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国际传播与对外推广处处长宁光霞主持。

  • 主持人 宁光霞: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今年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为充分展示20年来羌乡儿女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绘就出的产兴、城旺、人和、景美的幸福生活新画卷,我们今天邀请到了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松先生,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周福兰女士,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牟华佳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并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作答。
    下面,首先有请周福兰女士作介绍。

  • 周福兰: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朋友一直以来对北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对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 周福兰:

    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于2003年,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人文始祖大禹故里,幅员面积30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9万人。20年来,北川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交通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五大攻坚行动”,一代代羌乡儿女接续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周福兰: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点赞北川石椅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并寄予“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的殷切期望。回望过去二十年,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北川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历程。

  • 周福兰:

    二十年来,北川经济发展交出后发赶超新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2.19亿元壮大到2022年的94.47亿元,年均增速达11.38%。先后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从2016年起蝉联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前十强,2022年排名跃升至第7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41.7:24.9:33.4 优化至2022年的16.0:25.7:58.3,实现“一三二”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 周福兰:

    通航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北川通用机场全面完工,无人机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连续创建1个5A级、4个4A级和1个3A级景区,摘下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124.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12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35倍和151倍。

  • 周福兰:

    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9个,发布“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北川苔子茶、花魔芋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川苔子茶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2个,农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4.19亿元大幅增长至2022年的31.61亿元。

  • 周福兰:

    二十年来,北川基础设施实现提档跨越新突破。经过前赴后继艰辛努力,我们克服山区地质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重重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交通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610公里,比2003年增加3200公里,202个行政村通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入户路通达率达95%以上。

  • 周福兰:

    实施唐家山堰塞湖跨湖大桥等9座溜索改桥工程,G347、S313、S216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川西北重要进藏通道基本形成。九绵高速北川段年底即将通车,彻底结束北川不通高速历史,茂县至三台高速正在开展勘察设计,安州至北川高速已经进入工可阶段,不久后的北川,将全面进入“一机场三高速”综合立体交通时代。

  • 周福兰:

    大力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抽水蓄能电站、唐家山水库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 周福兰:

    二十年来,北川民生福祉取得幸福温暖新改善。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党政军民八方支援,山东省倾力援建,国际友人、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广大志愿者凝聚人间大爱,建起了“安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的北川新县城,书写了穿越灾难、崛起危难的人间奇迹。

  • 周福兰:

    接连打响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大战,全县累计减贫20539人,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8年高质量实现国家级贫困县摘帽,脱贫攻坚和成效巩固工作连续7年进入全省“好”的行列。

  • 周福兰: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东西部协作跨越山海,石椅村高质量发展引领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推动乡村全域蝶变,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羌乡大地处处业兴人和、美丽宜居。

  • 周福兰:

    共同富裕步伐坚定,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185元、18676元,是2003年的6.4倍、9.5倍,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

  • 周福兰:


    全面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全国首家民营飞行学院开学招生,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高校总体录取率分别从2003年的30%、66%提升至2023年的70%、95%。

  • 周福兰:

    医疗条件大幅改善,医联体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38%。设立“禹羌情”专项救助基金,推广“乡村振兴保”,广大群众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 周福兰:

    二十年来,北川民族事业步入团结奋进新时代。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1个。

  • 周福兰:

    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民族文化绽放光彩,建成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上榜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获评“中国羌绣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申报“羌年”等10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万人跳沙朗庆羌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少年禹传奇》中华大禹超级IP入选全省“十四五”重点动画片选题规划。

  • 周福兰:

    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县政府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为“七五”普法先进单位。用好民族自治地区立法权,颁布实施10部单行条例,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走在全省前列。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连续6年位列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羌风民俗融入司法调解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心沐计划”被评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一幅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 周福兰:

    二十年来,北川生态环境焕发绿水青山新颜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坚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 周福兰:

    全面压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要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累计投入资金20.48亿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年均达92%以上,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安全可控。

  • 周福兰:

    生态底蕴持续积累,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累计营造林121.7万亩、增加森林面积5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2.3%增加到66.1%,林业综合产值增加到20亿元。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大熊猫、川金丝猴、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与人类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成色更足,率先在全市发布GEP核算报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590.03亿元。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北川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 周福兰:

    二十年来,北川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展现新气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云珍、全国人大代表余绍蓉等先进典型和新时期共产党人楷模兰辉同志,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

  • 周福兰:

    持续用力抓基层打基础,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施“360党支部”工作法得到中央深改办肯定并予以推广。从严从实抓好作风建设,创新“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作风大整顿、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行动,收集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等,不断巩固维护良好政治生态。

  • 周福兰: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回首北川羌族自治县的20年,我们在抗震救灾中众志成城、在灾后重建中浴火重生、在脱贫奔康中接续奋斗。今天的北川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北川的号角催人奋进,我们将沐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之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步履铿锵的北川足音!
    纳吉纳鲁!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周福兰女士。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记者: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记者提问。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年来,历经风雨,跨越发展,请问目前北川县域经济发展有何特色支撑?

  • 牟华佳:

    我来回答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20年来,我们立足北川资源禀赋、突出比较优势、树立长远视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确定通用航空、茶、文化旅游、食品医药和安全应急产业作为“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攻坚行动,并由县领导担纲主导产业“链长”,加快构建具有北川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牟华佳:

    突破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通航产业是助推北川“振翅高飞”的支柱产业。我们坚定小县城也能干成大产业的信心决心,抢抓通航产业新赛道,历经十年艰辛努力,推动通用机场全面完工,并以绵阳市无人机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契机,联合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共建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通过举办首届中国科技城北川通航(无人机)产业峰会,组建中国(北川)军民融合(无人机)研究院,成立四川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等方式,累计签约通航产业项目金额超150亿元以上,推动长鹰科技、纵横无人机等12家通航企业入驻,通航制造业实现“零突破”,集制造、运营、旅游、培训为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成型成势。预计到2025年,北川通航产业产值将突破50亿元。

  • 牟华佳:

    重点发展茶产业。大禹门前树,千年苔子茶。北川种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县现有3万余亩百年以上老茶树和2000余棵千年以上老茶树。我们抢抓北川苔子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机遇,充分发挥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基础优势,以实施“三品”工程为引领,发布“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行北川茶叶“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加快建设绵阳茶学院北川茶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产业园,北川苔子茶斩获“世界绿茶金奖”“亚太茶茗大奖特别金奖”等国际国内20余项茶叶大奖,北川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4.5亿元,成功实现“点绿成金”。预计到2025年,北川茶产业产值将突破10亿元。

  • 牟华佳:

    创新发展文旅产业。在世界行走,为北川停留。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县内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川羌城旅游区和西羌九皇山、药王谷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目标,加快打造科技文创和康养休闲旅游园区,发布推广“少年禹传奇”城市超级IP,创作“云朵上的尔玛”禹羌实景演艺,提升推广新县城至石椅村等21条旅游精品线路,“汶川抗震·众志成城”之路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一,成功摘下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上榜2023年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2022年接待游客1124.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12亿元。

  • 牟华佳:

    加快发展食品医药产业。云朵上的民族,舌尖上的“羌味”。我们统筹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县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提升工作,设立3000万元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基金,举办白山羊美食文化活动暨厨艺大赛,推广白山羊、腊肉、花魔芋等“羌食”,并成立中羌药材协会,精深加工羌活、附子、天麻等“羌药”。成功打造北川白山羊、濒危中羌药材繁育等16个博士工作站,壮大4万亩食品医药产业基地规模,推动北川花魔芋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川白山羊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2个,预计到2025年,北川食品医药产业产值将突破30亿元。

  • 牟华佳:

    培育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安全应急产业是北川前瞻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依托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址、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县、科普示范县和“一中心九台站”防震减灾资源,聚焦加快建设四川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西北分中心,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应急产业领域。整合利用现有北川应急管理培训学院,筹备建设多灾种体验馆与国家应急管理大学教学基地。持续深化与四川省应急产学研协调创新联盟、西南科技大学等深度合作,推动更多应急产品“北川造”,力争2023年实现安全应急产业产值2亿元以上。

  • 牟华佳:

    在这里,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北川的关注和宣传,诚挚邀请大家常来北川调研采访、观光旅游!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牟华佳先生。请继续提问。

  • 四川日报记者: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建县二十年来北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的进步,请问这期间绵阳市委市政府有哪些举措来保障和推动北川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谢谢。

  • 王晓松: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简要回答一下你刚才提出的问题。首先,在这里代表绵阳市委、市政府,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北川发展的关心和关注。作为绵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绵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北川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北川的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事业。关于具体的支持,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各位媒体朋友作介绍。

  • 王晓松:

    第一,支持北川的民族事业发展。自2003年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以来,市级财政逐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帮助北川实现了长期的繁荣发展。指导北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同时,我们支持北川连续5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北川呈现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 王晓松:

    第二,支持北川的基础设施建设。北川自然灾害频发,交通设施建设历来是发展短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北川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关建设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帮助北川恢复重建道路1600余公里。10余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上千万元帮助北川抗击洪涝地质灾害及推动灾后道路恢复重建,有力保障了山区群众出行和发展需要。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又着眼推动总投资390亿元的S45线茂县经江油至三台的高速、总投资101亿元的北川至安州高速等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助推北川基础设施大步向前跨越。

  • 王晓松:

    第三,支持北川的乡村全面振兴。自脱贫攻坚以来,绵阳市委、市政府加强衔接协调,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为北川倾注了大力支持,帮助北川全县高质量脱贫摘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石椅村干部群众以来,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石椅村工作专班,围绕规划引领、基础补短、文化赋能、开放引才、基层治理五个重点狠下功夫,帮助石椅村加快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示范。

  • 王晓松: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二十年以来,北川羌族自治县历届领导班子和全县各族群众接续奋进、埋头苦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持续改观,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交出了一份不辜负领袖所托、不负人民所盼、不负时代所期的厚重答卷。下一步,绵阳市委、市政府将聚焦北川加快建设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目标,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北川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王晓松先生,请继续提问。

  • 中新社记者:

    中新社记者提问。刚刚介绍到石椅村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好样子”,想了解一下北川如何推动石椅村新时代乡村振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谢谢。

  • 周福兰:

    非常感谢你对北川的关心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直抵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北川聚焦“五大振兴”,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的殷切嘱托为主线,全力把石椅村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康养、体验为一体的全国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 周福兰:

    一是改善人居环境,焕发更好的“样子”。高起点编制石椅村片区整体规划,加快畅通片区交通网络,石椅村山脚下的高速公路和联通隧道正在紧密开展前期工作,通村路、联户路、产业路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升级。以4A级景区标准进行前期规划,对农房进行提升和风貌改造,村里处处都是新变化、洋溢新气象,已经有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好的样子”。

  • 周福兰:

    二是壮大致富产业,种出更甜的“果子”。我们一方面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以高山枇杷、苔子茶为代表的特色富民产业,注册“石椅子”全品类商标,上半年全村枇杷销售额增长9.2%,苔子茶销售额增长15.6%。农特产品销路越来越广,带动农户收入越来越高,上半年石椅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9%,应该说农民尝到了一颗颗的致富甜果子。

  • 周福兰:

    三是厚植禹羌文化,打造更美的“寨子”。我们依托独具魅力的禹羌文化,打造“云朵上的羌寨”民宿集群,开发羌绣、羌歌、羌舞等非遗体验点,创作“石椅”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至。上半年石椅村游客接待量达到16.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4万元,分别同比大幅增长96.5%、102.3%,旅游旺季,老百姓一个月就能挣到以前一年的钱。石椅村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入选文旅部“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在央视《山水间的家》栏目惊艳亮相。

  • 周福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力推动石椅村“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努力将石椅村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新窗口。在这里也热忱邀请各位朋友,特别是媒体界的朋友,欢迎你们到石椅村观光旅游。谢谢。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周福兰女士。请继续提问。

  •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提问,本月将开展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请问本次庆祝活动有哪些特色和亮点?谢谢。

  • 牟华佳: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简要介绍庆祝活动的有关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全县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即将于2023年10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牢记嘱托感党恩 踔厉奋发新征程”为主题,坚持“隆重热烈、喜庆祥和、节俭办会”原则,力求办成一次简约、特色、务实的盛会。

  • 牟华佳:

    庆祝活动主要体现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政治性。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庆祝活动始终,充分展示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作用,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下北川取得的巨大成就,讲好“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北川故事。

  • 牟华佳:

    二是彰显群众性。秉持“自治县成立20周年是全县各族群众共同的节日,不是少数人的表演”理念,通过举办主题文艺演出、文化巡游、篝火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和广泛参与的系列庆祝活动,用群众的话语、群众的笑脸、群众的淳朴善良诠释幸福民生,共庆北川生日、共享欢乐时光。

  • 牟华佳:

    三是把握时代性。聚焦时代特征,举办首届“大禹杯”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动,以北川20年来的历史变迁,充分展示北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进一步凝聚合力、鼓舞士气、提振精神。

  • 牟华佳:

    主要推出三类活动:
    一轮巡游展演。10月24日至10月25日,在北川新县城主要干道举行群众文化巡游展演活动,“五位一体”方队、国旗方队、特色民俗方队、民族团结方队等巡游方队由20支队伍2023人组成,寓意着2023年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羌笛、羌绣、口弦、沙朗等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藏族锅庄、舞龙舞狮、腰鼓花棒等多民族特色文化将悉数登场亮相,全方位展示北川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突出成果。

  • 牟华佳:

    两台文艺演出。10月24日晚间,在北川新县城禹王广场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庆祝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慰问演出,届时将把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问候、全国人民的美好祝福带给北川各族群众,深情礼赞各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取得的辉煌成就。10月25日上午,在北川体育中心举行以“北川正青春、涅槃再腾飞”为主题的大型文艺展演,演出通过“大禹千古颂”“奋斗之志”“力量之源”“信仰之光”和“再谱新篇”五大篇章,唱响主旋律、共筑中国梦。其中《羌寨这一天》等原创歌曲和万人齐跳沙朗等特色节目值得期待。

  • 牟华佳:

    三场专题活动。10月25日下午,在新北川宾馆召开全县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邀请北川籍在外人士代表返乡共庆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共叙情谊、共谋发展。10月26日上午,在新北川宾馆举行招商推介会,通过向与会客商介绍目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集中展示宣传北川的特色资源、投资机遇和优质项目,推介、对接、洽谈、签约一批合作项目。10月至11月,在北川新县城宋喜市举办首届“大禹杯”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展,以实物实景、图文并茂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年来各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畅想北川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 牟华佳:

    目前,庆祝活动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再过12天,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将在北川新县城隆重拉开帷幕,期待大家的光临。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谢谢牟华佳先生。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

  • 绵阳日报社记者:

    绵阳日报社记者提问。过去二十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发展变化令人瞩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川羌族自治县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接续发力呢?

  • 周福兰: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北川过去二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非常令人振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要有新担当。下一步,北川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五大攻坚行动”,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北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接续发力。

  • 周福兰: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做强集高端装备制造、运营教育培训、运动文化旅游、航空应急救援为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全力建设西部通航产业创新高地。以打造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完善苔子茶、高山果蔬等农特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打造。

  • 周福兰:

    二是建设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坚持“树特色、展形象”,将石椅村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少数民族村寨,引领石椅村片区高质量发展,全力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立足石椅、带动全县、服务绵阳,全力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样板,努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之路。

  • 周福兰:

    三是推动基础设施扩容提质。我们聚焦构建“外联内畅”交通新格局,推动安北高速、盐茂高速尽快开工,全面形成“一机场三高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通经济社会发展“大动脉”。加快唐家山水库、抽水蓄能电站等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进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跨出更大的一步。

  • 周福兰:

    四是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福祉。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各项领域,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加快共同富裕步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周福兰:

    五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成果。我们持续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独特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投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不懈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 周福兰: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以及22.9万羌乡各族群众,盛情邀请各位朋友,“在世界行走、为北川停留”,10月24日至26日,我们在“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云境北川”期待您的光临!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宁光霞:

    非常感谢周福兰女士。我们今天的发布会环节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也感谢今天所有的发布人。记者朋友如果还有关心关注的话题,欢迎到北川进行采访,实地感受大美北川的魅力,也欢迎和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做好联络服务工作。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15:00,省政府新闻办将在成都举行“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届时将邀请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四川在线将全程图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