打造一批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
-
翟刚:
五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落实质量强国战略部署,狠抓制造业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推动“四川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坚持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快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要素资源差异化配置激励约束机制,开展“亩均论英雄”评价,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翟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坚持“四化同步”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我们有以下几点考虑。
-
翟刚:
一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我们的考虑是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赋能行动,制定发布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助力全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全面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能力,以“5G+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大力培育应用新模式,加速产业迭代升级。
-
翟刚:
二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方面,我们的考虑是主动适应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进程,积极推动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具体就是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重点打造成都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加快“两翼三带”制造业崛起,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和北翼地区制造业协同,打造泸州—宜宾,南充—达州制造业组团,做强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经济带、成遂南达经济带、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制造业。着眼“五区”产业共兴,推动资源地、研发地、生产地、消费地联动,实现人、产、城协调发展。
-
翟刚:
三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方面,根据四川的地形地貌特点,重点发展耕、播、管、收全系列丘区山区智慧农机装备,发展新型农产品初加工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新型农用化工,加快发展水溶性肥、复合肥、测土配方肥和肥料增效剂,攻破高效、低毒、低残留等农药核心技术,为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有力保障。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环保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加工、仓储、流通、服务领域应用和渗透,加速农业农村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和精细化发展,做优川酒、川烟、川茶等优势产业,助力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和实现共同富裕。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同事们一起来回答大家的问题。
谢谢大家。 -
经济日报记者: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内容。我们留意到,四川是“东数西算”工程全国八大节点之一,同时率先在全国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
杨昕: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确实如此,新基建是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数字化转型是重要途径,加快推动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下面我就你提到的2方面问题作简要介绍。
-
杨昕:
一是“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情况。
去年2月,国家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布局了成渝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建设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我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出台实施方案,以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为重点,加快建设算力基础设施,着力夯实数字底座,为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
杨昕: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初具规模,已建在建数据中心约15万机架,算力排名全球前十的成都超算中心、西部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建成投用,还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正全力打造超算、智算和云计算产业集聚区,将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供多样化、实时性和高可靠的算力支撑。同时,在绵阳、德阳、宜宾、达州和雅安等地布局建设的城市内部数据中心,也将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数字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算力服务。群城互补、协同高效的全省一体化的数据中心体系正加快构建。
-
杨昕:
为充分发挥算力优势,我们正谋划建设全省一体化的算力调度中心,对内统筹全省算力资源,对外开展节点间的算力资源供需对接和调度交易,以算引数、以数育产,吸引带动服务器、计算与存储、数据流通与应用等产业的发展。今年1月,成都出台全国首个算力产业政策12条,特别是创新发放“算力券”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省算力优势正加快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杨昕:
二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情况。
省委、省政府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明确提出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特别是针对广大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20年启动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重点依托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和高校院所等衔接集聚各类资源,为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内中小微企业等提供普惠开放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推动数字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
杨昕:
经过2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形成以管理办法为总揽、评价指标树导向、支持政策做保障、服务清单促落地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工作体系,已认定30家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其中区域型5家、行业型16家、支撑型9家,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对企业复工复产、提质增效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一批数字化转型工具、产品、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比如,四川长虹牵头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企业用户近8万家,成飞集团牵头研发的航空装备数字化工艺集成解决方案、提高全产业链加工效率近30%,科伦药业牵头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供销智能协作平台、降低上下游企业库存周转期超10%。在转型促进中心的带动下,部分地区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全省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持续优化。
-
杨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持续推动基础设施信息化升级、企业行业信息化改造和经济社会信息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四川,打造西部领跑、全国领先的数字驱动发展高地。
-
杨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新华社记者:
我是新华社记者,中共四川省委明确提出要集中资源精准发力,全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刚才提到了这一计划,能否再具体讲一下?
-
翟刚:
谢谢您的提问。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产业,是我省基础最优、前景最好的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工业行业,构成了我省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对支撑实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八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九万元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翟刚:
目前,我们正围绕省委的决策部署,逐个产业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每个优势产业具体目标、主要领域、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确保既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也又实现“量的合理增长”。
-
翟刚:
其中,电子信息,是我省总量最大、增速最快、贡献最多的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总体考虑是要新型显示打造成世界级产业,培育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3个国家级产业,壮大先进计算和存储、卫星网络、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6G通信、车联网和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建成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翟刚:
装备制造,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动力设备制造基地、航空装备研制基地、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未来五年,我们重点打造清洁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动力电池、轨道交通等世界级高端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技术应用装备等国家级新兴战略研发应用高地,培育节能环保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应急产业装备等西部领先行业特色装备研制基地,构建国家级“装备+服务”深度融合先行地。
-
翟刚:
食品轻纺,是重要民生产业,也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未来五年我们的考虑是,着力培育1个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打造优质白酒、粮油加工、新型竹产业、肉制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调味品制造、预制菜、川烟等千亿规模产业,形成一批营收超百亿企业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
翟刚:
先进材料,我省在钒钛、锂电、晶硅光伏、稀土等领域特色优势明显。未来五年我们重点是要做大钒钛、稀土、锂电、晶硅光伏等特色优势材料,做强先进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做精新型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布局3D打印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量子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打造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高地。
-
翟刚:
能源化工方面,我们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未来五年,我们重点围绕清洁能源、绿色化工、节能环保三大领域,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战略基地、全国能源化工产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实践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能源化工产业先进制造集群。
-
翟刚:
医药健康方面,成渝医药健康产业圈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的第四大医药健康创新发展集聚区。下一步,我们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高端化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以及核医药等特色优势领域,加快发展智能健康装备、特色健康产品、高原健康用氧、新型医药流通等新兴领域,建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医药研发创新体系,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
主持人 黄怡:
请继续提问。
-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我的问题是,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强力科技支撑方面有哪些工作部署?
-
景世刚: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在制造业强省方面如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以下重点考虑和安排。
-
景世刚:
一是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编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方案,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试运行省自然科学基金,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重大突破,引领未来前沿技术的发展,推动我省制造业强省建设。启动实施轨道交通、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等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尽快突破一批产业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重大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布局一批龙头企业牵头,上下游产业链和高等院所参与的创新联合体,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形式,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联合攻关,持续推进先进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技术攻关。
-
景世刚:
二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塑造更多先进制造业的增长点。围绕我省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产业发展,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遴选培育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中试熟化平台,推动跨高校院所中试研发平台取得实质进展。深化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搭建成果转移转化中介平台,推动技术交易机构建设,实施“聚源兴川”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加快重大科技专项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形成成果。
-
景世刚:
三是聚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夯实产业创新基础。扎实推进国家川藏铁路、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与运营,积极创建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推进10余家在川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布局建设一批天府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助推我省轨道交通、航空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创新能力的跃升。
-
景世刚:
四是积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引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头雁领航”行动,表扬一大批科技创新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深入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行动、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三大行动,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企业,打造一批科技创新体集群,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能级。
-
景世刚:
五是全力推动国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省经济发展高质量的主力军。研究支持高新区“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积极争创国家高新区,新认定一批省级高新区,布局一批有特色的省级高新区育成培育园区,建设特色鲜明、链条完整、产业多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将全省国省高新区打造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强省的主引擎、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企业培育的主力军。
我的回答完毕 -
主持人 黄怡:
请继续提问。
-
中新社记者:
中新社记者提问,我们知道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我想了解一下目前教育系统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
程微梦:
一是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我省加强专业设置省级统筹,实行“省控”预警机制。紧密对接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倍增计划,新设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人工智能、区块链工程等200余个新型工业化专业,有工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5个,高职专科专业点816个、中职专业点869个。
-
程微梦: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凸显协同育人实效。依托高校成立“四川省互联网学院”“四川省无人机学院”等4个省级特色学院。获批和正在建设29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首创“双激励”机制,整合财政教育资金和工业资金,支持建设35个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领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全省共有159家单位立项省级试点,其中面向新型工业化的有61家,占比38.4%。校企共建多主体、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其中涉及新型工业化的有20个。
-
程微梦:
三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推进新工科建设。聚焦制造强省战略,支持立项建设18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建设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75个,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从教育思想、质量标准、技术方法等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适应新型工业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支持高等学校围绕国家安全和国防科技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具有战略性、带动性、全局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单列安排高校引才育才奖补资金,专项支持高校引进培养顶尖、领军、拔尖、储备4类人才,不断壮大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
程微梦:
这个问题我先回答到这里,谢谢。
-
主持人 黄怡:
谢谢,最后一个提问。
-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提问。刚才翟厅长介绍到我们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我想了解目前的最新进展以及下一步的计划。
-
翟刚:
谢谢您的提问。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历史进程的交汇与创新,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更是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单一企业的转型发展,又涉及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还涉及产业结构的整体重塑。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部署。以两化深度融合引领“四化同步”发展,已成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是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 -
翟刚:
近年来,四川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本质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宽广、步伐更加坚定、成效更加显著。两化融合快速发展、发展水平年均增速居全国第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4.6%、80.9%,五年内分别增加8.3、16个百分点。通过升级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1236家,数量居全国第4。宜宾宁德时代等3家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6个,上云企业超34万户。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启动运营,全省标识注册量、解析量分别超62.9亿个和53.3亿次,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
翟刚:
未来五年,我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将迈入全面扩展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要提速晋位,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突破90%,通过贯标评定企业达到4000家。打造3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超过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0万家企业上云。
-
翟刚: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以六大优势产业为突破口,释放信息化动能,全面提升四川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
-
翟刚:
一是数字赋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电子信息产业,推动设计、制造、检测等设备和能力的平台化汇聚与共享。例如,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带动区域实现经济增量超2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构建面向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例如,全球大型发电装备行业的首个定子冲片无人车间,人均产出已提升620%。先进材料产业,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及管理,加速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数据集成共享。能源化工产业,推动资源能源全过程安全监控、智能炼化生产和优化管理。食品轻纺产业,加强数字营销、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建设自动化、连续化、柔性化生产系统。医药健康产业,在病毒溯源、新药筛选、防控救治等方面拓展信息技术应用,助力药品研发优化
-
翟刚:
二是建强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开展数字新基建提升行动,支持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打造5G全连接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应用。例如,全国首个标识解析白酒行业节点在川上线,帮助供应链企业融资超190亿元。开展平台体系升级行动,实施“工业互联网行业领航者计划”,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例如,建成了全国首个“钢铁大脑”,单个试点生产线降损增效达1700万元。开展安全保障强化行动,推进工业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优化升级省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
-
翟刚:
三是培育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围绕数字化管理,注重打通企业数据链,提升智能决策、精益制造和精准服务能力。例如,我省企业搭建的能源大数据平台为试点工厂1年降低电力成本200万元。围绕平台化设计,推动设计和工艺、制造、运维的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围绕智能化制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例如,我们打造了面向智能燃气表生产的创新平台,燃气表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围绕网络化协同,促进企业间数据互通和业务互联,提升制造资源配置效率。围绕个性化定制,发展客户需求分析、敏捷产品开发设计、柔性智能生产等系统,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高效匹配。围绕服务化延伸,推动工业企业产品供应和服务链条的数字化升级,实现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
-
翟刚:
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
主持人 黄怡: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也谢谢各位新闻发言人。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的职能部门,也可以下来和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做好联络服务工作。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