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红色经典 不忘老区本色——走进达州通川区文华街小学(节目纪实)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18-10-19 10:30:58 ) 来源:四川在线

传唱红色经典 不忘老区本色

——走进达州通川区文华街小学(节目纪实)

“红灯是咱家的传家宝,听奶奶讲革命……”10月16日下午,伴着清脆川剧唱腔,一阵传统川剧特有的打击鼓点声从达州通川区文华街小学7楼的大礼堂里传出。入选四川省第四届中小学川剧传习展(汇)演往届优秀节目汇演部分的《红灯记》已经进入了参演前最为紧张的集训练习时期。来自四川省川剧院和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川剧指导老师们正在现场对孩子们进行认真的指导。同时获得指导的还有该校入选本届展演部分的节目《沙家浜》。

抠细节 抓眼神,《红灯记》、《沙家浜》力求精益求精

从舞台造型到舞台站位,从主角表现到配角亮相,从眼神表达到身型走姿,从唱腔把握到咬字转腔……4位指导老师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对这两个节目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一遍遍的指导和纠正,即使身处没有开空调的大礼堂,老师们都已经脱掉了外套,干劲十足。

抠细节,抓眼神忙得不亦说乎。这边刚拉着小女主一遍一遍的练习“小铁梅”的亮相定身动作,那边又把“刁德一”、“胡传魁”带到舞台边上说唱腔。除了磋磨主角,配角也是不能马虎的!一遍遍的反复打磨着统一的站姿和动作;虽然只有1句搭腔,但是从出场的走姿和眼神的传递,指导老师们都认真的帮孩子们纠正。

有灵气 有唱腔,从“小铁梅”到“阿庆嫂”随意转变

一双滴溜溜转的传神大眼,一把脆生生的嗓音,来自文化街小学四年级四班的牟思绮凭借在第三届展演节目《红灯记》中的亮眼表现,迅速俘获了专家评委们的喜爱,成为小有名气的“小戏骨”。今年小妮子继续在《沙家浜》中挑大梁,饰演女主角“阿庆嫂”。“和小铁梅相比,阿庆嫂是一位30多岁的妇女,所以我在舞台上需要更加端庄大气,不能乱动。”提到“小铁梅”和“阿庆嫂”的区别,小思绮说来头头是道,看来她在私下没少做功课,还进行了人物分析。“有灵气,眼神有戏,从去年到今年,唱腔上进步很大,是个好苗子!”这是来自省川剧院指导老师对小思绮的点评。

从接触川剧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1年多的时间,但是能让孩子进步如此之大的,除了天赋,更多的是坚持不懈的练习。“别看她今天舞台上有点心不在焉,回家可会偷偷对着镜子练习很久。现在她的台词全家都会唱了,包括小弟弟。”一直对小思绮进行专业指导的达州艺术文化中心李莉老师提到这个“得意门生”止不住的喜爱。期待在四川省第四届中小学川剧传习展(汇)演上看到小思绮的精彩表现。

唱红色 承传统 ,经典传承校园“进化”之路

提到文华街小学的“川剧氛围”,来自达州艺术文化中心艺术室张黔生老师可是有话说,毕竟3年前就是他把“川剧”引入了校园。“变化非常大,学校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配合。最早的时候孩子们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川剧”,学校坚持参与每一届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展演活动并通过“川剧大课间”、川剧社团、川剧教材等方式普及川剧,到现在实现了全校师生川剧“全普及”。下一步我希望通过将川剧和其他剧种对比的方式,逐渐让师生们对川剧有鉴赏能力。”

“文以载道,华升于美”是达州通川区文华街小学的校训,也突出了文华街小学以文学与艺术作为办学特色的“初心”。自从将川剧作为传统文化引入校园以后,学校给予很大力度的行政支持,力求让全校师生能够“爱川剧,懂川剧。”“作为达州市首个引入川剧进校园的学校,我们希望通过普及加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将川剧这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更好的传承传习。接下来,学校将开辟专门“川剧”展示空间,让孩子们课间的时候,也能在校园中随时感受到川剧的氛围。”文华街小学李云贵提到目前学校的“川剧氛围”感慨用三年打开局面很值得。

同时,作为一所扎根川东革命老区的小学,学校在每次准备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展演的参赛节目时,都不由自主的选择了“红色题材”:《红梅赞》、《红灯记》、《沙家浜》。“毕竟达州作为川东地区的革命老区,红色精神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血脉中。选择这些节目,一来是希望通过节目的排练和表演,让红色文化能够被更多的孩子知晓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些传递红色精神的节目登上更多更大的舞台。”说到这里,李校长可毫不隐藏自己的“小私心”。“很感谢省上每年都举办中小学生川剧传习展演,让我们真正爱川剧的孩子有了更好的舞台,也让川剧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被更多的孩子认识,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文/张雨瑄)

编辑:吴娜 [关闭窗口]