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手2载体3循环5着力点
聚源镇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http://www.scol.com.cn  (2018-09-27 14:49:0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聚源镇围绕乡村振兴,聚焦“五大行动”攻坚作战,坚持“1个抓手,2个载体,3个循环,5个着力点”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思路,即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为抓手,依托产业项目和集体经济组织两大载体,推进传统农业观念向现代农业观念的良性循环、传统产业恢复提升向融合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社区“粗放式”治理向“精细化”治理的良性循环,着力提升社区组织、培育乡村产业、建设人才队伍、发掘乡村文化、整治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着力提升社区组织,筑牢社区振兴“桥头堡”

强基固本,完善体系。层层压实党建责任,抓实落细基础工作,以“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方式,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全社区组织架构,构建党组织引领,社区自治、多元参与的社区发展治理体系,选聘镇党委“兼职委员”5名、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11名,为社区发展治理出谋划策,参与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改造提升,服务亲民。集思广益、挂图作战,突出文化特色和亲民服务,有序推进社区“去行政化、标准化、亲民化”改造,今年计划完成4个社区亲民化改造,明年内全面完成全镇社区亲民化改造。

联建共建,激发活力。搭建全镇社区治理“双孵化、双培育”平台,以都江堰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为平台,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在居家养老、扶贫助困、环境保护、矛盾调解等重点公益慈善领域共同合作开展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深入开展城乡社区、 “两新”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瞄准社区治理薄弱环节,加强资源整合,以参与式服务项目认领的方式,联合开展金融服务、志愿服务等共建项目11个。

规范管理,带动致富。规范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成立三坝、龙泉等社区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公司3个,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党支部,健全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社区土地整理,完成精华灌区核心区278亩农用地流转、川西林盘周家院子20户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搬迁工作和200亩的“北稻南移”水稻实验栽种。

着力培育乡村产业,打好社区发展“新基石”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实地考察研究,科学编制特色镇建设总体规划、全镇“农、商、文、旅”融合产业布局和精华灌区核心示范区、川西林盘修复详细规划。

招商引资,发展产业。依托“灌区映像”项目,引入社会投资建设“北稻南移”水稻科研基地,培育新型水稻种子,打造都江堰品牌水稻。依托聚源竹雕、画家村等文化资源,引入社会投资打造大师工坊、体验作坊、写生基地等,建立创新创业“双创基地”。依托以水稻栽种和自流灌溉为载体的农耕文化,引入社会投资推广田园观光游、亲子体验游等乡村旅游项目。

搭建平台,推广品牌。依托“天府·云端小城”云数据平台,搭建免费网络共享平台、智能生活共享平台、综合信息展示平台,新建8个“i-town”网络AP点位,实现集中活动区免费Wi-Fi覆盖,向线上258个特色小镇游客推广、共享旅游资源;安装信息互动触摸屏,方便游客查询镇内特色旅游、生活便民、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信息。

着力建设人才队伍,打造产业发展“生力军”

挖池蓄水,建人才库。发展壮大乡村融合产业,依托“双创基地”,培养“农创客”,吸引创业人才回乡创业;强化党员示范带动,挑选社区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和专业实用技术、在群众中口碑好的党员25人,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库”。

结对帮带,共同进步。 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党员与群众“传教帮带”、先进与后进“师徒结对”活动,以党性团结群众,以技术带动后劲,共同提高党性修养和技艺技能。

分类培训,培养专才。建设社区“头雁”队伍,开展社区书记、主任和后备干部集中培育培训3次,突出善治善能,领航社区发展;依托“北稻南移”水稻科研基地,邀请知名农业科技专家,开展“北稻南移”种植技术“土专家”培训;依托辖区教育资源,建立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开展政策法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和新型农民。

着力发掘乡村文化,铸就乡村旅游“恒动能”

深入挖掘,建档备案。通过走访、座谈、邀请专家查勘等方法,分门别类,深入挖掘和整理精华灌区水稻和自流灌溉农耕文化、川西林盘民俗文化、竹艺竹雕文化、“画家村”文化、导江古城遗址、贵妃池等聚源镇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并登记造册、建档备案。

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组织力量保护和修复导江古城遗址、贵妃池等历史文化资源;开设竹艺竹雕技能培训班,打造大师工坊,培养非遗传承人;依托“灌区映像”项目和周家院子、苟家院子川西林盘修复工程,发展以观光游、亲子游、体验游为主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将乡村文化资源转变成乡村旅游的文化优势、吸引力优势、经营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和竞争力。

着力整治人居环境,绘制美丽乡村“新画卷”

整治环境,改院护林。开展社区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河道沟渠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整治突出问题8处、拆除户外店招11个、粉刷农房风貌约2000㎡,清掏、维修沟渠约400米。依托“灌区映像”项目、川西林盘修复工程,植产业、理沟渠、改田块、护林盘、整院子,建设独具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开展散居院落整治5个、老旧院落整治1个。

化解纠纷,防控维稳。组建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和普法讲师团,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等,实现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建设应急能力示范社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开展“平安进万家”和“法律七进”等为载体,推动平安社区创建。

群防群治,和谐共建。发挥乡贤、党员志愿者作用,设置环保监督员、“红袖套”平安巡逻员,加强环保和法制宣传,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共同治理环境、守护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