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持人 邓志明:
谢谢唐佑君女士。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也谢谢今天的各位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有问题,可以联系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采访,也可以和我们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为大家做好联络服务工作。谢谢大家。
-
唐佑君:
三是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消费引领作用。支持7个区域中心城市在消费者维权、微笑服务等消费服务体验方面进行提升,成都局上线消费购物“蓉易退”服务平台、绵阳局建设基层人民调解室和消费后评价实时展示。多管齐下发展品牌经济,加快培育本土品牌,支持成绵德泸宜达等6个市(州)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消费吸聚力。
谢谢。 -
唐佑君:
二是以优质消费环境汇聚国际国内消费者。在各地开展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创建活动,在重点消费行业、核心商圈打造一批放心舒心消费单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放心舒心消费环境监测,建立放心舒心消费城市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及时、有效、便捷的反应机制。引导经营者靠前站,第一时间回应消费者需求,推广跨区域无理由退货和先行赔付。推动投诉举报快速办理机制,扎实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为消费者创造更优质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服务。
-
唐佑君:
一是以优质市场环境汇聚国际国内优质商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开放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扎实开展“铁拳”“春雷”行动,组织实施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大执法。加快“天府名品”区域质量品牌建设,评选“天府质量奖”,争创“中国质量奖”,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帮助“四川造”产品增强市场美誉度。办好中国质量大会这个全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盛会,搭好国际质量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
唐佑君: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国际一流消费环境是产业、市场、消费、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聚集而成的结果。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开展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创建,紧紧抓住成都这个“干”和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建设。
-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的记者。市场监管一直都致力于打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请问在推动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创建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
主持人 邓志明:
谢谢宋铭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再回答一个问题。
-
宋铭:
三是发放文旅消费券,冬游四川消费季,我们统计到2月28日,省市联动已经发放了1.62亿元文旅消费券,省文旅厅和省财政对各市(州)在四川消费季期间发放的文旅消费券根据实际核销的金额要给予补贴。成都是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应该说走在全省的前列。截至目前,成都已经推出1000万的文旅消费券,1000场文旅活动,100个网红打卡新场景,100条精品旅游线路,50个微度假套餐,吸引客流,刺激消费,实现了文旅消费开门红。
-
宋铭:
二是拉动入境游,我打车的时候也问了出租车司机,他们说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关键的原因是入境游、入川游客人还没有大批量到,现在文旅部跟相关国家部委已经对我们入境游客给了一些政策,包括包机政策和航班开启等。四川省文旅厅和财政厅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对全省的旅行社接待入境游的游客,要根据接待的人次给予奖补。政策正式出台的时候,希望记者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入境游当中有70%是把港澳台纳入入境游的,所以我们对港澳台游客要加大吸引力度,包括到港澳台去推介。
-
宋铭:
第二,出台新的政策,因为拉动消费一定要有新的政策。一是携手四川银行、省农信社、工行等机构建立文旅消费惠民企业“白名单”,给予文旅贷款利率优惠等政策,为网红打卡地文化和旅游小微企业、商户提供低息专属贷款,大力扶持我们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和旅游企业应该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他们很艰难,现在复苏以后,在金融方面我们给他们一些支持,包括低息贷款。
-
宋铭:
记者朋友可能也比较清楚,“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文化元素有一个排序,第一位是熊猫文化,一说熊猫都知道是中国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熊猫的家乡在四川,熊猫文化是我们通过熊猫“安逸”要宣传的。第二个元素是美食文化,记者也到过很多国家,中国的美食,包括川菜,在国际上很有影响,这一块我们通过美食节要宣传我们的美食。第三位是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非遗、武术、书法等等,这些在境外还是有吸引力的。我们觉得我们的文化旅游活动还是要抓住它的灵魂,就是“文化”。
-
宋铭:
同时我们每周推出欢乐星期五文化和旅游打卡日系列消费活动,活动期间,每周五作为“欢乐星期五”——文旅打卡日,全省21个市(州)在中午12点联合各个平台整点齐发文旅消费券。同时各市(州、县),特别是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创建县,要结合文旅消费推出一系列活动。
-
宋铭:
文化旅游消费还是要靠活动来支撑。今年以来我们创新开展了全省“安逸四川新体验”一起玩转网红打卡地的系列活动。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复苏。省文旅厅联合市(州、县)文化和旅游部门,同时跟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等省级媒体,抖音、美团、高德等OTA互联网平台,四川银行等金融机构,启动了“安逸四川新体验”一起玩转网红打卡地活动。活动从今年一月开始,持续全年,结合四川四季消费的热点和时间节点,按照冬游四川、踏青赏春、欢乐暑期、五彩秋游四期推进,每期宣传展播一批网红打卡地,年度评选并发布一批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网红打卡地榜单。
-
宋铭:
谢谢四川日报的记者,感谢你对文旅消费的关注。前面徐厅长和相关厅局的各位领导都报告了一些情况,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今天的主题是消费,文旅消费是纳入了大的消费总体统筹,特别是商务厅。由于时间关系,我报告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是新活动,第二是新政策。
-
四川日报记者:
我是四川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文旅也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四川是文旅资源大省,今年在培育文旅消费方面有什么新的亮点和举措?谢谢。
-
主持人 邓志明:
谢谢程静女士。请继续提问。
-
程静:
四是做实政策支持。继续围绕“体育贷”、体育领域电力市场化交易、奖补升规入统体育企业、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国家(省)级示范创评等系列政策,助力体育市场主体发展,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带动体育消费稳步增长。
最后,恳请各位媒体朋友广告八方来宾,我们期待:蜀里安逸、运动有你!谢谢。 -
程静:
三是继续丰富赛事活动供给。今年,仅成都市就将举办大运会、铁人三项世界杯等60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全省还将举办四川省第一届绿道健身运动会,第二届四川省“三大球”城市联赛、“全域天府”系列赛事等活动,全年举办各类赛事活动不会低于7000场。
-
程静:
二是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省现有体育场地近29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91亿平方米。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动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建设,更好解决人民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
-
程静:
一是支持成都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成都市开展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以来,体育消费增长44.5%、体育消费总规模达582亿元。我们将全力支持成都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并以此带动其他市(州)的体育消费。
-
程静:
下一步,省体育局将继续围绕“突优势、强政策、育主体、抓示范”来推动体育消费提质增效,今年主要有四大举措。
-
程静:
四、四川是体育消费“潜力股”。成都市已获评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省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典型项目67个、星级体育服务综合体164个。据统计,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约3100万。去年在凤凰山体育馆举办的3场中超比赛,现场观看人数有8万余人。今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必将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体育消费的稳步增长。
-
程静:
三、四川是品味“暖雪”佳地。四川“暖雪、温泉”吸引八方来客,全省35家冰雪场已成为四川冬季体育旅游的热门地。今年春节七天假期,全省冰雪场累积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连续5年举办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预计2023年参与人次将超过3000万。
-
程静:
二、四川是水上运动乐园。四川水域资源非常丰富,既有岷江、嘉陵江等大江大河,也有邛海、泸沽湖等秀美湖泊,常态化举办“游遍四川”“划遍四川”“钓遍四川”等水域赛事,吸引广大游泳、划船、钓鱼等爱好者纷至沓来。
-
程静:
一、四川是山地户外运动胜地。四川海拔起伏比较大,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四姑娘山、瓦屋山、光雾山已成为自行车、登山、徒步穿越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
-
程静: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体育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省委省政府将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推动,体育消费专项调查显示,自2017年以来,四川居民人均体育消费年平均增速达到7.12%。2021年全省居民体育消费规模超过1600亿。关于四川体育消费的显著优势,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我是来自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的记者,近年来体育消费成为消费新趋势。今年7月,成都将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我想请问四川在体育消费上有哪些优势,促进体育消费有哪些具体举措?
-
主持人 邓志明:
谢谢李玉萍女士。请继续提问。
-
李玉萍:
四是做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撑功能。发挥“一市两场”优势,完善“7+5”国际陆海联运通道布局,巩固拓展国际班列网络。大力引进培育全球贸易总部和链主企业,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利用通道运力资源及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功能,推进国际产能、贸易向成都转移,提升“买全球卖全球”能力。积极争取设立市内免税店,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用好进口贸易创新促进示范区等载体和进博会等平台,推动中高端国际消费品和特色商品进口,着力提升国际消费供给能力。
谢谢。 -
李玉萍:
三是打造具有全球美誉度的消费环境。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提级,实施营商环境5.0版升级行动,大力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高效联通全球要素市场,提升跨境消费的便利度和消费市场开放度,激活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增强国际消费吸引力。在公园绿道、城市更新和未来社区探索外摆景观化,营造近悦远来的消费友好环境,形成天府文化、烟火成都的独特魅力。
-
李玉萍:
二是培育国际消费自主品牌。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进制造强市、贸易强市建设,提升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打通创新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三城三都”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创新原动力,打造“成都智造”“成都服务”品牌。扩大都江堰、金沙、三国文化等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力引进、高质量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会赛事活动。持续提升成都国际美食节等本土消费活动能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成都首创品牌。
-
李玉萍:
一是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加快将春熙路、交子商圈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商圈,加大对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总部经济、文旅消费和会展赛事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时尚文化消费核、田园林盘农耕消费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消费带”等高品质消费空间。培育创建示范和特色消费场景16个,改造提升文殊坊、万象城等省级步行街8条,培育省级电商新业态基地3个,引培品牌首店500家以上。整合成渝两地优势消费资源,联合举办成渝双城消费节等活动,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成渝消费”全新IP。
-
李玉萍: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成都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不断向世界级城市迈进的内在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此大力支持,出台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等政策措施。具体来讲,成都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我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记者。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第一批北京等城市培育建设已初见成效。请问成都市今年在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
主持人 邓志明:
谢谢徐一心先生。请继续提问。
-
徐一心:
三是注重活动统筹。紧扣“春暖花开”“清爽夏日”“金秋丰礼”“暖冬乐享”四季主题,开展“蜀里安逸·乐购全川”消费促进活动,搭建“1+50+N”的活动平台。以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为统领,依托50个重点展会,围绕汽车、餐饮、商品零售等热点消费领域,组织开展“汽车嘉年华”“国际美食荟”“绿色新消费”“国潮时尚风”“安逸耍四川”“网上冲浪购”等专项消费促进活动,力争全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2000场以上,培育特色消费促进平台10个,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场场都精彩”,串珠成链、波浪式推进形成消费热潮。
谢谢。 -
徐一心:
二是突出关键领域。围绕“汽车、餐饮、家电、家居”四大金刚,加大促消费力度。媒体应该关注到,近期全国出现了汽车“价格战”,对车企、消费者和消费恢复带来了广泛影响,商务厅将密切关注,加强监测分析、政策研究、合理引导,从汽车全链条消费发力,最大限度促进汽车消费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围绕餐饮消费,承接办好3月23日启动的“中华美食荟”,支持举办世界川菜大会、成都国际美食节。围绕家电家装,鼓励各地出台绿色家电家装支持政策,持续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同时,发展消费新模式,打造一批数字生活消费体验区、网红消费乡村,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潜力。
-
徐一心:
一是坚持政策引领。注重远近结合,把刺激当期消费与夯实消费长远之基结合起来。一方面,用好用足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36条”、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的“5条”等短期措施,推动政策尽快兑现。另一方面,抓好长远政策的落地见效,抓紧细化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27条”的政策责任落实,清单式、项目化推动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
徐一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政策引领、关键领域、活动统筹,加快促进消费的复元活血。
-
徐一心: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相信各位已经关注到,今年开年以来,消费回暖势头比较明显,餐饮再现排队等位现象,各大影院上座率出现反弹,机票酒店“量价齐升”,春熙路、太古里等重点商圈人潮涌动。我们也乘势在年初推出了促消费“新5条”政策出台,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对餐饮汽车家电家装等重点消费领域进行支持;同时抓住春节元宵等消费旺季,开展了4000余场消费活动,通过“政策活动”共同发力,撬动消费超300亿元。1-2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3.4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同期3.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消零同比增长8.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刚才商务部门介绍促消费情况时,提到去年四川省的消费情况总体平稳。想问目前四川省的消费市场情况如何?下一步在促进和推动消费活血上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
主持人 邓志明:
谢谢徐一心,下面开始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
徐一心:
我们将建立“蜀里安逸”消费品牌培育工作的推进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和逆向约束,探索构建国际消费环境的评价体系,发布“蜀里安逸”国际消费竞争力年度报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蜀里安逸”品牌内涵,强化国际熊猫消费节专属形象,推广“蜀里安逸”消费品牌全球标识,加快构建高品质、新时尚、多品味、国际化的独具四川魅力的消费体系。
谢谢大家。 -
徐一心:
在促消费平台搭建方面,将强化消费平台的品牌化建设。去年,我们举办了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省市联动组织了193场配套活动,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消费855亿元。今年将结合商务部“消费提振年”有关主题,继续举办第二届国际熊猫消费节,力争将消费节打造成为全球消费品展示、多元消费文化鉴赏、国际消费供应链合作的“三大平台”。我们还将认定培育一批贸易与消费联动的特色消费促进平台,引导各地各类展会和促消费活动做出特色、做出亮点。
-
徐一心:
在消费场景打造方面,成都已经成为全国首店经济第三城,去年新落户各类首店已经达到了708家。各地纷纷强化商圈、步行街消费载体建设,泸州发布郎酒庄园等商文旅消费新场景,绵阳培育“夜游绵州”,提升了夜间融合消费。为更好统筹推进全省消费场景建设,我们将实施消费新场景5年培育计划,每年打造40个多元融合的“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持续推进示范步行街、智慧商圈建设,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省级试点。
-
徐一心:
比如:在区域消费协调发展方面,过去3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9个城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10个城市的消费能级不断提高。我们将继续支持成都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强以德阳、眉山、资阳为重点的成都都市圈消费副中心,打造以绵阳、宜宾—泸州组团、南充—达州组团3大省域经济副中心为核心的“1小时”消费圈,培育一批消费创新发展引领县,推动形成多层次的消费中心。
-
徐一心:
围绕实施“三品一创”工程,我们将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精准发力。
-
徐一心:
四是创建国际一流消费环境高地。好的环境最能吸引全球的消费者。我们将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在消费领域落地见效,加快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标准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让国际消费更加便利;积极发展国际学校、国际一流医院、国际化社区,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川生活;打造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让大家逛得舒心、买得放心、用得开心。
-
徐一心:
三是建设全球消费“品味生活”宜居地。所谓“品味生活”,就是要提升大家在四川消费、娱乐、休闲、居住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不仅要让消费者感受川菜的麻辣鲜香,还要发展丰富多彩、越夜越嗨的夜间经济,提供个性化的康养、医美、体育等生活服务,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营造宜居、宜乐、宜养、宜业的良好氛围。
-
徐一心:
二是培育全球消费“品尚引领”创新地。所谓“品尚引领”,就是要用时尚文化和新兴业态来引领消费潮流。重点是做强首店经济,积极承办国际性展会、国际性赛事,举办时尚表演、国际时装周、新品发布会等首发、首秀、首展潮流活动,引入国际最新潮流文化。同时,充分发挥四川文旅资源大省优势,将三星堆、大熊猫、都江堰等塑造成世界级旅游精品;支持本土老字号彰显国风蜀韵,推动四川在消费潮流中走在国际前列。
-
徐一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大力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
一是打造全球消费“品质供给”集聚地。所谓“品质供给”,就是要从供给侧持续发力,打造高能级的消费平台和载体,完善“买全球、卖全球”的能力体系。通过布局多层次的消费中心,培育消费新场景,打造标志性的商圈,扩大全球消费品进出口,让消费者能享受到汇聚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 -
徐一心: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因为一提到四川,大家首先会想到天府之国的美誉,想到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而“安逸”又是我们四川方言中最有代表性的词汇之一,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看大熊猫、吃火锅、听川剧,这些都是巴蜀大地安逸文化、巴适生活的精彩体现。“蜀里安逸”正是基于四川特色、回应群众期盼而提出来的,就是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范、中国风、巴蜀韵的消费品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力争到2027年,全省消费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元,相当于GDP总量的一半;到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经济中心。
-
徐一心: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的位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系列决策部署,近期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的意见》,作为指导我省未来五年消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鲜明提出了打造四川独具特色的消费品牌——“蜀里安逸”。
-
徐一心: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在疫情反复、高温限电、地震灾害等“两难”“多难”超预期冲击影响下,为了尽快恢复消费增长,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消费促进工作会议,举办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推出促消费6条政策,全年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规模保持全国第6位。
-
徐一心:
各位记者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长期以来,各界媒体朋友十分关心和支持四川商务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商务厅向各位媒体记者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
主持人 邓志明:
为此,我们邀请到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徐一心先生,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宋铭先生,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唐佑君女士,省体育局副局长程静女士,成都市商务局分管负责人李玉萍女士,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徐一心先生介绍情况。 -
主持人 邓志明: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四川着力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动能,助力消费市场暖起来热起来。今天,我们围绕“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的主题进行发布。
-
四川在线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10: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成都举行“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新闻发布会”,将邀请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徐一心与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宋铭、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唐佑君、省体育局副局长程静、成都市商务局分管负责人李玉萍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四川发布客户端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