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星期三)15:00,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市举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常委、秘书长陈炜,省委副秘书长张道平,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文星,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备,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田文,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杨秀彬介绍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四川在线将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委新闻发布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于昨日胜利闭幕。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委常委、秘书长陈炜先生,省委副秘书长张道平先生,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文星先生,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备女士,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先生,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田文先生,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杨秀彬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全会的有关情况,解读全会精神,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我们请陈炜先生介绍这次全会的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按照安排,下面我就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介绍。
一、这次省委全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是在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王晓晖书记代表省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和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主题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结束时,王晓晖书记作了总结讲话,对领会把握全会精神作了深刻阐释,对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在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的目的,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激励和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对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这次省委全会着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具体化,方向明确、集思广益、准备充分
省委和王晓晖书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为全会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牢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今年6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四川视察,这是四川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向全党发出了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令。
省委坚持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主题主线,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坚定用以统揽四川各项事业发展。
这次省委全会,无论是王晓晖书记作的主题报告还是省委《决定》,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四川具体化,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体现了省委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强的政治定力。
二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深化省情认识。为认真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四川未来的发展”的重要要求,省委于7月召开省委工作会议,在作出贯彻落实总体部署的同时,对“加强重大问题研究”作出具体安排。之后,省委列出22个重点课题,由省领导牵头、相关市(州)和部分省直部门参与,开展了为期2个多月的具体调查研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9月下旬省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调研成果汇报,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又对照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省情实际和推进新形势下四川现代化建设战略举措的认识把握。这为起草省委全会主题报告和省委《决定》稿提供了丰硕的思想认识成果。
三是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省委坚持开门问策,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分层分类召开多次专题座谈会进行讨论,两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审议。全会期间,与会同志踊跃发言、积极讨论,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的吸收和吸纳。可以说,这次全会凝聚了各方智慧力量,展现了浓厚的民主氛围。
四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推动。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明确“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全省工作总思路的基础上,这次省委全会明确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把总牵引、总思路和总抓手放在一起、集中表述,共同构成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擘画了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有利于全省上下统一思想认识、步调一致向前进。
三、这次省委全会取得了重大成果,作出的系列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
这次全会的主要精神和取得的重大成果,集中体现在王晓晖书记讲话和省委《决定》中。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引。全会鲜明提出“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是本次全会的主题,也是全省工作的主题。
全会对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和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深刻阐释,对“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入贯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等作出了全面安排,同时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了深刻阐释,明确要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总书记对四川系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一体学习、一体贯彻、一体落实,坚决把总书记为四川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二是总结了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以来四川各项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进展。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省委在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严峻复杂形势之下,迎难而上抓大事要事、统筹兼顾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做法成效。
这半年重点抓了4件大事,一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抓好大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三是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四是筹备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同时,扎实抓了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等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回顾这半年,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省委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也进一步增强了全省上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
三是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抓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次全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部署,深入分析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即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城镇化处于加快推进期、农业现代化处于提质增效期、信息化处于动能释放期、城乡发展处于深度融合期、区域发展处于协同优化期,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省内先发地区同欠发达地区协同共兴。这是省委着眼全省工作大局作出的战略谋划和部署。
“四化同步”重在解决发展路径和内驱动力的问题,“城乡融合”重在重构城乡关系、塑造良好发展生态,“五区共兴”重在全域协同联动、在缩小地区差距中同步实现现代化,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共同构成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四是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保障。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全会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各项部署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立足发展的现实需要,从7个方面系统谋划提出了支撑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是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战略先导,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是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三是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重要保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把文化自信自强作为持久精神力量,推动巴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是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取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是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鲜明导向,加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七是把防风险、保安全作为底线任务,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重点任务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又着眼四川发展实际,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与时俱进谱新篇,必将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增添动力活力、强化支撑保障。
五是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会强调,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并围绕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反腐等4个方面,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全会指出,贯彻落实好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全省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聚焦重大部署抓落实,紧扣重点任务抓落实,突出实干导向抓落实,迎难而上、拼搏奋进全力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克难化险、守牢底线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奋力推动省委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全会强调,力量源于团结,事业成于奋斗。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是全省上下的共同政治责任,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强大合力。全会号召,全省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埋头苦干、拼搏实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而团结奋斗!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谢谢陈炜先生的介绍。下面我们就开始提问,提问的时候请记者举手示意,简要介绍你所在的新闻单位。
我是来自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的记者。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部署,这次四川省委全会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作为总抓手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我的问题是,请问张道平秘书长,省委提出这个总抓手有什么考量,如何理解和把握好这个总抓手?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和提问。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同时明确以此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我认为这是本次全会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本次全会最突出的亮点。王晓晖书记在主题报告中,对为什么提出总抓手,总抓手内涵是什么,怎么推动总抓手落地落实,以及如何把握总抓手与总牵引、总思路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作了深刻阐述。我理解,省委提出这个总抓手,至少有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考量:
第一,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一,把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来川视察时明确要求我们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未来发展,在新的征程上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四川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明确方位、找准定位,结合实际研究谋划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确保总书记为四川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第二,这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四川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缩影,既有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共性,也有基于自身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这次全会梳理概括了“六个期”,即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城镇化处于加快推进期、农业现代化处于提质增效期、信息化处于动能释放期、城乡发展处于深度融合期、区域发展处于协同优化期。这些阶段性特征在全会上提出后,得到与会同志的高度认可。王晓晖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这些特征说明四川现代化建设既有不少短板弱项,也有许多有利条件。这也决定了四川现代化建设之路是一个多重任务叠加、多重目标协同、多重路径并行的共进过程,必须从战略上进行系统谋划推动,更好适应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
我认为,这“六个期”的重大判断体现了省委对大局大势、省情特征、发展实际、目标任务的清醒认识,也是我们提出这一总抓手的基本立足点和根本依据。我们必须立足省情实际,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以此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
第三,这是集思广益充分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的重要成果。总抓手是半年多来全省上下在学习调研中不断深化认识、不断丰富完善而形成的。刚才陈炜秘书长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后,7月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王晓晖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加大重大问题的研究、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四川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之后,省委又列出了22个重点课题,由省领导牵头开展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9月下旬省委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听取了调研成果的汇报。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各课题组又及时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的部署要求,作了进一步研究。正如陈炜秘书长所讲,这些成果为我们起草好全会文件提供了思想认识成果。期间,王晓晖书记多次深入市(州)调研,多次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广泛征求省领导、省直部门、市(州)委书记、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大家普遍反映,在新形势下四川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管全局、指导性强的总抓手。
这次全会提出这个总抓手,实际上就是在充分汲取各个方面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全会期间,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总抓手抓住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要害,只要按此抓下去,就一定会开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如何认识理解这个总抓手,我认为至少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把握:
一要准确把握总抓手的丰富内涵。“四化”指的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就是要推动“四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城乡融合”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五区共兴”是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要根据我省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共兴。
二要准确把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三者之间的关系。“四化同步”重在解决发展路径和内驱动力的问题,“城乡融合”重在重构城乡关系、塑造良好发展生态,“五区共兴”重在全域协同联动、在缩小地区差距中同步实现现代化,三者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构成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情况不同,推进过程中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有各自重点和先后次序,区分轻重缓急、明确主攻方向,每年办几件关乎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三要准确把握推进落实的着力重点和重大举措。新型工业化重点要在优势产业高端化上做文章、在传统产业新型化上下苦功、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求突破;信息化重点要推动基础设施信息化升级、企业行业信息化改造、经济社会信息化转型;城镇化重点要促进中心城市提升品质强集聚、周边城镇注重协同强配套、中小城镇突出特色强功能;农业现代化重点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城乡融合”重点要推动城乡产业深度融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厚植绿色本底、留住文化根脉;“五区共兴”重点要建强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做强支撑更有力的次极增长极、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
四要准确把握总抓手与总牵引、总思路的关系。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为工作总思路的基础上,这次省委全会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把总牵引、总思路与总抓手放在一起、集中表述,共同构成新征程上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有利于全省上下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四川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现代化之路,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谢谢张道平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我是新华社记者,起草《决定》的过程中既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又要和本省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结合,我的问题提给李文星副秘书长,请问四川如何把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与本省发展所需紧密联系在一起?谢谢。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紧扣党中央精神和四川省情实际相结合确立主题主线。《决定》起草工作在省委常委会和王晓晖书记领导下开展。王晓晖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未来发展,加强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治蜀兴川的思路举措;在省委工作会议上,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省情实际,深入阐释了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五个重大问题。王晓晖书记带头深入开展调研,谋划部署省领导牵头22个重大课题研究,推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成果。起草工作中,王晓晖书记全程把关定向,就主题主线、结构布局、起草重点、写作文风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多次组织研究、审阅修改。
初稿形成后,王晓晖书记先后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进行讨论;按程序征求了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市(州)党委、省直部门(单位)党组(党委),省老领导、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等方面意见;与此同时,王晓晖书记还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共收到重要修改意见建议136条,起草组作了逐条研究、充分吸纳。
《决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作为主题主线,主要考虑:一是全面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政治成果、理论指导、道路指引、重大部署、根本保证等方面进行领会部署,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起来,一体学习、一体贯彻、一体落实,坚决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一件一件落到实处;三是牢牢把握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回答好在新征程上“谱写什么样的四川发展新篇章、怎样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这一时代课题。
第二,紧扣党中央精神和四川省情实际相结合明确总体谋划。王晓晖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决定》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明确了四川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愿景和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发挥独特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国家所需和四川所能,围绕建设新时代强大战略后方、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出了服务国家全局“六个担当”的时代使命。着眼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进一步明确了“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总抓手,整体性构建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城乡关系和空间格局。
第三,紧扣党中央精神和四川省情实际相结合开展重大部署。《决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对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强化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部署。其中,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强化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是“抓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是“惠民生”的题中之义,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保安全”的治本之策,四者体现了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关键支撑、根本目的、治理保障的有机统一,需要协同发力、整体推进。
《决定》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系统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强大政治引领和坚强政治保障。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谢谢李文星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我是中新社记者,四川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对五区共兴作出部署,让人们对缩小地区差距、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充满期待。请问郑备主任,推进五区共兴、缩小地区差距有哪些举措?
谢谢您的提问。四川地域广阔,地理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以来,全省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发展能级持续提升,呈现出协同联动、竞相跨越的良好态势。
党的二十大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为四川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五区共兴是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全会对推进“五区共兴”缩小地区差距作了以下部署。
一是建强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全会对坚持成都极核引领、都市圈带动作出了部署。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的46.4%,常住人口占全省的35.7%,是全省区域发展主引擎。全会要求,支持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要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协作一盘棋、政策设计一体化,形成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梯次配套的区域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二是做强支撑更有力的次级增长极,着力提升区域发展带动力。全会对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作出了部署。近年来,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势头非常好,为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全会要求,坚持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强化政策支持、突出统筹赋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加快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落实“一区一策”推动省级新区高质量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更大范围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支持其他市(州)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三是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着力形成全域协同联动新格局。全会对促进优势地区更好发展、生态功能区更好保护、欠发达地区加快追赶作出部署。我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大部分属于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
全会要求,要把这些地方作为重点帮扶区域,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先发带后发、先富帮后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高水平推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
全省上下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谢谢,请继续提问。
我是四川台四川观察记者,我想提给翟刚厅长。中央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次全会提出以工业为主体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请问有什么具体考虑和打算?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创新提出了总抓手,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中要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和信息化牵引带动作用,指出了工业化是四川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最鲜明的特征和标志,强调要坚持工业兴省,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以工业为主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是省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对标对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省委科学研判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变革趋势,客观准确把握四川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对四川现代化建设基本路径和战略抉择作出的科学把握和重要部署。
下一步我们的主要打算和具体考虑是:要按照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动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四川智造转型发展。重点实施“三个工程”,即在核心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基础工艺、软件等七个领域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我省重点产业技术和装备的安全自主可控和优势提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针对我省重点产业链薄弱短板和缺失环节实施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提升我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稳定水平,奋力构建以工业为主擎的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重点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组织制造业质效锦标赛。力争2027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医药健康6个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在2021年基础上翻一番,支撑工业规模达到10万亿。培育和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高端能源装备、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以及先进航空装备、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建圈强链”,结合各市州实际建设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扎实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发展。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对我省钢铁、石化、建材、中草药、白酒等传统产业工艺变革、结构优化、能级提升、方式转型,计划3年时间投资超1000亿元,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全省工业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同时,在全省产业园进行升级改造,推行“亩均论英雄”,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运行水平。
三是加速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取得新突破。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5年在工业占比突破20%。要继续强化推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产业、清洁能源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占规上工业比重要稳步提升。同时,要大力发展丘区山区智能农机装备、卫星互联网、中低轨卫星、机器人、无人机、预制菜、核医药、地热、智能检测装备、固态动力电池、新型智能传感器、视觉拓展等新赛道产业。要通过5年的努力,培育一批处于国内外领跑、并跑新赛道产业和具有生态主导力的“赛手”企业。制定未来产业培育方案,积极培育和引进量子信息、6G、自动驾驶、新一代轨道交通、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涵养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四是大力培育一批优质企业。组织实施“贡嘎培优”和“珠峰攀登”计划。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培育一批世界500强和千亿级企业,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营造有利于优质企业根植发展的土壤和生态体系。
五是持续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转型发展。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强化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展先进算力应用场景,探索建立数字生产力示范园区。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在农产品加工、家居制造等重点及特色领域建设30个行业节点。推进5G和光纤超宽带“双千兆”网络建设,开展6G试点示范,建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发展“芯屏星感端、存算软智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力争规模达到3.8万亿元。开展制造业数字赋能三年攻关行动,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超过2000家。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同时,要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数字政府,强化信息安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谢谢翟刚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我是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的记者,这个问题想请问田文厅长。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次全会提出的“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也都离不开城镇化,四川未来准备怎么样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谢谢。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省城镇化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但总体来看,我省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较为突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6.9个百分点,城市等级规模不尽合理,城镇配套功能不够完善,城镇发展质量有待提升。为此,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省内先发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同共兴,以此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是省委从全局进行谋划和部署。具体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我们觉得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全会指出,要构建中心城市引领、节点城市支撑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就是要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是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支持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强化成都都市圈核心引领作用。二是提升中心城市品质,重点培育发展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乐山等区域中心城市,强化集聚辐射功能,同时注重周边城镇协同配套。三是突出中小城市特色,增强发展活力,强化支撑功能,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城镇居民。
第二,实施城市更新和新型城市建设工程。全会作出实施城市更新和新型城市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四川实际,建立完善“以城市体检发现问题、以城市更新解决问题”的工作体制和机制,系统构建城市更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城市双修”,加快补齐污水垃圾、排水防涝、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聚焦“一老一幼”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增设等工作,打造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十四五”期间,全省将改造老旧小区250万户、增设电梯3万部。加快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推动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
第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具体来讲,一是分类推进县城建设。科学把握功能定位,明确不同规模、不同区位、不同基础条件县城的发展方向,“一县一策”,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良好格局。二是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重点是推动污水垃圾、排水管网、老旧小区等17项建设任务,大力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三是深化百镇建设行动,继续实施中心镇“六大提升工程”“五项改革措施”,这项工作正在做,加快培育省级百强中心镇,引领带动全省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四川的新型城镇化仍处于加快推进期,我们将按照全会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努力把天府之国建设得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谢谢田文先生。我们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提问。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要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构建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请问杨秀彬书记,四川下一步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强省建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王晓晖书记在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着力构建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把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这是对我省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和更高定位,是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总目标、总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下面我先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我们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深刻认识农业现代化对四川的特殊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四川建设农业现代化强省的方位性。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基础支撑。四川在全国农业版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向来有“粮猪安天下”的美誉,历史上曾用不到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积提供了全国十分之一人口的粮食。目前,四川粮食播种面积仅居全国第7位,粮食产量居全国第9位,农业大而不强、产品特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基于四川农情,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确保粮食安全和食物有效供给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是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具备现代生产条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农业现代化,是小农户振兴、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农业现代化。这三化内含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建设农业现代化强省的方位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会的要求,聚焦打造以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引领,加快农业现代化强省建设步伐。在推进上我们要把握三个方面的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在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上狠抓落实。只有天下良田、才有天下粮仓,只有天府良田、才有天府粮仓。
要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田长制”,严格执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推广高产品种技术,加快推进引大济岷、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毗河二期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逐步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力争到2027年粮食产量提高到730亿斤以上,高质量实现口粮绝对安全、自给自足,建成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
二是在树立践行大食物观,做大做强做优“川字号”特色产业上狠抓落实。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川粮油、川畜禽、川茶、川菜、川果、川竹、川药等“川字号”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力争到2027年全省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25个以上,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00个以上。
三是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狠抓落实。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康养、农村电商。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积极发展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益保险,确保种粮农民能增收、能赚钱。推进产村相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水平打造一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力争到2027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900亿元、农业及相关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7万亿元,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谢谢杨秀彬先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言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