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黄怡: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也谢谢今天的各位发布人。各位记者朋友如果在会后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或者地方,也可以和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做好联络服务工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 刘锐:


    四是强化流域调度一体化管理。突出精准灌溉、精细调度,科学制定流域水资源年度调度计划,将农业用水合理需求纳入岷江、沱江、嘉陵江、安宁河等全省13大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调度计划,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动农业节水。抓好都江堰、玉溪河、长葫等大型灌区水资源调度方案及年度供水调度计划制定落实,把农业生产用水指标和用水量分配到月到旬到灌区,实现灌溉用水需求。充分发挥“大水调”管理机制,解决流域在不同行业调度之间的供需矛盾,统筹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水资源多目标需求,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谢谢大家!

  • 刘锐:


    三是加强灌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十四五”53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系统提升灌排工程的运行管护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已成灌区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以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为重点,结合骨干水网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天府粮仓”根基。

  • 刘锐:


    二是加快骨干水网工程建设。建立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协调机制,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加快推进以引大济岷为重点的“1+6+1+N”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亭子口灌区一期、大桥水库灌区二期等46个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面上加快实施重点水源工程、乡村水务、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在骨干水利工程无法覆盖的山丘区,开工建设一批小型水库,持续开展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进一步增强农业抗旱保灌溉能力。

  • 刘锐:


    一是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水利厅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主动承接和融入国家水网,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自然地理、水资源分布特点及现实需求,编制了《四川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该规划已通过水利部审核和省政府批复,科学谋定“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构建“三系八支、六横六纵”为总体格局的四川现代水网体系。到2025年,四川水网骨架布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四川骨干水网总体架构基本完成;到2035年,进一步巩固提升,建成骨干水网有力支撑、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省市县乡村充分衔接的现代水网体系。

  • 刘锐: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四川水网建设在夯实农田灌溉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 刘锐: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稳定可靠的水源是发展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的根本保障。“十四五”以来,我省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牛鼻子”,以水权水价改革为“动力源”,科学谋划四川水网顶层设计,强力推进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深化运用“大水调”机制,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主持人 黄怡:


    这个问题请水利厅的刘锐女士回答。

  •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提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好“天府粮仓”的根基是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必须有稳定可靠的水源和渠系作保障。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水源保障?

  • 主持人 黄怡:


    请提最后一个问题。

  • ​徐芝文:


    四是突出绿色理念。遵循绿色发展要求,鼓励采取生态化工程措施,采用绿色材料,应用绿色工艺,建设生态型田埂、护坡、渠系、道路等,避免工程施工对农田自然肌理的破坏,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提出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工程措施,持续保育农田生态、提升耕地地力。
    回答完毕。

  • ​徐芝文:


    三是突出“能排能灌”。着力应对干旱气候,增加了田间灌排工程布局、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工程测量精度等内容要求。提出项目区应有可靠的水源保障,及配套的补水工程措施。灌排系统布置应与库、塘、池及骨干渠系充分衔接,合理设置田块进排水口,加强水资源“供、蓄、用”配套。

  • ​徐芝文:


    二是突出“宜机作业”。依据我省丘陵山区旱地较多的实际,创新提出了梯地和缓坡地块等分类。根据不同坡度创造性地把耕地分为平耕地、坡耕地,并确定相应的土地平整工程措施,实现田块适度“小并大”“陡变缓”;根据不同区域实际需求,科学确定机耕道建设标准,细化道路宽度、厚度及下田坡道等技术参数,满足宜机作业要求。

  • ​徐芝文:


    一是突出分区指导。按照地形地貌、气候差异、土壤类型等,将全省划分为五大建设区域,分区域明确建设重点。成都平原区重点开展条状水田建设,提升农田排涝能力。盆地丘陵区侧重坡耕地改造,以配套塘堰、蓄水池等小型水源工程为主。盆周山区通过田形调整,提升宜机化程度和灌排能力。攀西地区注重小型泵站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川西高原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重点提升耕地质量。

  • ​徐芝文:


    主要特点方面:《规范》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实际,历时1年编制而成,主要有四个特点。

  • ​徐芝文:


    4个附录包括:建设区域划分、建设体系、技术要求和粮食产能参考值等详细情况。

  • ​徐芝文:


    第八章聚焦“如何管”,规定了工程建设、验收评价和建后管护等管理要求,力求解决“建不好、用不好”的问题。

  • ​徐芝文:


    第七章聚焦“保地力”,规定了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的措施和技术指标,杜绝工程性大挖大填,努力保持农田生态本底。

  • ​徐芝文:


    第六章聚焦“怎么建”,是最核心的章节,针对田网、水网、路网建设,详细规定了田(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

  • ​徐芝文:


    第五章聚焦“哪里建”,明确全省划分为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区五大区域,以及建设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按照“急用先建”原则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工程布局要求。

  • ​徐芝文:


    具体规定方面:《规范》包括8个章节、4个附录。
    第一至四章明确了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基本原则。

  • ​徐芝文: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没有标准,就无从评价质量。今年6月19日,《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经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省高标准农田的施工设计、建设管理、质量验收、管护利用等有了可遵循的地方标准,也是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地方新标准。

  •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提问。刚才芝文厅长介绍,为了提高农田建设质量,我省制定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请问《技术规范》有哪些具体规定和主要特点?谢谢。

  • 主持人 ​黄怡:


    请继续提问。

  • 李世宏:


    我们将继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措施,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方式、多渠道、多模式投入保障机制,切实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资金支撑,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谢谢!

  • ​李世宏:


    三是撬动社会投资。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各地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资产折股量化等方式,支持和引导个人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任务或筹资投劳参与相关项目建设,积极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银政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贴息试点,推动更多有信贷需求的农田建设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授信放款。支持开展农业信贷担保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按规定给予补贴,有效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

  • ​李世宏:


    二是强化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大力支持,2023年已成功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财政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51.5亿元。持续增加省级财政投入,通过农业相关转移支付优先支持、土地出让收入省级统筹部分重点支持、发行省本级一般债券倾斜支持,2023年省级财政已筹集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22.2亿元。压紧压实市县支出责任,指导督促市县通过本级财政预算、发行专项债券、涉农资金整合、政府性基金等多渠道筹集落实资金,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投入达到3000元以上。

  • ​李世宏:


    一是统筹优先保障。坚持“一盘棋”谋划布局,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筹资方案优先支持、重点保障。坚持“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的原则,制定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筹资工作方案》,明确财政支持重点任务清单,扎实做好资金统筹平衡,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 李世宏: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四川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始终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构建财政保障为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为天府良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我向记者朋友们通报三个方面的情况:

  • 主持人 黄怡:


    这个问题请财政厅的李世宏女士回答。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良田要建好,投入是关键,请问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保障情况如何?谢谢。

  • 主持人 黄怡:


    请继续提问。

  • 杨翔宇:


    下一步,东坡区将坚定扛起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首提地东坡使命,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全力提升耕地保护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贡献更多力量。
    谢谢大家!

  • 杨翔宇:


    四是聚焦“富民安粮”,确保种粮效益“只增不减”。去年6月以来新培育农民合作社3个、种粮大户270户,目前全区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4571家。积极引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区国省农业龙头企业22家,全域粮食产品产值突破10亿元。加速农旅开发,实施传统农耕体验、非遗展示、研学教育等东坡田园“六个一批”建设,有效拓宽农户致富增收渠道,去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5元,同比增长6.3%。

  • 杨翔宇:


    三是聚焦“科技强粮”,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争取制种大县奖励资金1.5亿元,推进水稻新品种选育基地、种子烘干中心等项目建设。举办“一优两高”水稻生产竞赛,收集具有高产优质潜力的水稻品种79个开展试验示范,全区国标2级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达36.87万亩。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等先进技术8种,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5%,获评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 杨翔宇:


    二是聚焦“稳地保粮”,确保耕地数量“只增不减”。建设“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设立各级田长482名,落实“四员”1309名,健全区镇村三级动态巡查机制,严防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去年6月以来恢复耕地14652.75亩,完成2.5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永丰村334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并入选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 杨翔宇:


    一是聚焦“扩面增粮”,确保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全面落实稻谷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小麦补贴、大豆种植补贴、复垦补贴等奖补政策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去年6月以来发放各类补贴1. 1亿元,惠及农户17.96 万户。全面推广经济作物套作粮食作物,鼓励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权流转、闲置鱼(藕)塘改种等方式种植粮食,确保全年完成粮食播面58.55万亩。

  • 杨翔宇:


    在具体实践上,紧扣四个“只增不减”,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杨翔宇:


    在规划引领上,我们统筹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等特点,提出构建“一核三带四片”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布局。以永丰片区为核心,打造3个粮食产业带和粮经套种示范带,划分4个片区建设万亩及以上集中示范片。目前,永丰核心样板区基本建成,东坡稻菜现代农业园成功创建省3星级农业园区。20万亩岷江流域粮食产业带和长秋山脉、龙泉山脉粮经套种示范带成型起势。永丰、岳营、报恩、金花柳圣四大万亩集中示范片快速推进。

  • 杨翔宇: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去年6月8日,总书记来川视察,在永丰村作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重要指示。一年来,东坡区承关怀而奋起、以行动报重托,坚决把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产量产能、数量质量、生产生态一起抓,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

  • 主持人 黄怡:


    请眉山东坡区的杨翔宇先生回答。

  •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提问。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坡区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区域视察了粮食生产情况,请问东坡区作为“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围绕天府粮仓核心区打造,东坡区开展了哪些工作?

  • 主持人 黄怡: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 张帆:


    下一步,我省将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年度更新制度和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占用补划制度,确保新建成的、符合相关要求的、不在已划定的永久基本能农田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及时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并根据建设占用情况,及时补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以实行特殊保护。谢谢大家。

  • 张帆:


    第三,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更新工作,我省已稳步推进。今年2月,我厅下发《关于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补充更新工作的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全省已补充更新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55.06万亩,已将新建成的、符合储备区要求的、不在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的高标准农田统一纳入。

  • 张帆:


    第二,关于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时优先补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已有相关制度安排。2021年11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明确,一是“新建高标准农田增加的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二是“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应当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耕地中补划”。

  • 张帆:


    第一,关于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要求,我们在本次“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中已全面落实。按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规则和《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等规则规程规范,我省原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892万亩。该划定成果已于去年11月正式启用,确保了符合相关规则规程规范的高标准农田得到特殊保护。

  • 张帆:


    谢谢媒体朋友对此项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 主持人 黄怡:


    这个问题请自然资源厅的张帆先生回答。

  •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目前我省已经建成了5400多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我想问一下,下一步如何确保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时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谢谢。

  • 主持人 黄怡:


    请继续提问。

  • 赵宏伟:


    三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反馈机制。各单位要在标准使用过程中,建立起标准实施的反馈机制,以推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强化标准实施考核工作,进一步增强标准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收集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及时对不符合现状的技术指标提出修改建议,形成一个标准实施—修订—实施的闭环管理链条,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从而提升标准实施的效果和质量,推动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化、规范化。谢谢大家!

  • 赵宏伟:


    二要搭建完善有效的实施保障体系。标准实施工作离不开有关人员、物资等的支持,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投入多,维护周期长。各单位在标准执行实施过程中,要更有效的协调实施单位力量,衔接有序地建立起标准实施的保障体系。同时,要向人民群众做好宣贯、解释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使用标准,切实避免出现空谈标准、割裂实施和保障的现象,从而使标准“束之高阁”,脱离实施的土壤,最终丧失活力和生命力。

  • 赵宏伟:


    一要构建责任明晰的工作运行体系。标准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推进,全员参与。请各单位各部门重视标准的宣贯实施工作,健全标准实施的工作机制,配套出台标准实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厘清工作职责,将标准执行实施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岗,增强相关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稳固推动标准落地生根,提升标准在引领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 赵宏伟:


    前期,省市场监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宣贯实施的通知》,对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要求,会同农业农村厅继续做好该标准的宣贯和实施工作。借此发布会,我就省级地方标准宣贯实施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工作要求:

  • 赵宏伟:


    目前,四川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大约4191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共1653项,农业相关标准占比38.1%,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级318个,省级658个,具有我省地域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稳步推进,“标准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标准化+全产业链”以及“标准化+认证认可”的乡村振兴“标准模式”正在巴蜀大地上遍地开花。

  • 赵宏伟:


    为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建立健全土壤质量监测评价、农业投入品质量、适度规模养殖、循环型生态农业、农产品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等绿色农业发展标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智慧农业标准研制,加快健全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标准,加强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强化标准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

  • 赵宏伟: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

  • 主持人 黄怡:


    这个问题请赵宏伟先生回答。

  • 成都商报记者:


    成都商报记者提问。《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经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之后,下一步将如何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呢?

  • 主持人 黄怡:


    谢谢徐芝文先生。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 徐芝文:


    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当前,我省由南至北陆续收获水稻,大春丰收在望。我们将再接再厉、奋力耕耘,坚决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努力实现在“天府之国”遍地看到良田好土青苗壮,见到五谷丰登粮满仓!

  • 徐芝文:


    六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快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例立法进程,力争2024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用法治守护天府良田。修订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配套完善系列制度体系。

  • 徐芝文:


    五是落实管护责任。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办法,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用好激励奖补,引导受益主体管好田、种好粮。发挥“田长制”、农村公益性岗位的作用,推行高标准农田建管保险试点,探索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方式,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 徐芝文:


    四是补齐灌溉短板。保水就是保粮。拟联合水利等部门实施农田灌溉补短板行动,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大力开展田间沟渠建设,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聚焦丘陵山区农业灌溉缺水问题,整治一批“当家塘”,今年全省筹资2亿元,新改建3000座提灌站,全力改善农业“靠天吃饭”状况。

  • 徐芝文:


    三是加大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优化差异化补助政策,力争中省合计亩均补助标准再提高些、多提高些。逗硬财政实际投入考核,确保中省市县四级财政投入合计每亩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落实到位。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鼓励整合涉农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徐芝文:


    二是提升建设质量。避免为“建”而建,着眼为“用”而建,严格执行新出台的《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落实分区域、按地类、依坡度建设要求。强化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管理,提升建设标准,保障工程质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用好一片。

  • 徐芝文:


    一是实施攻坚行动。围绕2030年把我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实施天府良田建设8年攻坚提质行动,推进和扩大整区域试点示范,先易后难、逐片推进,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 徐芝文:


    三、加快建设天府良田举措

    万物土中生,有土方有粮。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守良田粮用根本,夯实“天府粮仓”根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件事关民生的实事办得更实、好事办得更好。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 徐芝文:


    因此,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引领,为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确保建设质量达标,今年我省率先制定发布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已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 徐芝文:


    三是多数建成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落实不到位。我省高标准农田量大面广,部分地方管护的主体和责任不明晰,加之管护的经费普遍不足,已建立的管护制度未真正落实。当前,各地建后管护主要依赖财政投入,引导受益主体参与不够。

  • 徐芝文:


    二是未来新建高标准农田难度大。据摸排,未建高标准农田的永久基本农田,坡耕地占比高达75.9%,地块零碎、缺水缺路,都是“硬骨头”。经测算,这些地块要建成高标准农田,亩均成本将超过5000元,一些地方甚至超万元。

  • 徐芝文:


    二、面临的问题

    一是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低。2020年以前我省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因投入较少、部门要求不同,总体建设标准较低,加之工程设施自然损毁,有2000多万亩需要提质改造。

  • 徐芝文:


    四是开辟建设新路径。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2023年首次启动实施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推动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升级。实行整区域推进,有序开展都江堰灌区、蓬安县2个全国首批试点,眉山市、遂宁市2个市和大邑县、邛崃市、崇州市、什邡市、游仙区、顺庆区、高坪区、广安区、开江县、洪雅县10个县的省级示范,着力打造“天府良田”建设示范样板。

  • 徐芝文:


    三是实现投入新突破。在全国率先提出中省市县四级财政亩均补助3000元标准,四年累计投入401亿元,较2019年前实现亩均投入翻番。今年起,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中省补助最高达到每亩2150元、提高650元。同时,开拓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渠道,近两年41个县获得授信超百亿。

  • 徐芝文:


    二是迈上建设新台阶。摸清了高标准农田历史底数,实现“底数清、位置准、情况明”。2019至2022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1403万亩,累计建成5476万亩,迈上5000万亩台阶、居全国第五,为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 徐芝文:


    一是构建管理新体系。锚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个主战场,系统谋划、破旧立新,实现“五牛下田”分散建设向“五统一”集中管理转变,构建起1个意见、1个标准、3个办法、N个配套文件的政策制度体系。

  • 徐芝文:

    一、近年来取得的成效

    总体来看,2019年以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近五年的努力,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连续四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先后两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 徐芝文: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把守牢建好天府良田作为十大任务之首。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 徐芝文:

    徐芝文: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去年6月8日,在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了解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情况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今年总书记再次来到四川,7月27日,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这对我省进一步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 主持人 黄怡:

    为此,我们邀请到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先生,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世宏女士,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刘锐女士,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张帆先生,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赵宏伟先生,眉山市东坡区区长杨翔宇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提问。
    首先请徐芝文先生介绍。

  • 主持人 黄怡: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的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同时也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为守牢建好天府良田,践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重要使命,四川省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广袤的巴蜀大地上,绘就了一幅田良景更美、仓满民更富的希望蓝图。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怡主持。

2023年8月22日(星期二)15:00 ,省政府新闻办将在成都举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闻发布会,届时将邀请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及财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省市场监管局、眉山市东坡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